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一句很常见的俗语。见到那些家境困难但自强不息的孩子,人们会说这句话,老人要批评孩子时,也常会用上这句,顺便加一句“别人家孩子”……


但是,这句应用场合无限多的俗语,真的有道理吗?或者说,那些出身贫困家庭又自强懂事的孩子,真的会是大多数吗?比例能够支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结论吗?


首先要搞清楚“当家”的概念,很可惜,如今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道理的人,大多没搞清楚“当家”的概念。


这句话在农耕时代,当然有其道理,穷人家孩子要早当家,只要搞定洗衣做饭加种地,就能养活自己。换言之,当时的“当家”只是“生存”。


不过如今的人使用这句话,往往将“当家”等同于“生活”而非“生存”,即不局限于洗衣做饭,还将学习乃至人生远景一起纳入。这样一来,这句话就显得非常片面。


每年高考前后,都有人探讨那个永恒命题:考不上大学,人生难道就没有出路了吗?


出路当然有,人们会列举各种没有学历的成功者。但我认为,我们不能否认人类有一些天才,或者一些运气特别好的人,又或是身处一个特殊时代,他们在没有学历的情况下获取成功。但在一个正常社会里,这种人注定是少数,在他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因为没有学历而失去出路的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情况类似,一个早当家的好孩子背后,是无数个无力当家,甚至无力求学的可怜孩子,早早失去了人生的可能性。其中又有一些孩子,因此放弃学业,早早流入社会,甚至走上歪路。


在人类历史上,寒门的上升途径从未被封死,即使许多人高呼“阶级固化”的今天,寒门子弟仍然有实现阶层上升的空间。但不管哪个时代,寒门子弟都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阶层跨越。如果真要看大数据,那么中等以上家庭子女的成材率才是最高的。即使是今日欧美,阶层固化的现象也相当严重,中产以上家庭的子女成材率更高。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高考录取生源中,农村学生比例一直在下降。


2015年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高考状元都是“非农业户口”。曾经被视为改变阶层命运的高考,也逐渐被固化,其背后是考生的家庭出身、父母的培养和视野、学校和社会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叠加。


与此同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成了相当虚幻的说法。所谓“当家”,往往只是帮忙操持家务,能够“小孩当大人用”。不少中国人特别在意这事儿,但说实话,任何有违年龄的行为都只是一种“假成熟”,意味着人生许多方面的缺失,童年遗憾甚至会造成一生的性格缺失。至于家庭和学业的难以两全,更是许多穷人家孩子即使再懂事也难平衡的问题。


我们当然要尊重那些能够独立自强的“穷人家孩子”,但不能用一句轻飘飘的“早当家”将这个群体树为榜样,或者拿来当成批评自家孩子的工具。如果用这句话去忽略大多数“穷人家孩子”的困境,那就更无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