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点:

1. 按照美英与澳大利亚签订的核潜艇转让协议,澳大利亚最快需要到2040年才能获得核潜艇,而澳大利亚现役核潜艇部队很可能早已在此之前崩溃。

2. 以美英在澳大利亚“赶走”法国核潜艇为标志,美国隐含表达了现阶亚太战略的一条原则,即不允许“域外国家(英国除外)”势力进入亚太。

3. 澳大利亚“无视”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显示,即使是英美两军性能居于世界中上水平的核潜艇,都已无法有效遏制发展迅速的亚洲海军“威胁”。

4. 在美国现有的亚太战略规划中,“域外盟国”有在亚太出力的义务,却没有在亚太赚钱的权利,这种做法将加剧美国与盟国之间的裂痕。



“柯林斯”级潜艇曾是澳大利亚海军的骄傲,但目前所有潜艇状态都很差


6月29日的《前哨站|日本最大战舰跟拍邻国航母失败 能否靠核潜艇翻盘?》论述了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装备核潜艇的可能性。就在同一天,澳大利亚新任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一项表态,几乎从根本上断绝了日本的核潜艇之路,澳大利亚也开始为此前“赶走”法国潜艇付出沉重代价。而美国向亚太盟国推销核潜艇的独特方式,反而使其亚太战略解体的风险骤增。



究竟是谁扼杀了澳大利亚潜艇希望?



澳大利亚将引进目标定为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这其中包含多重原因


本月稍早前,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的前防长彼得·达顿称,澳大利亚可以说服美国在2030年前,向澳方提供康涅狄格州生产线上的2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对此,澳大利亚新任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则表示这一想法过于乐观,上届政府与美英签署的核潜艇技术转让协议中,澳大利最快需要到2040年才能获得核潜艇。对于这位新任国防部长来说,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太棘手了,澳大利亚曾引以为傲的潜艇部队随时可能崩溃。



即使以今天的视角来看,法国“短鳍梭鱼”级依旧是澳大利亚的最佳选择


去年9月,美英澳三国宣布建立新的三边安全合作关系,在美英宣布将为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后,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迅速宣布终止与法国潜艇合作,废除原定采购12艘法国“短鳍梭鱼”级(澳大利亚称“攻击”级)常规潜艇。虽然这笔核同的金额由最初的378亿澳元增至终止前的900亿澳元,但对于澳大利亚而言,这依旧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按照最初的规划,澳大利亚凭借这份订单将获得两项梦寐以求的东西。



按照原计划,法国“梭鱼”级核潜艇或将成为澳大利亚未来潜艇的最终形态

首先是潜艇维护与建造体系。澳大利亚此前并不具备潜艇建造能力,潜艇维护能力也相当糟糕,这导致现役“柯林斯”级常规潜艇服役状态很差。法国同意转让“短鳍梭鱼”级潜艇生产线,并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潜艇维护中心。其次是“常变核”。“短鳍梭鱼”级常规潜艇是法国最新“梭鱼”级核潜艇的常规型号,未来能通过加装核舱段,变身核潜艇。基于澳大利亚将具备完整的潜艇建造体系,“常变核”的大多数工作将在澳大利亚本土进行。



6.8%:澳大利亚潜艇部队出勤率创新低




相比潜艇本身,潜艇基地等基础设施对澳大利亚的意义更为重要

面对法澳潜艇项目如此优越的发展前景,尤其是潜艇之外的众多“附加产品”,澳大利亚对项目两次延期,同时预算大幅增加并不介意。不仅如此,早在今年3月,澳大利亚政府就公布了未来20年投入100亿美元建立全新潜艇基地的计划。而按照此前法澳潜艇合作的规划,全新潜艇基地将在今年4至5月动工,预计至2025年初步具备潜艇维护能力。但早在1年前的5月份,英美的搅局就已经开始了。



为了给美国核潜艇造势,英国媒体早已开始搅局法澳潜艇合作


2021年5月,英国《泰晤士报》指出澳大利亚最快也要到13年后才能获得法国首艘潜艇,全部12艘“攻击”级潜艇完成交付需要耗时33年。该文指出,澳大利亚的潜艇计划已经陷入泥潭,法国DCNS中标后给澳大利亚的承诺就开始出现问题,澳大利亚怀疑法国不会兑现给澳大利亚企业的大部分工作,而且潜艇项目的成本控制也引发关注。有澳大利亚议员表示“乐见”潜艇项目陷入混乱,因为该项目已经脱离了原计划,成本暴涨,未来不明。



目前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的出勤率很低,不到俄海军“老基洛”部队的1/3


对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缺乏潜艇基础国家,通过13年的合作、900亿澳元的投入,就能获得西方最强常规潜艇,并具备“常变核”能力真的意味着“成本暴涨、未来不明”么?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原计划2025年投入使用的潜艇维护基地,最重要的使命是保障现役“柯林斯”级潜艇能撑到“攻击”级潜艇服役。要知道,目前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部队的出勤率为6.8%,而俄海军“老基洛”(877型)潜艇部队的平均出勤率也能达到21%。



选择美国核潜艇=放弃独立国防



早在2016年,澳大利亚就将“柯林斯”级潜艇列为“短期内必须替换的装备”


6.8%,如此低的出勤率已经让人怀疑澳大利亚潜艇部队是否还具有作战能力。但即使如此,澳大利亚现任政府依旧要求“柯林斯”级潜艇服役至2038年。要知道,早在2016年,澳大利亚就已将“柯林斯”级潜艇列为“短期内必须替换的装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按照当初法澳的潜艇计划,现役“柯林斯”级潜艇在2025年后获得本土维护后,出勤率将提升至35%,并能延寿10-15年,而这恰好是英媒口中,澳大利亚获得法国新潜艇的时候。



