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众多国家日益亲美,并非是因为美国有多好,而是意识到中国的危险

)慕尼黑出版的《焦点杂志》以"美国回归,是因为中国只照搬了美国最坏的一面"为题,刊发了由德国政治学者Alexander Görlach撰写的专栏评论。文章指出,现在众多国家纷纷重新投奔美国,不过是因为发现中国更烂而已。作者希望美国尽快改进其自身民主制度的缺陷,巩固西方价值观。

"像脱钩俄罗斯一样脱钩中国,如今已经不再是说说而已,而是俨然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唯一选项,美国、日本、台湾已经在贯彻这一战略。然而,尽管脱钩中国、降低对专制国家的依赖非常必要,但是这一进程将意味着1945年后国际秩序的思想内核的破产。美国正是凭借着这一思想内核成为超级大国。"

"在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中,不论是在大西洋两岸,还是在亚太地区,都遵循着一个简单的准则:经济合作奠定文化交流以及共同政治的根基。经济、文化、政治是每一个民主政体、每一个自由社会的三大核心要素。从西班牙到韩国,但凡这条准则奏效的地方,都实现了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民主被诠释为美国的社会治理模式。这种资本主义与民主制度联姻的模式,更加侧重于经济方面。与之相比,欧洲模式更侧重社会和政治领域。早在19世纪,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就已经意识到,无法在资本主义不受监管的情况下治理国家。与美国模式不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会出于维护公共利益而将医疗、教育等行业排除于市场经济之外,并且为经济制订监管规则,还运用社会福利的手段来解决民众的困难。在当代的民主化进程中,这种模式也可以得到成功运用。"

"中国和美国的政治模式截然不同----顺便提一句:即便是最糟糕的民主,也胜过'最好的'专制。但是令人诧异的是,中美两国社会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国也采纳和美国相似的经济体系,也就是'疯狂的资本主义'。"

"改革家邓小平当年就曾说过,中国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和美国共和党提倡的'涓滴效应'非常相似,他们认为,为富得流油的大企业减税,最终也会惠及下层的普通劳动者。目前已经有足够的证据驳斥了这种效应。"

文章接着指出,如今的中美两国有着相似的贫富差距;辅佐过三代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政治学教授王沪宁早在80年代访学美国时就留意到贫富差距问题。不过,王沪宁当时在其学术著作中将其归咎于美国的自由和民主,后来从政后,也始终大力反对自由民主模式,并且在习近平治下获得了最为积极的回应。"中国如今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孤立,其根本原因就是王沪宁的这一错误论断。尽管美国民主在很多方面就是一场闹剧,但是凭借其自由秩序,美国依然有实力去克服每一场危机。"

作者认为,中国照抄了美国模式中最糟糕的部分,还错误理解了美国的强权思维;真正让美国获得自由世界领袖地位的并非是美国的经济实力,而是其主导建立了基于人权、法治的国际秩序。"现在,需要依靠自由国际秩序的参与者来打造一个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它不应仅仅强调经济增长、依赖掠夺自然资源,而是应该注重保护劳工权益。"

"越来越多的民众以及政府认识到,中国无意参与打造这一新体系。中国外长王毅没能说服10个南太平洋岛国签署一份合作协议,就是一个例证。中国宣称,合作协议旨在推动地区发展,但这些国家不愿相信中国的这一表态。他们更担心,北京想在南太平洋竖立霸权,这会限制他们的主权。"

文章最后指出,如今众多国家日益亲美,并非是因为美国有多好,而是意识到中国的危险。对于美国而言,这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如果美国想长久地当好自由世界领袖、成为比中国更有吸引力的选项,美国就必须尽快修理自己的民主体制,并予以完善。"



美国想通过乌克兰战争来让俄罗斯长期失血,但这会严重伤害乌克兰,到头来地赢家既不会是美国,更不会是欧洲,反而会是中国

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以"市场经济在面对气候、战争、疫情时失灵"为题,刊登了由曾经担任德国环境部长的绿党政治家特里廷(Jürgen Trittin)撰写的客席评论。作者担心地指出,美国想通过乌克兰战争来让俄罗斯长期失血,但这会严重伤害乌克兰,到头来地赢家既不会是美国,更不会是欧洲,反而会是中国。

"政治上,中国领导层不得不谨慎行事。'腐朽'的西方并没有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反而团结起来将俄罗斯剔除出了西方市场。这迫使北京重新考虑与俄罗斯'永无止境'的友谊。中国现在游走于口头支持普京'特别军事行动'与主动配合对俄制裁之间,竭力避免西方怀疑自己正在绕开制裁。"

作者指出,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应当积极打造"全球化2.0",在确保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下,就气候、人权设立一套监管规则。同时也必须意识到,2024年美国大选后重回特朗普模式也并非不可能。"美国现在是伙伴,但也可能很快让欧洲人感觉'比中国还要糟糕'。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欧洲必须更加具有韧性,需要通过政治经济合作以及重建自主的产业来实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