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前几天,在广东深圳的肯德基,有人偷拍下了一段这样的视频。
一个戴着口罩的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却全程一言不发,飞快地用手语交流。

拍摄者还以为女子在和视频中的男子秀恩爱,还配上了“唯有爱不被隔绝”的字样。
然而,评论区里,有位看得懂手语的网友出来翻译了:

“女孩说,把钱还了。怎么,你不想还?
借钱的时候说得好好的,2个月就还,现在又说还要2个月,我鄙视你!”
原来,这并不是所谓的情侣间秀恩爱,而是这位听障女子因为生活捉襟见肘,催促男子快点还钱的心酸故事。

看了这一幕,有人觉得很心里很不是滋味:

“忽然觉得他们连吵架都不能大声喊,憋在心里得多难受。”
有人说出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类似事情:

“以前开出租车的时候,晚上拉过两个乘客,上车也不说话,到路口我连续问了好几遍往哪走都没有回音。
当我愤怒地回头想再问一遍的时候,看到两个人同时在用手指着一个方向,才知道俩人都是聋哑人,当时给我羞愧得连声抱歉。”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相当于每15人中就有一个,但为什么我在大街上从来没有见过?”
有个回答很真实: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驯兽师,生活给有的人分了一头狮子,给有的人分了一只羊。
没见过人间疾苦,不是你的错,只是你比较幸运而已。
但是,以你有限的见识去否定人间的疾苦,然后用质疑的声音试图淹没援助或者求救的声音,你就是在造孽。”
比起同情或施舍,有这样一类人群,他们更需要被看见和理解、尊重。
02
小某书上最近有个热帖,一个小姐姐称自己收到了聋哑人外卖员的短信,短信的语气让她有点生气。

点开一看,起初我也觉得语气有点生硬、不礼貌:


“请回答。”、“给我钱27。”“单号多少,快点。”“怎么没收到27?”
好在评论区里,有位曾在聋哑学校教过学的老师出来温柔地科普了:

“他们的语序和表达和正常人不一样,能拼成完整的主谓宾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用很多形容词或者情感类的词他们是拼不起来的,多担待吧姐妹。”
有位自己身边的亲戚就是聋哑人的网友也出来发声:

“我表姐就是聋哑人,他们的语序跟我们是不一样的!
他们只能尽量把意思表达出来,而且我们说的话,他们理解的可能也有偏差!
希望大家知道了以后遇到这种能更理解一下。”
有人设身处地地代入了那位聋哑人外卖员的处境,觉得有点难过:

“前面两句都用了谢谢,第三句用了请,他在极力地想让对方满意,后面说快点啥的估计也是怕自己迟到。
看他说:好知道,就很心酸,也许问平台对他来说也不像我们这么容易打个电话就能解决。”
是啊,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如果家庭条件较好,从小戴助听器,那语言表达方面可能和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听障人士的语言是非常直白的,手语的逻辑和我们的说话逻辑是有些不一样的。
他们为了让世界听懂他们的语言,已经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别人却是倾尽了所有。
03
遗憾的是,有太多人对残障人士存在着偏见、误解,还有冷漠的无视。
比如,之前就有人给一位听障外卖员写了长长的差评,称对方掏出一张残疾证让她捐钱。


虽然她称自己并没有歧视聋哑人,但言语之间充斥着满满的偏见和不理解。
事实上,这件事是件彻头彻尾的误解。
那位聋哑的外卖小哥,向顾客出示的并不是什么讨钱的残疾证,而是公司专门为他制作的工作牌。

因为没办法和顾客正常交流,所以工作牌的一面是询问取餐地点,一面是请顾客检查菜品是否齐全、并做出评价的文字。
出示了工作牌,对方却连看也不看,就判断是在乞讨,并气愤地写下差评,这种行为,实在是有失偏颇。
再比如,因为疫情让戴口罩成了日常,这会严重影响听障人士识别嘴部动作,读取说话内容。
日本就推出了一款透明的口罩,但是有点贵,一个要88元人民币。

然而,热评的前三,却都是在说发明这种口罩的人是“吃饱了撑的”,嘲讽这种口罩又贵又没用。

他们无法与残障人士共情,没办法关注到自己身边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因看不到口罩下的嘴部动作而苦恼。
作为健全人的你很幸运,但身为残障人士的他们,同样需要被这个世界看见,而不是被冷漠地无视。
04
最近,豆瓣9.3分的韩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让很多人重新意识到了社会上特殊人群的存在。
其中有一集让我印象深刻:父母回家时,听到房间里传来小儿子的怒吼声。
开门一看,发现小儿子正在用力捶打着躺在地上的哥哥,嘴里大喊:“不要这样,你会死的。”
而哥哥早已口吐鲜血,一动不动,父母赶紧喊了救护车,但最终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检察官以伤害致死罪的罪名起诉了这位小儿子。媒体也报道了这件事,交代了背景:
20岁的小儿子,患有自闭症,精神年龄大概在6岁到10岁之间。

而被打死的哥哥,则是位智商很高的天才,以超高的分数考入了首尔大学医科专业。
这个案件,任谁看都是因为小儿子突然发病,做出异常举动,才殴打了哥哥,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事件报道的评论区里,各种围绕那位自闭症小儿子的恶评层出不穷:

“医大学生死了,自闭症活下来了,这不是国家的损失吗?肯定又会以身心脆弱为借口判无罪。”

“就算是自闭,该知道的也都知道啊,送他去监狱吧。”

“我们公寓也有自闭症的人,一起坐电梯的时候,说实话很害怕。”

“死的人真可怜,所以说一定要与世隔绝他们,只有事情发生了才懂吗?”
然而,经过律师的调查取证,事件真相才逐渐水落石出:
优等生哥哥,因为学习压力大曾反复地试图了结自己的生命,目睹了这一切的自闭症弟弟,每次都哭喊着跑过来阻止他。
那天,又一次故技重施的哥哥,用塑料绳套住自己的脖子,踢倒了椅子。
听到声音赶来的弟弟,冲上去把哥哥抱住,把绳子弄断,但哥哥却在倒地的瞬间,22根肋骨折断,出血导致身亡。
仅仅因为弟弟患有自闭症,就用有色眼镜看他,在没弄清事实真相前就口诛笔伐的人,实在太多了。
残障不是边界,偏见才是。
05
椰子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想要大家开始看到、意识到这类人群的存在,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在遇上快递、外卖、洗车、保洁、售货员、甚至咖啡店员是障碍人士时,我们可以多一份耐心和包容。
在看到路上的盲道、商场洗手间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障碍人士的存在时,我们可以尝试去反馈、沟通。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个庞大的群体不该被忽视、遗忘。
人生不易,有些人更是一开局就碰到了“困难模式”,我希望所有认真生活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点个“在看”,为障碍人士发声,为我们所向往的相互理解、尊重的社会努力。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