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中国留学生更是在巴黎迪奥旗舰店附近集体抗议,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声。 




但截至目前,迪奥未对此事都未作出回应,仅仅是在中国官网页面下架了这款产品,但海外地区的官网上这款半身裙依然在售。

不知道应该说是巧还是不巧,这次的迪奥抄袭风波,又有韩国人的身影。

这条涉事裙子,出自迪奥旗下的一名韩国设计师之手。

据售卖这条裙子的迪奥韩国首尔专卖店称,这条裙子的设计是融合了法国与韩国文化。

刚开始,乌鸦和关注这件事情的广大网友一样,一直以为迪奥的这名韩国设计师是偷偷抄袭和盗用了我国马面裙的设计,不问自取,还掩耳盗铃谎称是原创,其实是心虚的。

但是后来我发现,真不一定,这个设计师可能打心眼儿里认为,这款马面裙就是他们韩国发明创造的。



大家知道,中韩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传统文化之争由来已久,汉服韩服之争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一直以来,在韩国人看来,我国的传统服饰汉服是在明朝的时候抄袭韩国的。

去年,漫画作者@old先 的一组漫画以及游戏《闪耀暖暖》中的套装曾引发了中韩网友关于“韩服与汉服”一波大论战。

 



当时韩国媒体甚至纷纷亲自下场。韩国联合日报当时发了一篇谈论韩服与汉服的文章——《我们的韩服是从中国的汉服来的吗?》

文章里是这么说的:“其实我们韩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斯基泰王朝时期,也就是公元前7世纪到3世纪时期活跃在中亚的游牧民族。古朝鲜受到斯基泰文化的影响,发展出了短上衣+裤子这样的服装风格。韩国服饰专家对这种说法也表示赞同。”

至于韩服为何和汉服很相似这一点,文章是这么解释的:

“诚然,朝鲜时代,我们的服饰制度和明朝的一样,但那仅限于宫廷之中,普通服装是不一样的,我们有自己的特征,比如我们的图案和他们的不一样。”

文章又说到了韩联社之前提到的“高丽样”,说法也类似,认为“高丽样是韩服的始祖,这种衣服火到‘走出国门’,比如,在当时的明朝就很流行。”

 



意思是,韩国宫廷服装是受到了明朝的影响,但是普通人穿的韩服“走出国门”影响了明朝服饰。

综上所述,韩媒得出了汉服是受了韩服影响的结论。



所以可能在迪奥这名韩国设计师看来,在明朝非常流行的马面裙,也是“宇宙中心”的韩国发明并流传到我国的。

众所周知,现在的韩国曾经是大明的附属国高丽,连朝鲜这个国名都是朱元璋赐的,这里古代也根本没有自己的衣冠制度,而是根据明朝服饰进行改良,才形成了后来大家看到的古装韩剧中的服饰。



明朝弘治年间来华的朝鲜文人崔溥曾说:“盖我朝鲜地虽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国……”把韩国学中国穿衣这事儿说的很明白了。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韩国人不仅学穿我们的服装,而且一穿就是几百年。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35岁的朝鲜哲学家洪大容随朝鲜使节团出使清朝,他穿着盛装去朝拜大清皇帝,所穿的衣服引来了很多人围观。

当时朝鲜使团穿着的正式冠服其实就是他们当年承袭下来的“大明衣冠”。可在乾隆三十年,已经改朝换代的大清读书人似乎已经认不得这样的服饰了。

甚至有清朝人问,“贵处衣服,是遵何代之制?”最后,反倒是洪大容告诉清朝人,“我们衣服皆是明朝遗制”。

与明朝仅一朝之隔的大清读书人都忘记了我们还曾有过这样服饰,更别提现如今的我们。

前些年,“韩流”强势登陆中国,《大长今》“乌拉拉,乌拉拉”的歌声传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韩国古装剧里的“韩服”造型,成了影楼艺术照最热门的服装,也成为了无数踏上韩国之旅的年轻人打卡拍照的必备项目。