法国潜艇出局后,欧洲其他优秀常规潜艇方案也无法进入澳大利亚

以当下视角来看,美英的核潜艇“支持”,令澳大利亚不仅必须继续忍受性能过差的“柯林斯”级潜艇,而且在真正获得核潜艇前,本国核潜艇部队很可能在事实上走向崩溃。虽然美英向澳大利亚的核潜艇技术转让中,或许会包括核潜艇维护,以及母港建设等内容。但英美现有核潜艇技术与常规潜艇差异巨大,提供的“基础建设”不仅无法保障澳大利亚现役常规潜艇,而且也通过政策与资源的占用,事实上断绝了澳大利亚未来引进常规潜艇的可能性。要知道,美英早已不再生产常规潜艇。



以“赶走”法国潜艇为标志,澳大利亚正式依附美国,放弃独立自主的国防方针

基于澳大利亚潜艇部队的现状不难看出,从澳大利亚接受美英核潜艇方案,赶走法国潜艇为标志,澳大利亚就已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国防方针,将本国塑造成美英亚太作战力量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本国是否需要潜艇,需要何种潜艇变得并不重要。未来澳大利亚将成为美国核潜艇前出第一、第二岛链的基地。这一点与亚洲国家航母战力高速发展,以及美国不断加深对澳大利亚控制的大背景完全相符。



“洛杉矶”级已无法遏制“亚洲威胁”



“洛杉矶”级核潜艇很适合澳大利亚实现核潜艇“从0到1”的进步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为何澳大利亚的“核潜艇困局”在事实上断绝了日本的核潜艇之路呢?如果我们仔细解读一下澳大利亚新防长的表态,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澳大利亚点名希望获得生产线上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潜台词是不希望获得老艇,即“洛杉矶”级核潜艇。理论上,刚退役老潜艇能比生产线上的新艇更快形成战斗力,而且成本通常相对较低。此前澳大利亚海军也曾与“洛杉矶”级核潜艇多次联训练,为何此时要舍近求远?



在澳大利亚眼中,“洛杉矶”级的性能无法遏制潜在对手

首先,“洛杉矶”级核潜艇无法满足需求。虽然“洛杉矶”级目前在世界核潜艇排行中位列中上,但面对具备完善反潜能力的舰队时,其战力或存在局限。澳大利亚长期与“洛杉矶”级联训练,对其性能会有更具体的了解。澳大利亚未来需要面对的,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海上力量,反潜能力远在自己之上。从最终的选择看,澳大利亚显然认为“洛杉矶”级无法胜任未来的使命,而这一点对于日本而言,同样适用。



澳大利亚如果选择“洛杉矶”,俄罗斯借升级航母狠宰印度的剧情将会重演


其次,“洛杉矶”级核潜艇并不便宜。众所周知,美国的民用造船业早已没落,国内船厂只能依靠军单赚钱。美军在将“洛杉矶”级交付澳大利亚之前,必然需要进行维护、改装、升级,面对来自澳洲的“肥羊”,岂有不狠宰一刀的道理。届时,本应便宜的老艇改装的价格,以及后期的配套费用,将高到一个离谱的程度。俄罗斯借“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改装,狠宰印度的剧情,很可能将在澳大利亚上演。而这一点对于日本而言,同样适用。



美国:不允许“域外国家”进入亚太




澳大利亚与美国越接近,国防自主权就会越丧失


如果以相对宏观的角度审视美英澳核潜艇项目会发现,这种“空中套白狼”的方式,最终很可能令美国亚太战略解体的风险骤增。对于澳大利亚而言,即使美国能兑现承诺提供核潜艇,但正如前文所言,这需要澳大利亚以放弃独立自主的国防为代价进行交换。某届政府或许能做出这种让步,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却无法接受。毕竟澳大利亚近期频繁表示,一旦英国女王去世,该国就将退出英联邦体系。



法国曾派出舰队前往亚太参加美国的遏制战略,但结果却是被踢出局


对于法国而言,美英将其“逐出”澳大利亚属于“真心错付”。以此为标志,美国隐含表达了现阶段的亚太战略的一项原则:不允许“域外国家”势力进入亚太。在这一原则中,英国除外,特指法德。就在去年2月,同样是在美国的压力下,法国不得不派出以“雷电”号两栖攻击舰为首的舰队,前往亚太进行战斗部署,并表示期间随时可以投入战斗。整个部署将持续至当年7月,期间不仅将现身南海、东海、黄海,甚至叫嚣将“无害通过”琼州海峡。



德国也曾应美国要求派战舰前往亚太,最终与法国一样也被踢出局


就在“雷电”号编队出动不久,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编队也于当年晚些时候启航,前往亚太进行巡航。虽然“戴高乐”号行至印度洋就返航了,但可见法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配合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部署要求。与法国类似,德国也在2021年11月派出“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前往日本。但美英将法国潜艇“逐出”澳大利亚显示,在美国的规划中,亚太的“域外盟国”有出力的义务,但却没有在亚太赚钱的“权利”。这种“单纯压迫”进一步加深美国与其盟国的裂痕,更损害了美国的“大哥形象”。

面对亚洲国家军力发展的新动向,核潜艇在美国亚太、印太战略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从技术与需求的角度来看,让亚太盟国普遍装备核潜艇符合美国利益。但美国在出口核潜艇技术上过于吝啬,同时夹杂了过多西方国家内部竞争的考量。最终导致盟友的利益普遍受损,这将成为美国新亚太、印太战略的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