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部中国古装片激起我对中国的热爱。我自学汉语,在中国人的资助下来到中国留学,下了飞机,我竟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在我的认知里,中国人应该和剧中人一样,身着汉服。就是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开启了我在中国妙趣横生的旅程:穿汉服、旗袍、参加粤语歌比赛,还成了红娘……
我爱中国,它开启了我的梦想,让我相信:有勇气,就能创造奇迹!
(2021年在北京当平面模特的照片)
我出生于塞尔维亚北部的诺维萨德,爸爸是一名水暖工,妈妈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虽然家境不好,但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充裕的爱,我们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
小时候的我聪明活泼,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三四岁时就能认字会读会写,还整天缠着妈妈教给我新的知识。
我最喜欢看的是童话故事,感觉永远都看不腻。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写童话故事,一个笔记本都被我写满了,老师同学都因此对我刮目相看。
但到了我8岁的那一年,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突然之间莫名其妙地说话结巴了,越是着急结巴得越厉害。爸妈带我去看了医生,但毫无效果。在小伙伴们异样的目光中我变得敏感内向。
(一岁时的我和妈妈的合影)
我不愿和小朋友们玩了,放学之后更多的时间是躲在家里看电视。12岁那年的某一天,我放学后又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这次电视里放映的是一部外国剧。
虽然台词我一句也听不懂,但里面的人物造型、音乐插曲、传统元素统统让我着迷,特别是里面那个酷酷的俊美少年(后来才知道他叫断浪)让我怦然心动。
我赶紧问爸爸这是哪里的电视剧,爸爸告诉我这是中国的电视剧,就这样,“中国”这两个字像烙铁一样深深烙进了我的心里。为了能听懂电视剧里的台词,我竟突发奇想要学习中文。
我们塞尔维亚的小学是8年制,我看风云那年读6年级,就是说我在小学毕业前已经开始学中文了。爸爸对我的决定很支持,本来给我报了一个汉语班,但因为我口吃,被老师劝退了。
爸爸又跑了许多地方,好不容易给我淘了一本汉语词典。我照着这本词典自学非常吃力,但倔强的我不愿意放弃。
(自学汉语手抄的歌词,当年自己就是“心凌女孩”了)
后来我认识了我们当地中国商店里的一个小姐姐,她有许多带有MV和歌词的华语音乐光盘、电视剧光盘等。我于是跟她借来这些光盘,用抄歌词、翻译歌词的方法自学中文,学习效果显著,事实证明,这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方法之一。
2010年,我考上了塞尔维亚最古老、最难考的语言高中Karlovacka的汉语班。我通过自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课程对我来说很简单。我的汉语水平,令老师大为震惊,特许我按自己的进度学习。
那时候,我年年都拿奖学金,每个月5000第纳尔,合人民币300块钱。高中的生活多姿多彩,像万花筒一样五彩斑斓,我的同学都忙着跳舞、聚会、谈恋爱,我却沉浸在中文的世界里如痴如醉。
这世上没有白白的付出,你流过的每一滴汗水都将化作耀眼夺目的珍珠。
(刚来北京在故宫)
高一时,我参加了汉语桥中文演讲比赛,本来可以拿第一名的,却因口吃只得了第三名。我依然很开心,因为这是对我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
那次比赛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有很多电视台、报刊记者来采访我,一个不起眼的乡下女孩因为汉语好,一下子成了塞尔维亚的“大明星”。
不久,我们国家与中国企业为困难学生发起一个捐赠活动。我受邀在活动现场唱一首汉语歌,我唱的是《北京欢迎你》。
“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我动情地唱着,眼里闪烁着泪花,同时一个信念越来越清晰:我要去中国!我要去北京!
