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名年轻男子“非常友善客气”,一位曾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学者在电话中如此描述。友善而且极具天赋。他非常自豪能在自己所在的大学里拥有这样一位天才中国学者。这所大学位于德国人口最多的联邦州——北威州。 

目前这位中国信息技术学者效力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精英培训机构——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这所大学直属中央军委。 

这位博士生此前也在中国国防科大进行科研。而他在德国的研究项目是一种未来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这项技术也许能在道路交通中起到拯救生命的作用。通过所谓“高精度地图”,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更为精细的三维构图。这一技术同样可以运用于战争之中。 

德国之声及其媒体伙伴将这位博士生所发表的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发给多名独立专家审阅。专家们也确认,无法排除该项研究成果得到“双重应用”的可能。所谓“双重应用”指的是既可以民用,也可以军用。事后谈到这一具体技术时,这位德国教授坦承,他可以想象,“人们也可以将之用于军事目的”。但当时他并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这位博导迄今仍与这位中国同行保持联络。他也承认自己本希望对方能留在自己这里更久一些。自从这位中国学者走后,两人之间的沟通发生了一些变化。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成为了禁忌话题。“在中国国防科大,这些都不允许讨论。” 

中国科学调查 这位信息技术学者的事例可能在其他德国或欧洲高校同样上演。 

为了查明欧洲高校和中国军事院校之间的联系究竟有多么密切,在德国新闻调查中心CORRECTIV的帮助下,荷兰新闻调查平台“Follow the Money”主导的一个欧洲新闻调查联盟收集了大约35万份学术论文的相关数据,并对此进行分析。 

领头羊:中国国防科大 这一共同调查显示:从2000年年初到2022年2月,欧洲高校和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学者之间展开近3000个合作项目。其中恰恰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量子研究等敏感技术领域。 

其中大约2200份发表论文有中国国防科大的参与。与国防科大作者联合发表论文的欧洲高校中,几乎一半来自英国,接下来是荷兰和德国,共有至少230篇与中国国防科大学者联合发表的文章。 

有鉴于此,调查行动的焦点集中在中国国防科大。 

中国问题专家约什科(Alex Joske)表示,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技术领域“那里培养大批军方最优秀的人才”。约什科曾就职于智库机构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网址:https://unitracker.aspi.org.au/),观察中国军事学院的动向。中国国防科大“在所有潜在军事研究项目中均扮演关键性角色,从超高音速技术、核武器到超级计算机。” 

约什科表示,一半论文的背后“都可能有一位曾在欧洲大学学习工作并建立关系,从而让这一合作能够成型的中国军官”。 

接触促转变 并没有官方规定禁止这样的合作,德国《基本法》保障学术研究自由。事实上,德国政治层迄今为止明确鼓励与中国展开几乎毫无限制的科研合作,以图在中国庞大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希望密切的经济、科学和文化关系能让中国这个专制国家实现民主开放,这样的想法也不仅是德国一家独有。 

但是,这样的打算显然未能如愿,而最晚到2019年第一份关于中国西北省份新疆的维吾尔族民众遭到系统性迫害的报道出现之后,这一点就非常明确了。现在德国将中国视为制度性竞争对手,即便该国依然是德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图为中国科研调查的logo。在德国新闻调查中心CORRECTIV的帮助下,荷兰新闻调查平台“Follow the Money”主导的一个欧洲新闻调查联盟收集了大约35万份学术论文的相关数据,并对此进行分析。 

无限学术自由的风险 北京领导层对其雄心勃勃的目标从不掩饰。中国要在2050年成为世界领先强国。科学和技术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中国强力推动军民融合战略,模糊民用、商用和军用科研的界限。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国效力,包括在军事层面,提供科技知识也是途径之一。 

中国的战略中至少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国外的技术转让。中国问题专家、出版人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表示,尤其是在德国这样的开放社会中,中国感觉可以为所欲为。中国“有点像一个在糖果店的小孩,走进去,动手拿,想要什么就拿什么。” 

可能军民两用的研究项目 德国之声和媒体伙伴机构在相关数据库中抽选出一些德国研究项目。多名独立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研究成果无法排除军民两用的可能。 

来自波恩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和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德国学者与中国国防科大的学者共同发表了这些研究成果。所有研究报告都是在近五年内发表的,其中一份就在去年。很有可能的情况是,数据库中还有大量存在类似问题、但尚未被确认的研究项目。因为相关调查只是抽样进行,德国之声不提及具体的名称或标题。 

问题尤其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一项关于追踪大规模人群的研究。一位参与评估的专家表示,“要很努力才能做到无视其中的双重用途特性。”理论上说,这里所涉及的技术可以在中国被用来追踪维吾尔人。 

这项研究的共同发表人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一位曾多次获得军方表彰的学者,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博士论文奖”。 

另一篇论文的主题是加密量子通讯。虽然此类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该技术在军事方面可以让中国双倍受益:根据专家说法,它可以“让本方的量子通讯避免遭到窃听,同时干扰对方的通讯”。 

这些研究并非总是可以明确加以归类。潜在的双重用途可能隐藏在细节中,即便是主要是民用的技术也是如此。澳洲分析员约什科表示,今天还在研究各物体之间如何协调算法的人,明天就可以将同一技术“应用到比如军用无人机群等领域”。 

甚少控制 大片灰区 同样复杂的还有以下问题:什么是被允许的,那些研究需要许可?德国联邦经济和出口管制局会对个案做出决定。各高校需要对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项目申请出口许可。与非欧盟科学家共同发表论文也归于此类。 

原则上说,基础研究领域自由,应用研究未必。两者的区别是,应用研究具体针对实现某一特定目标。 

不过清楚指出一项研究的双重用途特性,并提出相应申请的责任完全在大学这边。各高校必须向联邦经济和出口管制局递交一份证明纯民用目的的声明。一位出口管制官员对德国之声表示,这份声明究竟有多少意义,“则是另一回事”。 

从德国大学的角度来看,因为不愿意失去国际竞争力,因此需要来自国外的投入,这也是可以想象的,但其中却蕴含风险,违背自己意愿让中国这样的国家获得通向敏感科技知识的途径。 

联合调查团所检视这些已发表论文是否获得出口许可?联邦经济和出口管制局以数据保护为由拒绝提供相关信息。 

在面对相关问询时,两所德国大学书面回复称,遭到质疑的相关论文属于基础研究领域,因此无需申请许可。两所大学都表示,没有与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进行学校层面的官方合作。 

但是,这并不排除在个人层面上存在合作关系。 

比如其中一所大学表示,知道论文的中国共同作者与中国国防科大有关系。尤其是与外国伙伴签署的协议都经过审慎核查。大学方面还表示遵守德国相关法规,并且强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书面信息和咨询机会”,以提高相关问题上的敏感度。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没有对记者的问询做出回应。 

情报机关发出警告 德国之声和媒体伙伴从德国安全事务圈内得到消息称,德国政界近两年来对此问题的意识有所提高。德国大学对于中国的态度则依然“有点温顺”、“有点天真”。 

另一方面,同样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涉及双重用途问题的科研合作项目只是全部项目中的一小部分。对所有中国学者采取普遍怀疑的态度是错误的。 

2020年以来,中国客座学者在德国外交部申请签证时都要经过背景调查。 

一位内部人士对德国之声表示,德国大学进行的审查基本都流于形式。他在一所科研机构负责出口管制事务。他会把申请者的姓名和美国和欧盟制裁名单加以比对。但是“只要这些学者不把中国军方放在个人简历里”,就不会有进一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