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刘哲夫@奋斗的姐夫Jeff, 1986年出生于沈阳,现生活在加拿大蒙特利尔。

人生要想活得平静富足,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要么鸡飞狗跳地冒险挣钱,要么甘于平凡,接受自已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普通人生。

我想做第一种人,可是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却一无所成。但是上苍待我不薄,纵使事业毫无起色,却有一位长相漂亮,性格温柔的女孩愿意嫁给我。

婚后,我们携手去闯加拿大。我花了15万学费,成为了一名蓝领技工,没想到比白领还吃香。



(我和老婆)


我的家庭有些特殊,母亲嫁给父亲时,父亲有过一段婚姻,也有子女。我是母亲39岁高龄生下的。再婚家庭,矛盾很多,我的出生也没让他们的矛盾减少。

从小见到的就是两人争吵不断,却没想到,父亲在我7岁那年病故了。对父亲的坏印象,永远停留在了童年的记忆里。

母亲可能是伤透了心,父亲去世后,她再也没有动过嫁人的念头。后来,带着我搬离了那个再也不属于我们的家,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母亲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后来分配到一所学校,做了一名中学化学老师。一直以来,她对我的爱都很严肃,待我如同课堂上的学生。

她性格要强,对我的要求既多又严,再加上没有父亲的管教,导致我比一般小孩更加叛逆。



(15个月大的我)

上了小学后,觉得母亲更烦了,一到家就问:“作业可写了?”“今天又和谁打架了?”“你怎么那么不听话?”

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只要考试考得不好,老师就会和母亲告状。她每次都很生气,而我也深感压力巨大,很想逃离。

母亲单位的房子一直在建,所以那几年,我们居无定所,不是在搬家就是在找房子的路上。小小年纪就尝尽了颠沛流离,所以我的内心很敏感。

有一次,别人送给母亲一卷胶卷,她特别开心,于是选了一个星期天,准备带我到公园拍照。

走到半路,我看着身边略显苍老的母亲,有那么一瞬间,觉得生活好难。于是停下来跟母亲说:“苦难可能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一句话让正在摆弄相机的母亲一楞,她怎么也想不到,调皮叛逆的我会说出这样的话。母亲放下手中的相机,蹲下身子,拍了拍我的脸说:“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她笑中带泪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

母亲的爱虽然严厉,但是对我的教育却毫不含糊。当年中考成绩不理想,母亲执意让我复读,只想让我拥有一个高起点,最后公费考上了省级重点高中。



(大学期间的我)


来到这里才发现,很多同学家里要么经商要么从政,家境都很殷实,很早就在计划出国留学,人生早早就做好了打算。而我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既没钱,又没有关系,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读书。

我的成绩虽不是出类拔萃,2006年高考时,还是顺利考上了辽宁师范大学。其实那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未来能做什么,只想先读了大学再说。

进了大学,我的认知开始发生变化。学校里有很多外国留学生,想起高中很多同学都出国留学,我也有了走出去看看的欲望。

于是我开始疯狂学习英语,不仅常常泡在图书馆,还会和校内的留学生主动搭话,以此练习口语。努力没有白费,大二就考过了英语六级。



(大二临开学之前在家和母亲合影)


2010年大学毕业,因为没有家庭背景,再加上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想当个老师,专业又不符合。

后来,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做前台。谁知道,初入职场,因为不懂察言观色,主管就把脏的、苦的、累的活都安排给我,还经常安排上夜班。

工资不高,却很辛苦,心里压力很大,对前途也很迷茫。因为做得不开心,工作完全不在状态,后来索性辞职了。

考虑到自己英语还算有优势,所以去了一家专门给外国人租房的中介。这份工作,主要跟外国人打交道,所以口语水平有所提升。

虽然经常迁就对方时间,吃饭点总是奔波在看房的路上,但是工资还可以。当时还跟母亲说,很快就能挣钱买个大房子了。



(高中临近毕业时 )


可谁知,几年毫无规律的生活,从未按时吃过饭,时间一长胃出了毛病。当时就想,挣钱是为了好好生活,但如果身体垮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考虑再三,我辞职了。可谁知,后来接二连三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先后去过两家外企,结果却相继倒闭了。

后来分析了下自己的优势,可能唯一拿出手的就是一口还算流利的英语。于是我去了一所国际学校,打算应聘英语老师。

哪曾想,各方面都符合,却因为没有留学经历被拒之门外。这让我又一次对出国这件事产生了兴趣。

事业一事无成,家境也一般,在婚恋市场上也毫无优势。看到年龄越来越大,就匆忙走进了婚姻,后来因为各方面原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2018年,在一个婚恋网站上,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婆。



(我老婆小时候)