2014年,我向中国大使馆提交申请去中国读北京语言大学,在孔子学院通过5级汉语考试后,我顺利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手捧着录取通知书,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要知道,那一年我们学校只考上了我一个人。
可就在要踏上去中国的旅程时,一个困难又横亘在我面前:我买不起去中国的机票。
(在北京簋街)
去中国的愿望是如此强烈,我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我开始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联系了我高中的校长,向他说明我的困难。
校长替我向一家在塞尔维亚的中国企业申请求助,那家企业很慷慨地资助了我去中国的旅费。还没到达中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人的善意和温暖,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我依然心存感激。
在家人的不舍和祝福中,我登上了飞机。第一次坐飞机,十分新奇,但更让我激动的是,我即将到达我梦想的国度!
但一下飞机,我傻眼了:难道我是来错了地方?因为我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风云》那部电视剧里:古色古香的建筑,衣袂飘飘的男女……
可眼前的摩天大楼、地铁、穿着时尚的现代服装的人们,简直要把我弄晕了,我竟天真地以为中国人现在还是像剧中人一样穿汉服呢!
好在我来学校的第一天就知道了学校里有一个汉服社,我立即跑去尽情体验了一把。另外北京城里也有不少汉服体验馆,那段日子我真的是过足了汉服瘾。
(2020年在北京汉服体验馆)
因为我已经通过汉语水平高级考试,就直接跳到大二,别人读4年的本科,我只要读3年就可以了。我当时领的是全额奖学金,在满足日常开销之外还有盈余,我于是利用这笔钱去中国四处走走。
我先后去了西安、青岛、上海、深圳、长沙、福州、沈阳和香港等地。特别是第一次穿梭在西安古城,我竟有一种走进了古装剧的错觉,12岁时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
来到中国,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穿汉服和旗袍、第一次化妆、第一次买时尚衣服……
其中有两次特殊的经历尤其值得一提:一次是参加了对外经贸大学的粤语歌猜歌比赛,比赛现场我猜中了一首又一首粤语歌。
台下的观众一片赞叹的同时也分外好奇:一个外国人怎么会对粤语这么熟悉呢?他们哪里知道,我小时候自学汉语,向一个中国小姐姐借了许多音乐光盘,而那些光盘上的歌曲大多是粤语歌曲。
(2015年参加粤语歌比赛的时候)
还有一次,北京服装学校来我们学校招外籍模特,在朋友的鼓励下我报名了,没想到我被幸运选中了。虽然演出没有报酬,但这个经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舞台经验,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在中国的这些经历让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的性格变得更外向开朗,多年的口吃竟也不再困扰我。
当我假期回到塞尔维亚的时候,我的家人和朋友几乎都认不出我了。眼前这个穿着时髦、妆容精致、说话滔滔不绝的女孩,哪里还是曾经那个土里土气、不敢说话的乡下妞!
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考北京电影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2016年旗袍模特大赛)
但这次的考试可不轻松,我废寝忘食地准备了一个月,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考场。考试分四个部分:笔试、口试、面试和创意。
笔试考艺术理论,对我来说是最难的。尽管我汉语学得已经挺好的了,可那些专业术语抽象晦涩,难懂又难记,考完的时候我头脑还是懵的。笔试通过了,其他的对我来说就没有那么难了。
创意是现场编剧本,我编的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科幻故事。评委老师觉得我的这个作品想象丰富、创意十足。就这样,我被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录取了!
