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美国"后院"扩大贸易领先优势

虽然美国正在试图说服拉美伙伴,同北京相比华盛顿是一个更可靠、更透明的商业伙伴,但拉美国家领导人抱怨美国只会“说空话”、“画大饼”,不如中国带来的“真金白银”实在。


根据现有的数据,除去墨西哥,去年,拉美各国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近2470亿美元,远远高于与美国之间的1740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统计的数据显示,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不断扩大。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已经超过美国同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量。

路透社对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进行研究之后发现,美国除了依旧是墨西哥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同拉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已经超出美国。

这显示出,美国在一直被自己看作是后院的拉美地区逐渐失去地位。为了制衡中国的影响力,拜登本周在洛杉矶召开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同墨西哥之间就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美墨两国间的贸易额超过美国同拉美其余所有国家贸易额的总量。

美国同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在2018年特朗普执政期间首次出现,在拜登上任之后又不断扩大。

拉美一些国家的现任和卸任官员对路透社表示,美国在采取具体行动方面进展缓慢,而中国作为谷物和金属资源的主要买家,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为该地区提供了更多机会。

秘鲁前驻华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纳伊(Juan Carlos Capunay)说,除了墨西哥,“对拉丁美洲来说,最重要的商业、经济和技术联系肯定是中国,中国是这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远远高于美国”。

他还补充说,在政治上拉丁美洲仍然与美国保持着更多的一致。

根据现有的数据,除去墨西哥,去年,拉美各国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近2470亿美元,远远高于与美国之间的1740亿美元。路透社未能取得拉美所有国家去年的贸易数据,但是数据缺失的这些国家对华和对美的贸易较为平衡。

墨西哥去年与美国的贸易总量为6070亿美元,高于2015年的4960亿美元。去年墨西哥与中国的贸易额达到1100亿美元,高于6年前的750亿美元左右。

美国白宫和国务院都没有回应路透社发出的相关问询。



为了制衡中国的影响力,拜登本周在洛杉矶召开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美国政府官员表示,拜登总统将在本周举行的美洲峰会上宣布一项西半球国家间的经济伙伴计划。这项计划的重点是以现有贸易协定为基础促进经济复苏。路透社指出,这一计划显然是想制衡中国的影响力。

这个被称为“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Americas Partnership for Economic Prosperity)的计划将涵盖五个领域,包括动员投资、重振机构(美洲开发银行)、清洁能源就业、弹性供应链和可持续贸易。

但这一计划很可能在美国国内受到保护主义的抵制,同时还需回答,如何让拉美地区差别甚大的经济体共同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

“吃败仗”

访问过拉美国家的拜登的助手试图说服合作伙伴,华盛顿是一个更可靠、更透明的商业伙伴。美国公开指责中国以投资为名为各国制造“债务陷阱”。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承认,华盛顿正面临一个艰难的挑战。他说:“只要中国准备好把现金放在桌子上,我们似乎就在打一场败仗。”

如果将美墨之间巨大的贸易量计算在内,美国在同拉美国家的贸易关系中仍处于领先地位,但这掩盖了该地区一个更广泛的趋势,也就是中国制造的商品正在夺取优势,北京从拉美地区大量买进大豆、玉米和铜。

中国在阿根廷以及铜矿资源丰富的智利和秘鲁都在扩大优势。即便是在被极右翼总统博索纳罗怀疑中国商业利益影响过大的巴西,中国同样取得巨大进展。



墨西哥总统奥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公开抵制美洲峰会。

BMJ Consultores Associados公司巴西分部的巴莱尔(Welber Barral)说,中国经常在运输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资,这有助于粮食和金属方面的贸易交易。与此同时拉美各国政府经常感到美国只是在说空话。

他说:“拉美各国政府抱怨,(美国)说了那么多,但最后钱在哪里?”

在洛杉矶主办的美洲峰会被看作是美国对抗中国的一个核心平台。由于拜登未邀请独裁国家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和古巴领导人参加今年的会议,结果引发墨西哥总统奥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在内的拉美多国领导人公开抵制。

前白宫官员、现在智库美洲委员会担任副主席的法恩斯沃斯(Eric Farnsworth)说,美国国内事务议题和乌克兰战争使得拜登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地方。

他说:“(美洲)峰会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但是还需要拿具体的东西出来。”


上个星期,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太平洋八个岛国展开的访问活动,格外引人关注。王毅此行虽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议,但另一项意义重大的区域性协议却中途搁浅。


就中国外长的南太平洋岛国之行,《新苏黎世报》发表客座评论认为,中国非常希望在太平洋海域拥有霸主地位,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权。为此目的,中国正在努力拉拢南太平洋的多个岛国。这篇题为《北京瞄上了太平洋岛国》的评论写道:

"这些小国目前并不想同中方签署区域性协定。但所罗门群岛、斐济和萨摩耶等国已经同北京签署了双边协定。至于协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外界知之甚少。

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许多合同一样,中国外长此行也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尽管如此,王毅还是劝慰这些疑虑重重的岛国领袖们'不应对中国心存恐惧'。与此同时,试图采访王毅的记者们却受到百般阻挠。同这位政治家表述形成鲜明对比,北京一直在尽量掩饰他们在太平洋的所作所为。

这一切已经引起了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的警惕。因为北京的实际目的绝不是要改善太平洋岛民的生活水准,而是想获得进入和控制太平洋的机会。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这些岛国相互合作的核心内容是对当地警察提供军备和训练,这也就使中国安全力量进驻当地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此外,中国共产党还计划在网络安全方面对上述国家提供支持,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将实现对当地通讯和网络的控制。"

评论作者Alexander Görlach是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也是《红色警报:为什么中国在西太平洋的侵略性外交政策会导致全球战争》一书的作者。评论最后写道:

"中国希望在太平洋获得霸权地位,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国际贸易规则了。中国的这一战略目的已经变得日益清晰。为此,美国上周修正了对华政策中关于台湾问题的陈述,其他国家则还没有采取这种改变认知的步骤。

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发动的侵乌战争充分说明,改变认知耗费的时间越长,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就越高。"

德国政府以新疆人权状况恶劣为由,拒绝为大众公司提供贷款担保。此举在德国经济界和政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同新疆有关的德国企业,并不止大众一家。《法兰克福汇报》写道,令在华德国企业陷入尴尬境地的,也并非仅仅因为柏林政府出台的新规定。



乌鲁木齐的大众工厂

"常驻新疆的德国大企业一共有十家,其中以大众和巴斯夫知名度最高。这听起来似乎并不算多,但总计5200家德国驻华企业中,同新疆有业务往来或设有办事处的公司有数百家之多,为当地大企业提供服务的供货商也不在少数。如果经济部长哈贝克严格执行其有关新疆的新规定,即'德国企业不得同当地实体保持业务关系',那么很多德国企业就将无法获得德国政府的贷款担保。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师 Max Zenglein表示, 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多企业很难完全排除同新疆的业务往来。'

来自经济界的消息称,令德国企业担忧的,还包括德国的供应链法以及2020年美国就新疆维吾尔人境况而出台的对华制裁法案。除此之外,中国去年夏季出台的反制裁法也相当敏感。该法规明文禁止外国投资者以人权为由撤出新疆,违者将遭到惩罚。迄今为止,尚未有德国企业受到影响。但如果来自德国和美国的压力过大,他们不得不撤离中国西部时,就有可能会受到中方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