那会她刚从法国回来,巧的是,她也是单亲家庭。一样的成长背景,让我们特别有共言语言。

她很喜欢和我聊天,觉得我说话幽默。这或许就是缘分吧!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幽默的人,甚至有时还略显悲观。但是我在她面前就会很放松,只想逗她笑,就想看她温暖无邪的笑容。

认识一段时间后,发现竟然还是同一个高中的同一届。最神奇的是,当年我们的教室仅有一墙之隔。

老婆是艺术生,经常外出学习。而我忙于学习,更是无心关注隔壁班的情况,所以同学三年,我们完全没见过对方。

真没想到,多年后,我们会用这样的方式相识。朋友们知道后,都觉得很神奇。但是他们一直想不通,我这么普通的一个人,怎么能吸引到留学法国的老婆。



(在技校的最后一节课和老师合影)

其实,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或许是我更懂单亲孩子的内心所想吧!无论什么事,也总能替她考虑到。

老婆家庭条件比我好很多,虽然是单亲家庭长大,但是很单纯,也很乐观,爱吃爱生活,很少有烦心事。

而我却是那种遇事比较悲观的人,刚开始的交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心。

而她总是爽快地开导我:“别担心,就算世界末日到了,我们也要吃好喝好啊!”久而久之,我也深受影响,人开始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确认关系后,我专程登门拜访阿姨。发现她完全不同于母亲,非常尊重子女的想法。觉得只要我人品好,对她女儿好,其他都不是问题。

何其有幸,一无所有时,能娶到这么善良的姑娘,遇见如此开明的丈母娘。母亲看到我的婚姻有了着落,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自然也没有意见。所以,我们在相识10个月后,于同年年底结婚了。



(我和老婆结婚了)

婚后,老婆继续经营自己的美甲设计工作室。而我在一家口腔诊所做营销策划,每天忙忙碌碌,却又没有多大前途。

后来,我们就未来做了一次深刻探讨,看着越来越没有竞争优势的年龄,再加上内心一直想出国看看,所以一致决定趁年轻外出闯荡一番。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事业来。

老婆在法国呆过,她的法语特别好,而我的英语还不错。所以,我们开始四处查询打听,最终选择了一座英法双语城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当我们把想法告诉双方母亲时,母亲很舍不得我出国,也但心我从未离开过家乡,难以适应那边的生活。



(拿到加拿大签证后和母亲合影)

岳母倒不担心,因为老婆有过国外生活的经历,现在又有我陪伴左右,更加放心了。

让我最感动的是,她说了这么一句话:“趁年轻多出去转转是好事,只要你们开心,在哪生活都行。”

其实,那会我对去国外,心里还是有点发怵的。因为我没有过出国经历,并且对未来的工作走向,也没有明确目标。老婆则比我担忧少一些。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在忐忑不安的期待中, 于2019年4月21日,通过旅游签证,我和老婆来到了蒙特利尔。

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我小心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在英语和法语的交谈声中,看着金发碧眼的人们,望着嬉笑打闹的孩子,原来我们真的来到了地球的另一端。



(工作之余带老婆出来吃饭)


新奇过后,我们就面临着现实的生存问题。来不及多倒时差,第二天我们就上街找房子了。

因为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当地的租房行情,又不敢乱花钱,只找到一间小小的地下室。

房子租好后,也算安顿了下来,等待留学签证的同时,去上了语言班。可我们要生存就得工作,于是我在华人便利店,找到一份收银员工作,老婆则找到一份美甲师工作。

人生的际遇,就是这般奇妙。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付出时间,乃至金钱,去体验百态人生,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而我仍然在摸索。



(离境前的登机牌)

便利店的工资非常低,8加币(相当于40元人民币)一小时,但是钱少也要干,因为要生存。有了工作,人也忙碌了起来,焦虑感才一点点消除。

有时候,工作太累或心情低落时,我和老婆就会去唐人街寻各种美食,以此消除在异国他乡的不适感。

闲暇刷视频时,发现很多人都在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发现国人对加拿大了解并不多。于是我也决定加入其中,用视频、文字记录日常生活。

只是工作没多久,疫情就爆发了,看到国内不断上涨的数字,特别担心两位母亲的安危。



(蒙特利尔的街景一角)

结果发现她们经常走动,感情好得像姐妹。得知国内防疫措施非常到位,我们也放心了。

2020年3月,加拿大疫情也开始严重起来。但是上街时,却发现当地人几乎不戴口罩。直到5月份,疫情越来越严重,政府要求出门必须戴口罩,这才开始防控。

口罩也一下成了稀缺品,很多人都在想办法购买。我们虽然已经停工在家,但是也想尽一份微薄之力。于是来到当地一家口罩厂,自愿跟着工人一起赶制口罩,一共做了500只。

当把这些口罩,捐给当地政府时,他们却执意付了费用。但是却被我们这份爱心,以及强烈的防疫意识所感染。当时电视台还特意采访了我们,想以此引起更多人对疫情的重视。



(抗疫期间做口罩被蒙特利尔电视台采访)

