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鞋子放在门外——会招来杀身之祸!

中国人很多时候会很自然的将脏鞋子放在门外。或着出去一天或者跑步出了一身汗,很自然地将带着汗臭脚臭的脏鞋子放在外面晾一下。然而,后来才听说,鞋子放在门外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只有亚洲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喜欢把鞋子放在门外。而亚洲人在美国还有几个特点:

1、体格比白人黑人瘦弱,容易欺负方便欺负;

2、 特喜欢用现金(美国可是没有地方收微信支付宝哦)

3、重点:家里往往没有枪、没有!

这就导致门口摆放鞋子的亚洲人变成了暴力犯罪分子的重点攻击对象,尤其是家里开餐馆的的亚洲人,更是容易被犯罪分子这样盯上。

当然也分区域,如果住在白人、黑人较多的地方,一定要注意鞋子的摆放。而比如像我在硅谷这附近,小区里面全都是码农,除了印度人就是中国人,把鞋子放在门外的就比较多,这样情况下就问题不大了。

2.在阳台上晾衣服

一定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对么?晾衣服都不行,难道洗了衣服难道就捂着?衣服不是都要捂臭了?尤其是上海的特色风景线——万国旗,到了美国就不能盛开么?



开始我也不能理解,阳台上为什么没有晾衣绳、晾衣架?本来还想自己扯一个,但是被房东劝阻了,房东是个白人老爷爷,我也没有问他理由,心里想,可能是觉得这样不礼貌?后来,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后,总结了一下几个不能在阳台上晾衣服的原因:

1、美观问题;

2、美国电费很便宜,用烘干机一个月也不到7美元,美国人都用烘干机;

3、 美国人房子大,根本没必要晾到屋外;

4、容易沾染花粉过敏,美国人很多都过敏,晒在外面的衣物容易沾上花粉;

5) 美国人不能理解“晒”的意思,曾经跟美国朋友解释这个概念,他想了半天说“So you mean sunshine can kill bacteria?”

另外一点,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就像上面说的,放鞋子和衣服在屋外就像打广告:“这里住的是亚洲人”!...... 相当容易招来各种“不安全”......



3、说任何话与种族相关的话

某天曾经在工作休息时间,脑子断片鬼使神差之下给一位白人小哥讲笑话:

“Do you know why the black like white chocolate ?”(你知道为什么黑人喜欢吃白巧克力?)

他一脸懵逼想了想,还是一脸茫然。

我告诉他“Because they don’t want to bite their fingers” (因为他们不想咬到手指头)”。



他愣了一秒钟,然后笑得前仰后合

但是接下来他非常、非常严肃地告诉我:

“You don’t want to tell the jokes in public. Otherwise, people would think you are very racist!!(千万别在众人面前讲这个笑话,否则别人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严重的种族主义者)”霎时间我觉得后背开始发凉.....

当时的我并不理解,我想我一个黄种人,笑话黑人,对于白人来说那不是五十步笑百步、甚至百步笑五十步吗?我还以为这是自嘲式的“灰色幽默”。

来美国之前我们都听说美国崇尚民主和言论自由,如果因此以为你就可以畅所欲言,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在美国说话“Political Correctness”(政治正确)非常重要!从那以后,我便将他善意的警告深深的刻印在“禁忌记忆”当中了!

4、假装不懂英文

在美国,大城市里遍地躺着流浪汉,还经常会有人出来跟你要钱。有一次碰到这样一个理直气壮跟我要钱的,我假装听不懂,就走了。后来每天上学要路过那里,都会有那个流浪汉蹲守在同一个地方,又一次上前来拦路跟我要钱,我佯装傻笑着摇摇头,假装听不懂自顾自走开了......



然而终于在某天我又路过同一个地方,又碰上那同一个流浪汉,这次他神色坚定地走了过来,勇敢地站在我面前,分别用:中文!日语!韩语!再次问了我一遍:~~“你能给我点钱么?!”

我差点当场瞬间崩溃!......



