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大伊万在刷微博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不少军迷界大佬们,在传阅一张长得有点奇奇怪怪的歼-10型战斗机照片,由于牵涉到现役装备嘛,所以咱们就不放图出来了。从照片中来看,这架歼-10型战斗机,机体的绝大部分都很正常,比如机首的略微倾斜的雷达罩,机身下方的DSI型进气道,还有机体中部的复合材料机身蒙皮等。

歼-10家族发展图

但是,这架飞机的机身背部,显得“不太正常”了。毕竟咱们见过歼-10系列战斗机的都知道嘛,歼-10型战斗机的气动外形按照面积率进行了修型,尤其是机身中部,呈现出蜂腰状的特征,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看起来确实赏心悦目。但这架奇奇怪怪的歼-10战斗机怎么形容呢,大伊万觉得,十几年前军迷称呼歼-10是“棍子”,现在看,这个外号拿来形容这架歼-10是再合适不过了。

新版歼-10效果图与歼-10C对比图



在这架独特的歼-10战斗机照片被传得到处都是后,不少军迷开始“找相似”了。主要是找目前的各国军机中,有没有哪国军机,采用了和这架歼-10型战斗机比较类似的设计,按照各路军迷的共识,大家统一找上了F-16型战斗机。

F-16 AFTI技术验证机



毕竟,作为一款批产了数千架的经典机型,F-16系列战斗机的改进型号之繁多,相比歼-10型战斗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经历诸如F-16 AFTI技术验证机,尤其是改进到Block50-52批次后,F-16D型战斗机在机身背部,就采用了和这架歼-10战斗机比较类似的设计,将原有的、比较光滑的机身背部取消,代之以一个高耸的长方形航电设备舱。

双座型F-16I



后来,这一设计在洛马公司卖给以色列的F-16I型战斗机的双座型号,以及卖给阿联酋的F-16F Block60型战斗机上得到了保留,成为了后期F-16系列战斗机双座型的一个重要特点。



机身背部的“长条”是啥?

既然存在趋同设计,那么,无论是美国空军,还是中国空军,在F-16系列和歼-10系列的机身背部增加这么一堆长方形的、跟棍子一样的零碎,大概率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实施的技术改进。



从F-16D Block52+,F-16I和F-16F Block60的设计来看,在机身背部增加的这一长条状设备舱,主要被用于容纳新增的航电设备尤其是电子对抗设备了,毕竟相比原有的F-16C/D型战斗机,这些新型号的F-16基本上完全更改了原有的航电系统架构。



比如在任务计算机上,新的F-16就将任务计算机从MMC-3000型提升到了MMC-7000型。在电抗系统上,阿联酋的F-16F Block60-62型就配备了最为先进的集成化电子战设备,不需要另外配套电抗吊舱。当然,在机身内部集成了大量新的航电特设的后果,就是航电系统的发热量有较大提高,为此,在机身背部的设备舱里还特地增设了风冷设备,确保航电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此外,这一设备舱还容纳了诸如数据链天线和甚高频通讯设备等等。



因此,按照美军改进F-16型战斗机的经验来看,这架看起来有点奇奇怪怪的歼-10型战斗机,在机身背部增加的这道“棍子”,设计逻辑大概率跟美军完全一致,是用来容纳航电设备的。可能容纳的航电设备估计和F-16I/F等型号基本一致,比如更新的通讯天线,更新的保密数据链,以及最重要的电子对抗设备等。



值得一提的是,洛马公司的F-16I/F型战斗机,之所以要在机身背部增加一个航电设备舱,主要因素是这两款机型是双座型,原本的、位于飞行员后舱的航电设备舱,需要容纳后座飞行员和第二套航电显控和飞控设备。因此,美制的F-16I(单双座型),或者F-16E/F Block60系列战斗机,它的单座型和双座型,飞行性能和任务性能是基本一致的,位于机身背部的航电设备舱,只是把原本在其它位置的航电设备“挪了个位置”而已。

改进型歼-10效果图



相比之下,咱们的这架歼-10型战斗机就有些意思了,它依然是单座型,这意味着,不存在原本的航电设备舱需要安排飞行员,需要将原有的航电设备挪到机身背部的航电设备舱里。既然原有的航电设备不需要挪窝,那么,这架歼-10战机位于机身背部的设备舱,似乎容纳的是更多的、“额外增加”的航电特设,甚至有可能会容纳一部分机身油箱。但无论是容纳航电还是容纳油箱,都意味着这架歼-10型战斗机,要么电子对抗性能和多用途性能有了提高,要么作战半径上去了。

如何看待改进型歼-10?

