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企领域,广告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能源车企对广告法的无视,已经比保健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个新能源车企的董事长们正在把汽车当保健品营销,误导、欺诈、夸大性营销几乎无所不在,把消费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各个车企董事长几乎已经吹牛成瘾,严重地破坏了中国广告法的权威性,严重地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6月21日,理想汽车L9发布。在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毫不保留地吹道:”理想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



为自家产品做宣传没有错,但是,中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在广告宣传中,不得使用最高级表达。李想所鼓吹的“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就严重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最高级词汇的限定。

不只是理想,小鹏、长城、岚图、比亚迪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营销中,都肆无忌惮地践踏了中国《广告法》。

在李想公然违反广告法,把“理想L9”吹为“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跟风违反广告法,略显谦逊地吹到:“小鹏G9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



长城推出的欧拉新能源品牌则在宣传中称,欧拉好猫GT车型搭载高通八核芯片,可实际上搭载的却是英特尔四核芯片,对消费者直接构成欺诈性营销。



东风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图宣传称,在车辆发生热失控后,电池包静置50天后,仍然能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然而,就在6月底,一辆岚图FREE就在湖北襄阳发生了自燃。



市值冲上的万亿的比亚迪同样不能免俗。早在2013年时,王传福就在股东大会上吹牛道:“一旦电动车的家庭消费启动,比亚迪分分钟就能造出特斯拉。”这在内部股东大会吹牛,也就算了。

可是,面对消费者吹牛,对性能进行肆意地夸大,就对广告法形成了严重的挑衅。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王传福吹牛道:“要将自燃从新能源车的字典里抹掉。”



然而,自2022年以来,随着比亚迪汽车的畅销,自燃事故却是频频发生,其中,就包括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

对安全性的极致夸大,对广大消费者形成了严重的误导,对同行也产生了极为不公平的竞争。试想,如果宁德时代也鼓吹,自家CTP无模组电池“永不自燃”,刀片电池所谓的“超级安全”还能如病毒一样传播吗?

《广告法》的存在,就是为了塑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可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广告法》已经形同虚设。各个厂家不比拼技术创新,反而在吹牛的道路上,把中国《广告法》所规定的篱笆彻底击穿。

在电视广告时代,虽然保健品盛行,但是省级以上电视台对广告法的遵守还是非常严格的。我们看过一些很经典的广告词,如:“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3亿多杯,销量可以绕地球一圈,连续七年,全国销量领先。”



毫无疑问,在香飘飘的全盛年代,它就是中国销量最高的冲泡奶茶。但为什么它的广告词中没有出现“销量最高“或者“最好喝”等形容词,反而用”销量可以绕地球一圈“来代替?

就是因为,中国广告法明令禁止使用”最高级“词汇。

再如:“喝汇仁肾宝,他好你也好”、”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等保健品广告,都不敢突破广告法的限制。

即便是极为强调功效的补肾药,也只能委婉地表达”他好你也好“,而不是”吃了肾宝片,保你变身一夜十次郎!“



因为中国广告法不允许。

可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广告法却遭到了车企创始人集体式的践踏。一个个车企创始人为了宣传自家产品,直接无视广告法的限制,吹牛成瘾。

为了体现自家SUV的豪华性,你可以对标BBA,也可以吹嘘堪比百万豪车,甚至自称”不输500万的库里南“。可是,就是不能自我标榜为”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

图源富途牛牛

据队长观察,唯一遵守广告法的造车新势力中,就只剩华为余承东了。虽然余承东一直被外界称为”余大嘴“,可他却始终没有突破广告法的限制。

为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吹牛成瘾?甚至,连广告法都不放在眼里?

在队长看来,根源只有一个:技术创新匮乏,产品性能高度同质化,严重缺乏独有的核心技术创新。

如蔚来、小鹏、理想三大造车新势力,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都不具备,完全依赖于供应链采购。在成熟的供应链中,这能极大地降低造车成本,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三家车企缺乏核心竞争力。他们家能有的配置,别人也都买得到。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他们不得不转向堆料,堆配置,比豪华性,再把价格拉高,用夸大的营销来博取眼球,维持品牌曝光度。哪怕黑红,也是红。造车新势力不怕黑,最怕的是无人关注,在默默无闻中沉沦。

再如万亿比亚迪,刀片电池并不具备绝对安全性。可王传福一句话,就把刀片电池说成了”抹掉新能源汽车自燃“的超级安全技术创新。

可实际上,刀片电池和CTP无模组电池在技术原理和物理结构上并无显著差别。更何况,CTP无模组电池技术是宁德时代全球首发,比亚迪只是众多跟随者中的一个。



比亚迪真正的竞争力不是电池技术,而是成本控制,是凭借性价比取胜,而非技术取胜。

在混动技术方面,随着奇瑞鲲鹏、吉利雷神、长城柠檬等混动技术的相继推出,几大传统车企的技术水平进一步高度同质化。

新能源汽车市场刚刚爆发2年,可行业已经陷入严重的技术内卷。除了宁德时代推出的麒麟电池把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拉到一个新的高度外,在过去2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几乎没有重大技术创新,反而在吹牛营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把广告法视如厕纸。

可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硅谷高科技企业,却在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和自动驾驶软件开发上,迅速迭代,与国内的新能源车企拉开了显著的差距。



国内的新能源车企现在不比拼技术,比情怀,比粉丝情怀,比民族情怀,比堆料造就的豪华性,比谁吹的牛更大。

可是,在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的大发展时代里,不去内卷技术,而内卷突破广告法的吹牛式营销,何谈壮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凭什么在未来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无视广告法,搞忽悠式营销,这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新常态。

就这,还想干掉燃油车?还想干掉BBA?还想推翻特斯拉?

在队长看来,未来,燃油车将和电动汽车长期共存。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但技术创新早已是一片红海。资本吹大泡沫,营销陷入内卷,产品高度同质化,技术创新乏善可陈。

相比于整车厂,反倒是宁德时代、华为等核心供应商更具创新力。

就像拒绝华为灵魂的上汽,至今没有造出自己的灵魂。接受华为灵魂的小康、江淮、早已沦为别人的躯壳。成天念叨着”缺芯少魂的中国车企,绝大部分既没有“芯”,也没有“魂”。

看似冉冉升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开始蓬勃兴起,就提前踏入了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