5.去医院看急诊

曾经给同班的中国同学打电话,听他声音有些慌张“刚才切菜的时候,把手指切破了,而且不是创可贴能挽救的,挺严重,直接接掉了一块肉!我正在去医院的路上。”我一听人家都这么说了,赶紧安慰,让他好好治疗。

不过挂完电话,心里总觉得还忘了说什么。因为记得师兄师姐告诫说,在美国不要挂急诊,尤其是留学生的保险基本不管急诊,很贵。



等切破手指的同学再联系我的时候,我得知,他去医院包扎伤口的账单是:

2000美元!贰仟美元!Two Thousand Dollars!USD $2,000.00!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急诊很贵。。。。。。应该说,非常贵,相当的贵,不一般的贵。。。。。。

6. 在美国人面前千万说任何人胖

我们中国人经常拿胖瘦作为日常谈资,有点像是开玩笑,但也算是对别人的关心:“最近怎么胖了,看来伙食不错。”还有每个班里是不是都有一个人被大家叫做“小胖”,或者“大胖”。

但是在美国,这种话坚决不!能!说!

因为出国前听到师兄师姐的告诫,坚决不说美国人胖,所以我没有说过任何一个美国人胖。但是后来发现,即便在美国说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胖也不行。

有一次大家要一起参加一场活动,我跟负责组织的美国人说“一会还有一个我的朋友来,就是上次你见过那个短发的胖胖的女生。” 我说的那个朋友是个中国妹子,平时我们用“胖胖的女生”这样形容并没有任何恶意,即便这个女生在与大家见面之前,在群里介绍,也会说自己“短发、胖胖的”。当然我们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生喜欢别人说她胖。”

然而, 当时那个美国同学的表情,却是一副“你确定你们是朋友么?你怎么会这样黑你的朋友?我好怕做你的朋友”的表情......



搞得我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尴尬地笑笑。后来也向自己朋友道歉,我说今天不小心在美国人面前说到你的时候用了“fat”这个词。然而,我的朋友说:“曾经,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个胖子,说别人胖也无所谓,结果我就说了一个美国人胖,然后,遭到了严重的鄙视。”

归纳总结为一句:“不要以为自己胖,就可以笑话比自己更胖的人!”

7. 拿着方便面去接热水

有没有想想过在美国出差旅游的时候,带上一碗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撕开调料包,洒在面饼上,然后端着到处找热水,那......这一碗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最后估计只能扔掉?

当你拿着空的保温杯在公共场所找热水,会发现一无所获。如果你直接问别人:

“Do you know where is hot water?”

 得到的答案基本是“In the restroom.”

 因为美国人洗手喜欢用热水,所以洗手间的水池都是冷热水可调节的。但其它地方,都没有热水!

而且,在美国没有保温杯!其实后来发现应该说他们有保温杯,但是他们并不用来保温,而是用来保冷。但是刚来美国的时候,去买保温杯,当时我英文还不太好,问店员:

“Do you have a cup that can keep the water warm?” 

得到的回答是:“Do you want to keep it warm or keep it cold ?” 

我就发现他们其实叫保温杯Vacuum Cup(真空杯),而且他们都是用来装冰水,怪不得一开始我问keep the water warm的时候,店员觉得很奇怪。



可是,中国人爱喝热水是世界著名的。妈妈都跟小朋友说“怎么喝凉水呢?小心拉肚子。” 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喝热水,生理期的女孩喝热水,早上醒来喝一杯热水,天冷了取暖喝一杯热水,学校再穷也会在教学楼里装一个烧水的大罐子,让大家接热水,绿皮火车再破也少不了热水,企业老板、机关单位领导干部早上一到办公室,也都人人拿出一个保温杯泡茶喝热水。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热水怎么活?!在研究很久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可以找到热水的地方,就是拿着空的保温杯去星巴克,直接让服务员把你的保温杯装满热水,其实还是会得到异样的眼光,但他们肯定会给你,实在是想喝热水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8.给美国人吃辣的东西