韩流风靡世界,不光是在韩国本地,世界各国的街头也都纷纷掀起韩服热。

但是后知后觉的我们后来才发现,那些韩国古装剧里华丽的韩服,是根据我国明代服饰改良而来,自家灿烂瑰丽的传统服饰文化正被他人承袭,甚至打上了他人的名号在世界各国大行其道。

伴随着守护中国传统服饰的使命感和焦虑感,我国汉服文化也趁势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裁剪设计到历史渊源等各方面了解中国历史服饰知识,然后进一步地传播和普及。



也正因如此,这次迪奥马面裙事件,各类博主可以第一时间迅速发现和证明迪奥抄袭了中式马面裙。

但汉服的重新崛起,却让曾经学习我们穿衣吃饭的韩国人,反过来指责我们抄袭了。

 



这一系列事情,其实很好地回应了那些觉得我们玻璃心和文化自卑的人,为什么我们非要这么较真?为什么坚持让抄袭马面裙的迪奥给我们一个说法?

因为曾经我们被抄袭的中华文化元素,非但没有弘扬中华文化,反而让中华文化披上了“抄袭”的罪名。

明明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如今在韩国人的眼里,穿汉服成了抄袭韩服,吃个泡菜成了抄袭韩国泡菜,甚至连吴京穿个外套都成了抄袭《鱿鱼游戏》的了。



为什么?正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的正名都太少了!

3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可这座宝藏不光我们在用,其他国家也一直在觊觎和盗用。

近些年来,外国品牌模仿抄袭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元素进行创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日本公司抄袭我国“同心锁”文化元素

近年来,韩国更是有无数民间组织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号,把很多中国文化据为己有。

刺绣,油纸伞,龙须糖,中国结,花灯,乐器笙甚至是景德镇的陶瓷,韩国各个民间组织盗窃我国传统文化的手法如出一辙:

要么美其名曰国际文化交流,要么买下全套的工艺制作设备,要么“虚心请教”使用方法,然后让韩国电视台拍摄,最后再宣传页上赤裸裸地写着“韩国刺绣”“韩国油纸伞”等等。

 



除了韩国民间急着偷盗和掠夺我国文化,韩国官方也没闲着,对许多源自我国的文化项目频繁“申遗”。

从教科书宣称“哺育黄河文明”到“江陵端午祭”申遗,从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再到号称韩国是“金属活字印刷”的起源国。

从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到“儒家书院”申遗,从拔河申遗成功到将孔子、神农氏、李时珍归类为韩国人等等不胜枚举。而最厚颜无耻的是韩国人居然宣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这简直是本末倒置。



除了韩国,中国传统文化不乏被其他国家窃取和申请专利的例子。

比如乌鸦前段时间在看《国家宝藏》时才知道,曾经我国古代匠人首创的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失蜡法,在几十年前被美国人窃取和申请专利。

 



四十年代中期,一位美国的工程师奥斯汀无意间在云南昆明看到当地老百姓正在用“失蜡法”铸造一口大钟,并由此联想到解决当时采用精锻工艺制造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容易断裂的问题。

回国后,奥斯汀就针对这一技艺进行改进并申请了专利。

从此,蕴含着老祖宗智慧的“失蜡法”变成了美国人的科技专利“熔模铸造”,怎能现代的任何一位华夏子孙痛心疾首。

更为严重的是中草药行业,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申请了专利。



比如近些年韩国人拿到同仁堂的牛黄清心丸配方,稍微改变剂型就在世界上19个国家申请了专利,年销售7000万美元。

再比如青蒿素反被德国人申请了专利,让我国每年损失超过3亿美元。

而在传统文化领域,这一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但好消息是,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了,也逐渐重视到了传统文化被盗用和掠夺的重大现象,这是好事儿。

比如这次在法抗议迪奥文化挪用中国马面裙的留学生们,就树立了极好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榜样。



但是如果这都有人不理解有人骂,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国人,还处于一种临危而不自知的状态。

这帮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有些国家和民族,为了偷盗和挪用他国文化,已经做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而一旦我们持续保持沉默,那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许未来某一天就会陷入到无古可考的境地。

我们曾经说到舆论战,总会说: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这句话放到传统文化阵地同样适用:传统文化这个阵地,你不去占领和保护,别人就要来占领和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