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世界闻名的造星产业聚集地,光鲜亮丽的人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但就在这一片繁华气象背后,却有一股死亡的阴影越来越沉重地笼罩在整个城市上空。

最近,首尔市政府召开了针对孤独死的政策研讨会,讨论了反复出现的孤独死问题。



光是今年这半年,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孤独死案例。

1月,69岁男性宋某在首尔一处住宅内,死亡三天后被发现。

他没有工作,独自生活,和邻居的交流也很少。

警察和消防进入他的房间时,正看到他躺着的尸体。电视还开着。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陪伴着他的只有电视里的影像。



3月,一位30多岁的青年,在离开人世两周后才被发现,他房间里留下的笔记本,写满了努力求职的话语。

“减少说话失误,工作吧!”



孤独死在首尔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把自己隔绝在社会、家庭以外,由于自杀、病故等原因在临终时只有独自一人,连尸体都是在去世后一段时间才被发现。

而且不只是穷困独居的老年男性,2、30岁的年轻人、4、50岁的失业中年人渐渐地都成了孤独的受害者。

即使是娱乐圈知名女演员,也躲不过…

“孤独死”一开始是日本根据自身国情创造出来的词,但随着韩国孤独死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韩国人也越来越重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也就是说,在韩国社会,让一个人和集体剥离开的原因非常多。



如果追溯到历史,韩国在1980年代独生子女增多,加上离婚率激增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扩散。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失业率攀升,很多人甚至终身失业。并且由于工作、金钱等问题,很多人放弃结婚、恋爱,此时个人主义思考方式开始普遍化,人际关系就更淡薄了。

到了2000年代以后,单身人群、离婚、独居老人、失业者、放弃工作的人不断增加,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在与社会拉开距离,孤独成了几乎每一个人的常态。



人们更加关注自身,人际关系成了一种累赘,拒绝吃亏的人际关系,拒绝单方面的让步,这种拒绝从陌生人慢慢扩散到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

到最后,人们拒绝承受任何让自己物质上、情感上感觉到压力或消耗的人际关系。

而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回避麻烦”的想法就成了一种本能。

再加上现代社会的便捷性,即使极端回避社交,人总能活下去。

不会做饭,可以点外卖,可以在超市、便利店买各种冷冻、方便食品。

洗衣有洗衣机、洗衣店、自助洗衣店等等。



城市里完备的基础设施,也让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回避社交:独居这么方便,为什么要恋爱/结婚呢?

而且,随着观念越来越包容,人们不再恐惧于社会对单身、离婚的偏见,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单身、晚婚、不婚、独居人群增加是自然而然的。

除了历史原因,韩国孤独死现象在近些年频繁发生,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首当其冲的就是疫情,让人们不得不进行社交隔离,陷入孤独,感觉自己无所依托。

其次是疫情冲击下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导致失业率飙升。



最近,首尔市政府的研讨会上,把“无业的50-60多岁男性”列为孤独死高危人群。

在首尔2020年“孤独死”死亡人数里,超过95%的人在去世时处于无业状态。

研究人员总结称,“50-60多岁的无业男性,在经历了强制驱逐、恶劣的劳动环境、迅速退休之后,日常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成为了孤独死的危险人群。”



30多岁、40多岁的人就算失业、再就业失败,还是可以去从事单纯的体力劳动或者个体营业。

但到了50多岁,再就业就不太行了。

韩国国民年金(相当于养老金)要到了65岁才能领取,这就相当于韩国老年人有5到10年完全没有收入来源。

自疫情爆发以来,形势就更加艰难,别说正式员工,就是兼职和打零工的岗位都在减少。

企业倒闭得越来越多,即使是已被聘用的正式员工,被解雇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去年11月,一名57岁男子被首尔警方发现死在家中,他独自住在出租屋中,没有具体工作,患有慢性病和糖尿病,靠领取基本保障金度日。