来到美国,才意识到一点,美国食物是没有“辣”这个选项的。所有的“辣”的食物,在美国都是舶来品,可能是墨西哥菜、韩国菜、中国的川菜。美国人最早从英国来, 英国的食物也就主要是烤牛排、烤鱼排、土豆胡萝卜、奶酪什么的,的确也没有什么辣的。我们在中国吃肯德基,可能会点香辣鸡腿堡,但是美国没有这个选项。

美国的川菜也都很不辣。什么叫很不辣?基本上就是鱼香肉丝的辣度。



我一开始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在美国食物中,“辣”这么匮乏,直到有一次给了一个美国朋友一碗韩国的辛拉面。辛拉面的确比鱼香肉丝辣很多,但是大部分中国人吃都是没问题的。

然而,美国人第二天告诉我:“那个面条太辣了,我只吃了一口,然后又吃了三碗冰淇淋才恢复过来。”

 



啥也不说了,来包辣条吧。

9. 买酒的时候不带证件

小时候家里只要有客人来,老爸就会给我钱让我去小卖铺买酒。买酒这种像“打酱油”一样稀松平常的

儿!童!活!动!

在美国是不可能的。其实以前就在新闻媒体上看到过外国未成年人不能喝酒什么的,但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还是觉得有点尴尬。

刚来美国的第一个星期,几个中国留学生打算庆祝一下,大家各自去买东西,其中我需要负责买酒,然后就像小时候一样到了附近小卖铺,从货架上选了一瓶酒,结账的时候,收银员就问:

“ID, Please.(请出示证件)”

对啊,没带护照(刚来美国,也还没有驾照,只有护照作为唯一证件)......

“Oh……Um. But do I look under age?(哦,额,我看起来像未成年么?)”那个时候我正在读美国法学院(美国没有法学本科,所以都法学院都是研究生,肯定不是未成年了)。

“You look like 15.(你看起来才15岁!)”

~~Fifteen?

~~15岁??

~~十五岁??

——拾伍歲!



此时此刻心头一万匹草泥马飘过......心情只能用一张图来形容:



其实并不是店员故意为难我,在西方人眼中,我们亚洲人是不显老的。如果你拿一些中国明星的照片给美国人看,他们会觉得这些都是童星,美国人说:

鹿   晗看起来12岁

吴亦凡看起来14岁

黄晓明看起来16岁

像我这种读研究生的高大的北方人还被认为15岁,后来了解到身边有娇小的南方妹子,做律师十几年了,孩子都上初中了,结果她本人在一次活动中穿着运动装,没有穿正装,被美国人误认为是初中生......

此刻我们的心情......



10. 跟美国人不可以说“666”

“666”??

我们经常说的,这个很正常对吧。曾经有一次在跟朋友微信发消息的时候,写了666,旁边美国人看了,很震惊的意思,问我“666”在中国什么意思。

我说“666”就是很厉害,很牛,相当于美国人常说的”Awesome” 和”Amazing”什么的。

美国人看起来一脸不舒服,告诉我在美国666是很不好的意思,有多么不好呢?查到了一个图片,这就是美国的“666”。

其实我觉得这个666并不恐怖,只是丑了点,但是可能会有人受不了,所以还是放了:

前!

方!

高!

能!

预!

警!

 

你会觉得恐怖么?基本上就是表示魔鬼,邪恶的意思。

11.复印书

这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了,大学校园打印店再平常不错了,封上一个蓝色的皮或者绿色的皮,作工虽然糙点,阅读起来是没问题的。小作坊就靠着这个赚钱,尤其是热门的几本书,每次开学提前复印几十本,卖给学生。打印店也赚钱,学生也省钱。



可是到了美国,复印书这件事情  —— 绝!对!不!可!以!



没错,我们一开始也是这么像的,美国的书都是很贵的,教科书尤甚,几百页上前页的法律教科书,一本就是三百美元!叁佰美元!Three Hundred Dollars!USD $ 300.000!

就是这么贵,因为美国保护知识产权很完善。书的定价都是很夸张的,一个学期选个七八门课,两千美元就出去了。

2000美元!贰仟美元!Two Thousand Dollars!USD $ 2,000.000!