疫情缓情后,之前的房子也到期了,地下室一直照不到太阳,或多或少会感觉不舒服。

老婆和我商量,重新换一个有阳光的房子,那怕贵一点,也总比身体出现问题好。在异国他乡,最怕的就是生病,因为不熟悉这里的政策,不像国内那么方便。

因为在加拿大看病,要先预约家庭医生,若有必要,再转到专科医生那。这里的诊所通常不设置药房,只能拿着处方到药局排队领取。远没有国内到处可见的药房方便。

搬家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老婆特意给我写了一封“情书”,没想到粗枝大叶的她,竟有如此细腻感人的笔风。我表面风轻云淡,内心却感动得一塌糊涂。



(送口罩拿回的报酬)


留学签证下来后,中介建议我学习一门技术,方便以后就业。这里的技工,虽是蓝领,却比国内的白领待遇还高。

而且岗位紧缺,基本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学费也高得离谱,需要15万。我和老婆考虑再三,觉得没有更合适的专业可以选,而且技术学到手,就永远属于自己,未来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好就业。

我选择了机电自动化课程,为期一年半。后来才知道,当地人竟然可以免费学。

在海外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困难,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那种无助感。



(疫情食堂封闭,中午席地而坐吃饭)

有一次,我去外面办事,开车被追尾,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政策,加上对车祸的恐惧,一时之间忘了怎么报警。

很幸运,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位华人同学。他急忙过来安慰我,并协助报警,放心不下,还陪我去警察局作证,最后又联系了修车部门。这次经历,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来自中国同胞的温暖。

疫情有所控制后,学校上课才恢复正常。这个专业对我来说,学起来还挺难,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这一行,而且上面很多专业术语晦涩难懂。

最初上课时,自己那点英语基础,根本听不懂老师所讲。为了跟上课程,每天放学打完工,回到家都会认真复盘当天所学。对照着字典,一字一句翻译,然后再去理解。慢慢地,我也能在课堂上听懂老师说什么了。



(技工课时老师在课堂上课)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终于顺利毕业了。今年去了一家食品厂,做了一名维修技工。加拿大称为技术蓝领,受人尊敬,工资也比之前高很多。

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记得第一次独立检修时,紧张的手有都点发抖,就怕处理不好丢人。

理论和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是理论却是基础。幸好当时学得认真,很快就找了问题所在,顺利让机器运作了起来。

在师傅向我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从那以后也有了尝试处理不同故障的勇气,现在已完全适应了这份工作。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当地人不愿意进工厂工作,所以加拿大一直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很多工厂都需要通过劳务公司,甚至从国外招聘大量员工,其中最多的是印度人和菲律宾人。

工作稳定后,我和武琳又玩起了视频,开始四处探店。有一次,去到一个商场,发现里面竟然是中国风。乍一看布局,跟沈阳的五爱街有些相似。

最让我们惊讶的是,角落里还摆放着一台缝纫机,一位黑人员工正在扎裤脚,手法熟练得令人惊叹。看到此情此景,有些想念母亲了。

疫情发生后,一直没能回去。如今也能体谅母亲当年严厉了,正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纵使走遍世界,也忘不了回家的方向。



(岳母自已包的饺子送给母亲)

闲暇时,我们也会四处逛逛。加拿大地广人稀,最大的感触是,风景区没有国内人山人海的拥挤,有些景区出奇得安静。

有一次游湖时,四周一片寂静,我竟然在摇摇晃晃的船上睡着了,也是别有一番体会。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相对应的就是办事效率低下。上次去办理技工补贴,当地部门的办事速度,看着真着急,真是怀念我们的中国速度。

我俩都是吃货,最爱逛的还是菜市场。在加拿大,自已做饭便宜,外面餐馆实在太贵了。

每每这时,就会特别想念国内的小吃街,又便宜又好吃,种类还丰富。好在这里也有辣椒酱,每次看到老干妈牢牢占据着货架的C位时,就感觉特别骄傲。



(岳母在沈阳桃仙机场送行)


现在已慢慢习惯了这里的慢生活,工作不是太累,收入也还可以。每天和喜欢的姑娘一起做做饭,聊聊天,过着简单快乐的日子。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你不用多好,我喜欢就好;我没有多棒,你不嫌弃就行。拿到当地医疗卡后,今年还计划生个宝宝,开启三口之家的生活。

小时候不懂母亲的“狠心”,长大了才明白,那也是母爱的一种,如今反而感谢她的严厉,让我能勇敢地探索这个世界。

人生有很多条路,墨守成规是,探索世界也是,而你需要勇气去尝试,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