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山湾红桥旁沙滩上,游客在挖捕花蛤。
对此,记者采访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山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科长魏祥,他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已派出一支10人保安小分队,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全天候劝导游客不要在浅滩上大量挖捕花蛤,对于那些涉水到胸部以上的游客更是立即制止。
在梅山湾红桥旁浅滩,游客在挖捕花蛤。孙肖/摄
“这些花蛤是自然生长的,我们没有放过苗。随着这几年梅山湾海域环境持续向好,周边生态环境优化,寻氏虮蛤、花蛤这类贝壳类海洋生物逐渐增多,今年花蛤的确爆发性的增长。”魏祥介绍,梅山湾水道总长11.5公里、水域面积超8平方公里,是长三角唯一的近海蓝色海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梅山水道两岸及周边145.3万平方米互花米草治理工程、滨海滩涂植被恢复工程以及13.3公里岸线生态化改造,随着环境的改变,以及浅滩处阳光充足,花蛤食物较多,导致今年湾内生长的花蛤比往年要多出不少。
游客捕捉的部分花蛤。
“这些花蛤是梅山湾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欢迎游客前来梅山湾体验赶海的乐趣,可以文明观赏,但不建议大面积挖捕这些花蛤,希望游客们手下留情。”魏祥解释道,花蛤是一种滤食性的贝类,可以滤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悬浮物,起到减少富营养化、改善水质作用。另外它还可以对梅山湾沿岸和内湾的海水赤潮起到一种克制的作用。据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山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下一步将在梅山红桥两岸布置禁捕花蛤的提示牌,以及有关花蛤的净化水域功能的知识宣讲牌,在善意规劝游客、保证游客安全的同时,也起到科普知识的作用。
网友“容儿”/摄
游客大面积挖捕是否会破坏海岸的生态呢?“除了改善水质以外,贝类通过吸收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形成贝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固碳潜力大,是海岸带蓝色碳汇的重要贡献者。梅山湾生态环境是否提升,在双碳背景下还需考量一个指标,即该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是否增强。”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王凯老师介绍,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议广大市民在尽情享受蓝色海湾风光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固碳者——贝类,为“双碳”目标助力。至于游客赶海,挖回野生花蛤食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全科医学科副主任蒋黎提醒,花蛤喜欢食用的各种藻类中,有部分是有毒藻类。尤其在赤潮爆发时期,部分藻类还会携带麻痹性贝类毒素。此类毒素不会因高温煮沸而消除,人们进食后将出现中毒情况,轻者会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甚至会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因此,不建议大家捡挖和食用野生花蛤等贝类。如果误食后出现头晕,腹痛、腹泻等疑似中毒症状,应尽快就医,切不可拖延,以免造成不可逆损伤。
(FM93交通之声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