 事实证明,结果差不多就是这样。

曾经我们刚来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到图书馆借来了教科书,复印了,人手一份。结果,上课第一天,课间有一个不说中文的香港人,跑过来说:

“You need to buy the book. This is not China!”

我们当时都不带答理他,觉得他是假洋鬼子,就知道欺负我们新来的留学生。

不过很快,在我跟当时已经回国师姐打电话的时候才了解到,复印书在美国的确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曾经他们那一届,碰上硬茬的美国人,还给报了警,结果杯具了。。。。。。



后来在想,为什么要这样?美国的穷人也不少,如果这样子,其实也基本跟种族歧视一样,让穷人根本上不起大学。后来学到宪法“Equal Protection”(平等保护)规则时才明白,虽然种族、性别、年龄的其实在美国不允许,但财富带来的歧视是不违宪的,美国的法理认为财富是人人可以追求的,不像种族、性别、年龄一样不可改变。所以财富针对任何人的歧视,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合理的歧视。

而且进一步了解到,美国法学院里不成文的习惯是,美国的教科书每两三年都要再版,只要教科书再版了,哪怕只是改动了几页,增删了很少的内容,教授都会用最新版的书,布置作业用的页码,也都是按照新版书的。虽然大多数留学生也就用了旧版的凑合着(因为就像iPhone一样,新版出来了旧版就会降价),但是美国人基本上都会用新版。这里说的美国人,也基本上都是白人。美国法学院仍然是白人的天下,这也导致了掌握美国最重要社会关系的律师界仍然是白人的天下。

后来听说,其实理工科院校,比如德克萨斯农工,佐治亚理工,麻省理工,等等中国人扎堆的美国理工科院校,复印这种事情还是没太有人管。但是美国法学院这种白人占95%以上的地方,复印书就是要注意的问题了。



 

12. 在公共场合板着脸



谁还没个伤心事,昨天晚上打麻将输了,今天上班我就板着脸,难道不行?家里死人了,我板着脸难道不行?

可以,如果你开车,在车里板着脸没事,但是如果你走路,路上一定会有一大堆不认识的人上来问你,“Are you OK ? ”--- “You look pale.”--- “Why are you so sad ?”

注意!都是素不相识的人、路人!他们为什么这么多管闲事?

后来发现,美国人有一种莫名的乐观,莫名的自信,似乎每个人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以感染周围的人。



其实这样确实累,走在路上,别人都是会跟你打招呼的,只要你跟对面的人有眼神交流,一定要笑!

可是哪能天天那么开心,总会有不顺心的事情。但是,仍然要笑!

即便已经很疲惫,前一天晚上加班到三点,早上九点又上班,仍然要保持微笑!



那如果我就是不想笑怎么办?!

那么就会到前面的场景,一堆人上来问你:

“you OK? ” “You look pale.” “Why are you so sad?”Are ......



美国文化中这种情结很有点“情绪绑架”的意味。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而且往往不开心的时候就只想一个人难过一会,周围的人都别烦我。

当然这一点也要分地区,在广大的美国,基本上都是适用的,但是在纽约,这一点的确不适用,纽约就像东京、上海这种所有人每天争分夺秒的地方一样,前面的人走慢一点,都要被后面的人踩到,挤地铁也是要靠抢。

13. 相信美国人对你的称赞

就像上面说的,美国人有莫名其妙的自信,他们也喜欢给别人莫名其妙的鼓励,经常没事就夸赞一下别人。

一起去饭店吃饭,无论饭店的东西多么的普通,就是标准的越南米粉(基本上就是在中国最简单的米粉的样式),老美都会感慨一番“Oh! This is amazing! This is the best pho (越南米粉的英文) I’ve ever taken.”

剪了一个新的发型,第二天见到大家,所有人都会Oh! Amazing! 然后一堆华丽辞藻形容这个发型是多么适合你。这要是搁在中国,有个别人夸一两句就不错了,甚至男生之间还经常互相开玩笑,说你这个新发型像瓜皮、什么狗啃的。

新来的同事,问我在美国有家人么,还是自己在这边。我说我父母在中国。结果同事说“That is amazing!”我实在不能理解这个时候说“Amazing” 是什么意思.....