至于大伊万怎么评价歼-10型战斗机实施的这一技术改进,这个,咱昨天上午盯着这张图看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和大多数大佬完全一致:

原本歼-10C优美的“小蛮腰”(图源:大伊万摄于2021珠海航展)



不太好看,其实从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歼-10型战斗机的设计美学和设计语言,和苏-27SK型战斗机是比较一致的,机身多曲面,机头微微下垂,全机呈现出漂亮的鹰喙状流线型特征。大伊万在珠海航展看歼-10C型战斗机的时候,就对这架飞机的外形,包括制造工艺和表面处理等赞不绝口。

改进型歼-10效果图

而这架经过了改进的歼-10型战斗机,它背部增加的这个航电设备舱,怎么说呢,线条过于生硬,几乎相当于是从座舱后面拉了一条直线,直接接到了垂尾根部前缘部位。这种设计可能会影响飞行员的后向视野就不说了,最关键的是它和歼-10原有的设计语言多有不符,一个充满了曲面的设计上突然出现了一条直线,大家的第一个感觉是不协调。因此,如果这架歼-10的技术改进型最终装备部队,大概会成为中国空军历史上,外形设计上争议最大的型号。

新版歼-10效果图与歼-10C对比图



当然,更多的大佬们则认为,外形设计嘛看看就得,更重要的,是它的技战术性能怎么样。以大伊万的观点,这架歼-10型战斗机,如果真的是歼-10C系列战斗机的技术改进型号,它的技术改进重点,不太可能继续往空战方向点了。毕竟,咱们眼神目测一下哈,增加的这个机身设备舱,包括里边增加的航电设备或者燃油,一方面将极大地提高这架歼-10系列战斗机的使用空重:毕竟这么大的一段航电设备舱,你要说该机的空重和歼-10C没区别,起码大伊万是不会信的。同时,这个高耸的航电设备舱,也许可以增加战机的方向稳定性。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机的迎风阻力,可能会进一步劣化歼-10系列战机的高速性能。

歼-10C

这两个因素这么合并起来,只会导向一个结果,这架歼-10战机的改进型,其拦射能力,将在歼-10C型战斗机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而稳盘能力和滞空时间,本来就不是歼-10战机的强项,它一个中型战斗机,完全没有必要去跟歼-11系列重型战斗机抢这个生态位。因此,这架歼-10型战斗机,也许在超视距拦射能力上,借助它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可能会存在部分优势,但从空战性能上来说,是不如之前的型号的。



对面攻击型歼-10?

既然空战性能不如歼-10C型,那么唯一的结论,就是这架歼-10型战斗机,瞄准的技术改进方向,和F-16系列战斗机进展到F-16C/D Block50-52之后的技术改进方向几乎一致:是为了对面(对地/对海)攻击能力而特化的。

改进型歼-10 OSEA涂装效果图

毕竟,无论是增加的航电设备,还是增加的机身油箱,在航电设备、尤其是电子对抗设备上的高配甚至超高配,可以极大地提高战机在对抗地面火控雷达和地导时的战场生存能力。因为如果单靠类似于“希比内”之类的阻塞式干扰吊舱对抗地导雷达,起码从乌克兰战场上的情况看,对抗效果是不怎么可靠的。

对地攻击型歼-10想象图(图源:高山CG)



未来的对面攻击、尤其是需要穿透战役纵深的对面攻击机型,起码要得到类似于歼-16D这种随队电抗机的掩护,最好是自身具备一定的长基线干涉仪测向,对雷达信号进行调制以遂行电磁欺骗的能力。歼-10系列战机如果要面向对面攻击方向展开技术改进,这当然要成为它的改进重点,至于机体内部油箱,那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歼-10可以增加一定的载油系数。那么,在特定的作战构型下,就可以将宝贵的挂架节省出来携带大型对面载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歼-10战机挂载量较小的痼疾,更有利于该型战斗机遂行多种对面攻击任务。



说到这里,估计有些军迷又要开始质疑了,在歼-20型战斗机已经成规模化批产的当下,怎么南所又开始折腾起歼-10系列战斗机了,不是说歼-10系列战斗机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吗?



大伊万的观点,既然连人美国空军现在都在放慢F-35A的批产速度,又回去采购F-15EX,现在又说要继续改进一部分F-16V Block70,这就意味着,第三代战斗机在目前空军的作战体系里,远远没有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三代机在任务性价比和携带大型战斗载荷方面,自然有它独特的魅力。

给大家整个活儿(图源:大包CG)



因此,咱们为何会继续改进手头的三代机,甚至还搞出了这么一个奇奇怪怪的型号,这就不用说了,四个字,纯属基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