邻居闻到异味后报警,警方赶到时,尸体已经严重腐烂,警方猜测他是因病去世,死亡事件至少也是两周前。

今年3月,一位70多岁男子的尸体被警方在一间房间中发现,他同样是独居,死后约两周才被人发现。

那时房间已经散发出阵阵恶臭,消防进入家中,在卫生间前发现了该男子躺着的尸体。



很多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贫穷独居老人都和他们一样,被孤独加速死亡。

那些有着古老多户住宅的胡同、考试院和单间房密集的地区,都是孤独死出现较多的区域。

在过去,首尔的胡同既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又是邻居们休息聊天的地方。

但现在,已经成了涌入大城市、支付廉价租金蜗居的人们躲藏的空间。

不过经济也不是唯一的原因。

2017年,女演员李美枝在首尔江南区的一栋房子里被发现死亡,因病去世,享年57岁。



她是韩国资深女演员,留下了大约40部作品,曾出演《首尔的月亮》、《因为是妈妈 没关系》等影视剧,对韩国人来说,这是一张经常在电视上见到的熟悉面孔,出道35年来,一直稳定地在影视圈工作。

当她的死讯传出时,整个韩国娱乐圈乃至民众都很震惊。

但更让大家震惊的是,她是独自一人死去的。



这样一个工作、收入都稳定的明星,竟然会孤独死,尸体在两周后才被发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这也足以证明,孤独死在韩国的蔓延已经不止局限在一小部分人,除了那些经济贫困的独居老人之外,经历了生活急剧没落的中壮年、在激烈竞争中迷茫的青年都在成为孤独死的案例。

有的中壮年可能还有一些积蓄,可以支撑着生活,如今艰难的就业形势,对年轻人来说更是折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了常事,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越来越多。



考试院中的孤独死现场


他们通常都住在单间公寓、写字楼里,平均居住面积为5到10坪,这不大的房间里,到处都能看到为就业而努力学习的痕迹、书籍、电子产品。

还有各种快餐,火腿、金枪鱼罐头、三角紫菜包饭、便利店盒饭等。

他们的生活被无限压缩在这方寸之地,仍然拼搏着想要活下去,在孤独死之前,他们经历了漫长的“孤独生”。

这种似乎看不到尽头的绝望,也让他们的孤独比年长的几代人更加极端。



2020年的孤独死死亡案例当中,20多岁和30多岁死者的自杀率为41%,远高于其他年龄组。



2020年11月,一名住在屋塔房的27岁女子,在去世一周后被发现。

她把门上所有的缝隙都用塑料胶带封住了,楼下的房东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她的离去。

她在墙的一侧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切都会好的”。

2020年年底,一名30岁出头的上班族男性被发现死亡。

他住的房子狭小的厨房里,放着无数的方便面袋和空水瓶,卫生间的地板上全是烟头。

他选择一个人死在这里,因为“在工厂工作的薪水不足以还清债务”。



去年8月,仁川的一间小公寓里,挂在墙上的日历从6月起就没有翻过,房间角落里随意散落着很多空的烧酒瓶,冰箱里堆满了过期变质的食物。

一个30多岁的男人在做出极端选择两个月后才被发现,记者用“十分恐怖”来形容发现尸体的现场。

在他留下的一堆东西里,有一本书叫《30岁,我决定变得幸福》。



他们无法忍受痛苦而选择离开,但对于那些留下来的人,亲眼目睹他们离开的场景,也是心如刀割。

曾有一位从农村独自来到首尔打拼的31岁年轻人,在他死后三天被发现。

他的房间里是各种垃圾和烧酒瓶,还有大量的简历和求职信。

父母看着这些痕迹,泪流不止,责备自己“如果我们生活得好,儿子就不会这样离开了。”

很多孤独死的死亡现场都会给人留下巨大的创伤和精神压力,不只是死者家属心理上的痛苦,还因为尸体被延迟发现,所以大部分的状态都不太好。



往往被围满了苍蝇,地上爬动着蛆虫,尸体的腹部膨胀,尸体和排泄物等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那种恶臭无论是医疗用口罩还是工业用口罩,都无法隔绝。

气味会留在家里很久很久,尸体腐烂后的液体还会沤进地板,往往需要专业的保洁公司来清理。



无论是贫穷的独居老人、失业的中壮年还是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都在孤独地离去。

经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压力等就像一张细密的网,把人们牢牢控制住,动弹不得,甚至没有喘息的空间。

他们感觉孤独,无论是主动远离人群,还是被主流人群排斥,这种孤独都会让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越是孤立,就越不愿意去寻求帮助,开始自我放任、自我防卫。

外界的一切都成了敌人,他们放任自己,让自己生活在不干净的环境当中,于是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排斥、斥责,这就更加剧了孤立的恶性循环。



目前,韩国已经有意识地针对这些孤立人群制定细致的方案,提供服务,让他们与外界建立自然的联系,在照顾支援体系内得到保护,但孤独死案例的不断增加,也说明韩国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