同事一脸抱歉,说她只是想表达我自己在这边奋斗很棒。。。。。。



所以后来总结出来,美国人说的什么Amazing, Awesome, Fantastic,这些都是“不错”,“还行”的意思。

14. 每天穿同样的衣服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有同事善意提醒,在美国的办公室,每天不能穿同样的衣服,每天的衣服都要换。



同事告诉我,因为西方人汗比较大,穿一天就都臭了,而且西方人腋臭的比例非常高。怪不得他们都用香水。。。。。。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美国人的确每天都会换衣服。可是不能因为他们臭就以为我们也是臭的吧。



最终,我还是没有严格贯彻落实这一个不成文的规则

15. 说Word, Excel, PPT,还有Cola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那么美国人怎么说呢?

Word——MS Word Document(微软word格式的文档)

Excel——Spreadsheet(电子表格)

PPT——Slides(幻灯片)

但是PDF他们还是叫PDF的。我曾经说“I would send you an Excel.“ 同事一脸惊讶: “You mean a spreadsheet?”

后来我想了想,中文直接把Word, Excel, PPT这些词借用,只是当作一个符号,所以不会产生歧义。因为英文中如果说“Please send me a Word.” 那么Word本来就有“单词”的意思,Excel本来就有“超越”的意思,Powerpoint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美国人更喜欢用slides而不是powerpoint称呼幻灯片。

然后就是可口可乐(CocaCola),我们中文叫“可乐“, 所以也会以为英文叫 ”Cola”, 但是Coke才是这种深棕色甜味饮料的名字 ,去麦当劳得说“I‘d like a cup of Coke.”

但是、但是!!

百事可乐,他们会叫“Pepsi”,就没有coke这个词了。。。。。。是不是因为“可乐”这个词如果不单独说明,就是“可口可乐”,如果要说百事可乐,一定要说明是“百事”。



 

16. 在简历上贴照片



就是这么的离奇,其实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种族歧视问题。就像上面说的,种族问题在美国很敏感,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简历上不能贴照片,避免用人单位一看你是什么种族的人就把你否认了。







对,其实面试的时候还是会看到这个人长得什么样,所以这个制度作用也没有那么大, 而且很多人从名字也可以看出种族,什么“Muhammad”一看就是中东的,中文姓氏“Chen(陈)”“Wang(王)”“Li(李)”,韩文的“Kim(金)”,日本的“Sato(佐藤)”。不过我们也就入乡随俗了吧。

17. 送礼超过20美元

这点主要针对公务人员,给政府的人送礼20美元以上就算行贿。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严格,你送给老外一些中国的工艺品,他们都会非常开心。不过因为有这样的法律,也形成了在美国不送厚礼的习惯,美国文化不会像东方传统文化那样非常看重“送礼”这件事。



 

18. 以为没人听懂中文就用中文说别人坏话

周围朋友真人真事,吃过亏。

两个中国男生乘地铁,旁边有个白人女生,据他们说长得很难看,然后他们就开始吐槽:







 然后,白人女生很义正辞严地说:

“If you guys need my phone number, I can give it to you!”

俩哥们儿的脸瞬间:



从此他们牢记“老外懂中文,骂人需谨慎”......

19. 在美国人面前吃猪蹄、牛百叶等食物的结果

以前也听说过美国人不会动物器官,包括头、脖子、爪子、各种内脏,但是没想到他们对这些东西的忍耐程度这么低。

美国办公室里,大家也会中午带饭,热爱烹饪的我精心给自己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红烧蹄髈,周围放了一些西蓝花。

好心的同事问我“What is in the broccoli?It looks amazing?”



我其实有点担心告诉她真相会不会伤害到她,所以小心翼翼地说:“pig feet.”



