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ID:whzh_21bcr),内容原载《经济导刊》2021年第5期,原题为《学问要有生死感》,作者:张文木,头图来自:《觉醒年代》


近期,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新加坡国庆群众庆祝大会演讲中,呼吁新加坡人“现实一点”,为地区出现问题做好心理准备。事实上,当前世界正处于冲突性剧变的危险时刻,战争与和平问题,生死与存亡问题,都在逼近,尽管多数人还浑然不觉。这种浑然不觉,或许在研究领域尤为明显。


本文作者张文木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失去了战争年代的那种生死感,以至于研究者往往自足于逻辑推演,而丧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世上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死,生死使世界瞬间真假分明。


吃饱饭后来讨论粮食安全,研究者们会说有广义粮食、狭义粮食,还造出一些模型和数据来,一套一套的。但如果饿三天,不用教就明白什么叫粮食安全。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不到艰难时,特别是不到生死关头,就不容易被理解。


因此,“为学问而学问”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生死关头,人会迅速接近真理。而“问过生死”的学问,才是有力道的。正因为如此,张文木认为,好学问是把学问变成改变世界的刀子,不好的学问是把改变世界的刀子变成无问西东的“学问”。


做学问不能讲空话


世上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死,生死使世界瞬间真假分明。


举例来说,我们搞学问,大家治学靠的是逻辑,比如大家吃饱饭后来讨论粮食安全,谈一天也谈不出个所以然,各有各的逻辑,不同的逻辑推出不同的道理,但如果饿三天再来谈,会场中间再放一个馒头,大家就没有那么多定义了,也没有那么多的逻辑和斯文了,眼睛发绿,直盯馒头,随时准备动粗。


吃饱时,你问他什么叫粮食安全?他说有广义粮食、狭义粮食,还给你造出一些模型和数据来,一套一套的。这是没到生死存亡时,如果饿三天还有那些吗?谁再说广义概念,就让他去吃广义“粮食”。


那个时候人越“笨”就越接近真理,因为笨人知道活着才能谈其他。饿三天以后,不用教就明白什么叫粮食安全。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不到艰难时,特别是不到生死关头,就不容易被理解。


那么,逻辑是干什么的呢?用于组织材料,而组织材料的起点和材料组织后的归宿,则是生死。


空话亡国,空话毁家。所谓空话就是没有生死感的话。现在咱们写形势分析文章时,常说有三种可能性,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处理不好还有意外可能等等。


这些貌似有理的话,细一想基本都是废话。什么事不是三种可能性、机遇与挑战并存呢?周易说研究问题要“远及诸物,近及诸身”,意思是说,认识远处的事物的结论先要就近放在自己身上试试。比如你媳妇今天给你打电话,说:“老公,孩子找不着了”。你能对你媳妇说“不要紧,有三种可能性:机遇挑战并存、困难希望同在、处理不好有意外的可能”这样的话吗?当然不能。若这么说,你今天就回不去了。


好学问是要把学问变成改变世界的刀子


学问一定要“近及诸身”,尤其要跟你的生存有关,没有生存,何谈学问?


姑娘家,之所以能成为母亲,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经历。年龄是经历而非时间的记录。没有事情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孩子是母亲和姑娘之间的界碑。孩子一哭,姑娘就不是姑娘而是母亲了。如果没有孩子的话,50岁的女人还是姑娘,还喜欢接受那999朵玫瑰,接受扑通半跪在女生面前那暖男式的浪漫。但当你作了母亲就不一样,孩子一哭,你就要为孩子找食物、进厨房、拿菜刀而不是拿玫瑰。为什么拿菜刀?孩子哭了,得吃饭。如果没孩子,那就另说了:找外卖,打电话。


好学问是把学问变成改变世界的刀子,不好的学问是把改变世界的刀子变成无问西东的“学问”。


长期以来,我们已失去了战争年代那种生死感了,这可以从目前那些美女谍片和美女抗战片中感受到:在日寇实行“三光”政策的地方,我们一些片子中的地下工作者还在热恋和相互请客,爱情高于组织任务,这显然是想当然且不尊重历史的作品。当然现在也有不错的作品,比如说电视剧《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等,我还看过《惊沙》和《三八线》,都是有生死感的作品。


但这样的作品还不是主流。为什么,人没有遇到生死问题。人一到生死,马上就不一样。


饿肚子时,这面放一把玫瑰,那面放一把枪,你看他摸什么,上去肯定摸枪,因为枪能解决吃饭问题。如吃饱时,他一定摸玫瑰,摸玫瑰不解决问题,但能博得好名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ID:whzh_21bcr),内容原载《经济导刊》2021年第5期,原题为《学问要有生死感》,作者:张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