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全球化?日内瓦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理查德·鲍德温(Richard Baldwin)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中国成为全球工业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不对等。因此,欧洲需要建立一个中间模式接触层来连接中国集权式资本主义与美国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特别是服务业将是未来全球化的重点。

去全球化,也许是个梦想? 在日内瓦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的美国人理查德·鲍德温是这么认为,他近期在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演讲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服务性商品继续在全球发展,随着在家远程工作的普及,对服务业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

鲍德温预言新一轮的离岸外包服务业将席卷发达国家,就是服务业将是未来全球化的重点。

这位曾经当然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经济顾问的教授分析指出,2008年全球商品流动达到一个高峰,约为52%,随后发生金融危机让该数据在2019年下降到39%。鲍德温指出2008年世界商品流动的高峰数字掩藏了一个情况,就是如果把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排除在外,全球商品流动的高峰是在2006年出现,随后一直在下降。

其原因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开打贸易战和地缘政治关系紧张没有什么特别的关联,经济学教授鲍德温认为这主要与中国基础工业稳定,开始减少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口商品,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与此同时,美国和欧盟出口分别占经济生产总值的10% 和15%。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不对等

糟糕的是,中国通过减少进口来退出世界经济,同时保持高出口,而且中国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不对等,这对其他国家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中国在短短的10到15年之间让世界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程度高于中国对他国的依赖。

现在的情况是,根据鲍德温教授计算显示总体而言,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工业对中国进口的依赖程度都高达 2%,在美国,这一比例为 3%,而在韩国,则超过 10%。 特别是一些产品现在只有中国会制造,这引起不满,也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开打贸易战的切入点。

系统性地缘政治风险

鲍德温教授指出从中国近期应对疫情执行的“零容忍”政策可以看出,中国正走向一个更加集权的政体,因此随着紧张局势的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会系统性发生。因此一些全球大企业把生产全部集中在中国有风险,因此一些企业选择“中国加一”策略,就是保存部分在中国生产,同时开辟在另外一个替代国家。

今年4月美国财长耶伦提出“朋友支持”理念,她将其定义为“与承诺与严格遵守共同标准和价值观的国家合作的管理全球经济体系,美国财政耶伦近并呼吁重塑全球供应链,并表示美国将划定“朋友圈”,将供应链转移到信得过的贸易伙伴国家。

鲍德温教授认为这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在一个由北京、香港和东京组成的三角形周围画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圆圈,世界上大约40%的工业都集中在那里, 而且搬迁工厂的成本很高。 因此需要的是两种形式间的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和美国的市场资本主义接触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