同事的表情瞬间,像是要把刚吃的午饭吐出来似的,说“Ewwww……..(美国人用来表达恶心的词)”



 

后来在一次聚会中,有个同事问我推荐一下家乡的美食,我第一句就说:

“You would probably feel the food I recommend is disgusting.”

同事说:“Disgusting?  I worked in Hong Kong for five years!”

我问他如何面对disgusting food, 他说他会用刀叉把食物弄乱,让人看起来像是他吃了。



 

20. 在超市寻觅速溶咖啡

刚开始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发现课业紧张,需要喝咖啡提神,于是就到商店里买咖啡。可是到了商店,发现这里的咖啡跟我认识到的咖啡怎么不太一样。。。。。雀巢三合一呢?怎么都是各种咖啡豆、咖啡粉,没有任何一种咖啡长得像我们在中国喝的雀巢三合一。难道美国人不喝速溶咖啡?

后来经过多方考证,唯一在美国能买到速溶咖啡的地方就是亚洲超市,美国人不喝速溶咖啡!

那美国人怎么喝咖啡呢?最简单的办法,对他们来说是速溶咖啡的,就是像下图第二排的那些圆形小盒子,胶囊咖啡,用专门的胶囊咖啡机,可以打咖啡出来,这种往往在公司里面用, 比较方便。而美国人的家里,往往是两套设备,如下图第三排,先用磨咖啡豆机把咖啡豆磨碎,然后用煮咖啡机器,把磨碎的咖啡豆铺在滤纸上,用煮咖啡机把咖啡煮出来。



后来回想了一下,在日本和韩国都喝到过速溶咖啡,发现他们也是爱喝速溶的,难道只有东方人才喝速溶咖啡,真正的西方人并不爱喝速溶咖啡么?

的确如此,就像是我们中国人喝茶,肯定首选茶叶,而且会非常讲究茶叶的品质,几乎家家都有一个爱收藏茶具的爸爸或者爷爷;而美国人喝茶一律都是用立顿茶包。所以可以说是因为美国人不太懂茶道,所以就用简单的茶包,虽然品质不高,但不容易出错;中国人不太懂咖啡,用雀巢三合一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雀巢在美国也存在么?逛遍了各大超市,发现雀巢在美国主要经营奶粉和热巧克力粉。



21.忘了从中国带被罩来美国

第一次来美国的时候,妈妈担心我不会照顾自己,给我带了床单被罩枕巾,当时我觉得真是麻烦,幸好你没给我把被子也带上,那一个行李箱就塞满了,我别的什么都装不下了。

结果到了美国,室友的妈妈没有给她准备这些,我就陪室友去超市买被罩床单枕巾。找了一个套装,很开心地买回来了,也不贵,心里还抱怨我妈给我带这么些没用的东西在箱子里面占空,还不如我在美国买。

可是过了一会,室友就发现了问题,怎么里面有两个床单,而没有被罩?难道买错了?又到了超市,再去看,发现所有的床上用品都没有“被罩”这种东西!

—— 没!有!被!罩!

那美国人直接盖着被子芯睡觉么?太容易脏了吧。后来请教了我们的师姐,得知,美国人的被子原理是这样的:



有没有发现?被子芯下面还有一张布,用来隔离人和被子芯。也就是说,一张床在有人睡觉的情况下是这样的结构:

1、被子芯;

2、多余的床单;

3、睡觉的人;

4、真正的床单

5、床垫;

感觉原理基本等同于超级汉堡:

1、面包片 ↓

2、芝士    ↓

3、肉饼    ↓

4、芝士    ↓

5、面包片↑

所以他们的床上用品原理和汉堡是一样的......

室友无奈,按照美国人的方法睡了半年,直到寒假回家,再回到美国时果断带了两套被罩回来。



(转载者)写在后面:声明一下先!本人“不持立场”哈!“人生有百态”|“世界很精彩”!所以,一切皆源自于某位美女教师的“名言”:~~“世界辣麽大、吾想去看看!”...... 

只想为列位网友带来“轻松一粲”和“会心一笑”而已,不喜勿喷哈,拜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