从12岁一部影视剧开始,到最后落脚在电影里。回头看看我走过的路,冥冥中似乎有天意。但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是我一直都在向着最初的梦想默默努力,才创造了这个别人眼中的奇迹。
我在北影的第一部练习作品是讲一对异国情侣的故事,男女演员是我挑选的,他们素不相识,但后来因戏生情;我后来的又一部作品也促成了一对,同学都戏称我是“红娘”。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照2020年)
我也经常受邀参演朋友的作品。只是稍微有点遗憾的是,不管是戏内还是戏外,我都没有遇到自己的“断浪”。在北京,我遇到过许多追求我的男生,也遇到过自己暗恋的男生,但爱情从来都是双向奔赴,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我不着急。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我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等待我的“断浪”跨越山海,向我奔来。
2020年,我研究生毕业,正赶上疫情爆发。在学校隔离的日子里除了写毕业论文还有大把的时间无处消遣,有朋友建议我拍视频。这和我的专业有关联,我欣然接受,镜头前的我落落大方,口齿伶俐。
(去年夏天在广电总台)
视频内容主要是传播中国和塞尔维亚的文化,视频一经网络传播,就大受欢迎。我也因此找到了新的使命——做一名传播中塞文化、传递中塞友谊的使者。
在做视频的过程中,我第一次惊奇地发现了两国的很多传统习俗异中有同。在塞尔维亚,圣诞节的午餐一家人会一起分享一条里面夹着硬币的长面包。这和中国新年饺子里包硬币是一个道理,都寓意着吃到硬币的人来年好运。
塞尔维亚和西方其他国家的圣诞节不一样,不是12月25日,而是在1月7日。在圣诞节前夕,所有塞族人会去找一个带金色树叶的橡树枝,当平安夜到来时,每家每户都会燃起橡树枝。那漫天火光的情景又和中国过年时燃放烟花爆竹的场面很像。
(在北京学习的照片)
所以,每次在中国过年,都会勾起我的思乡之情。
去年我因思家心切,返回塞尔维亚看望家人,本来打算很快回到中国的,因为疫情直到现在还未能成行。这次的久别,让我感受到一种类似于乡愁的情愫萦绕心间,原来我早已经把中国当成了我的另一个故乡。
记得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一次我在街上打出租车,司机师傅很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来到中国?”我就跟他说了我的经历,大叔说中国有生世轮回的说法,说不定我的前世就是中国人,我小时候看的中国电视剧唤醒了我前世的记忆。
我觉得他的话很有意思,再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热爱中国,我就调皮地回答:“因为我上辈子就是中国人。”
(这张是最近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拍的)
令人高兴的是,我对汉语的热爱影响了我最小的弟弟。他后来也学习汉语,并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只不过因为疫情还没有去学校报到。疫情过去我们会一起回中国,并且还会带上爸妈来看看我生活了7年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回国后,我依然坚持拍视频,传播中塞文化。在这些日子里,我见证了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在去北京之前,我没有坐过高铁,因为我们国家那时候还没有高铁。
但就在前段时间,我们塞尔维亚高铁开通了!这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国铁建参与轨道建设,标志着我们塞尔维亚正式迈入高铁时代,而这离不开中国的助力。
(2019年在北京三里屯当模特)
当然有时也会遇到有不了解中国的朋友问我一些尴尬的问题,比如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中国安全吗?”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回答,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应该都能达成共识:就治安方面,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超越中国。
但是她也有一点“不安全”,就是中国好吃的太多了!我太怀念北京的路边美食了。晚上和朋友走在路上,手抓饼、烤肉串的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明知道有发胖的危险,还是禁不住诱惑,买一些抓在手里大块朵颐。
身材诚可贵,形象价更高。若为美食故,二者皆可抛!所以,中国的美食太“不安全”了,分分钟就能瓦解你想减肥的意志。
(2021年在北京鼓楼)
闲下来的时候我会细数这些年走过的路。我一直想过有意义的人生,而有意义的人生因人而异,不是符合某个固定生活模板的人生。只要你喜欢做的事情能够成为你的工作,你已经非常成功。
我是一个喜欢创意,喜欢自由的人,所以我选择以后的生活方向肯定会是在不同的地方创作的那种工作,也就是与艺术相关的。我喜欢挑战、喜欢改变、喜欢开阔眼界,而这些在中国全部可以实现。
小时候向往的地方,就是我希望长期生活的地方,这个目标这些年都没变,以后永远也不会变。
但愿疫情早点结束,让我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中国。更希望找到自己的“断浪”,留在中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