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东方周刊 (ID:lwdflwdf),作者:金明大,编辑:戴闻名,原文标题:《即将成熟的小麦,却被割去做饲料?农业农村部:严查!》,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关“小麦青贮”的视频集中出现,引发网民关注。


短视频平台上的”小麦青贮“视频(截屏拼版图片)<br>
短视频平台上的”小麦青贮“视频(截屏拼版图片)


这些据称是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拍摄的视频显示,种植户把即将成熟的绿油油小麦成片收割,卖给养殖场当青贮饲料。视频中的画外音声称:“这些小麦青贮饲料蛋白含量高,营养流失少,牛羊都爱吃!”


按照农时,冬小麦再有20天左右就要成熟,为何不等成熟就匆忙收割卖掉?相关视频给出了说法:小麦青贮每亩能卖1500元~1800元,而小麦成熟晾干后的价格是每斤1.3元,按亩产1000斤算能卖1300元,这还不算农机和人工成本,所以“卖青麦比卖小麦更划算”。


“小麦青贮”视频引发网民担心,小麦青贮可能导致产量减少,影响粮食安全。


那么,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此时搞小麦青贮是不是饲料行业的常规做法?其营养价值真的高吗?


对此,长期关注饲料行业的郑州百威科技饲料有限公司经理金保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用小麦做青贮饲料的情况在业内并不常见,其营养价值也不高,不是养殖场的理想选择。


据金保辉介绍,青贮是指把青绿植物封闭进行无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一种贮存技术或方法。饲料行业常用玉米进行青贮,这既保存了即将成熟的玉米果实,又保存了绿色株叶,非常适合牛、羊、骆驼等多胃动物食用。


“青贮饲料很少选小麦。”金保辉说,根据小麦的生长特点,叶穗变黄时麦粒才逐渐丰满,在此之前麦粒营养价值很低,此时青贮相当于青贮了一堆青草,“花这么高的成本买一些没有籽粒、只有茎叶的青草,并不划算”。


金保辉表示,他尚未听说河南有大面积青贮小麦,有应该也是个别现象,不具代表性。


河南某农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虽然近期网上小麦青贮视频热传,但据他了解,“这并不普遍”,“不足以影响整体的粮食产量,也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小麦青贮不是养殖场首选,最近出现小麦青贮,可能与2021年北方雨灾玉米青贮不足有关。加上疫情原因使得青贮饲料进口减少,导致当前饲料价格上涨,养殖场青贮饲料青黄不接,这才出现部分养殖企业用青贮小麦临时性替代青贮玉米等传统饲料的现象。


尽管小麦青贮对粮食产量影响有限,但在河南等地,这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有媒体披露,5月8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麦田保护,坚决杜绝毁麦。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出的紧急通知<br>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出的紧急通知


通知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认识小麦是主要口粮,不能用于青贮饲料的严重性,要自觉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通知还要求,从现在开始到麦收结束,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各地要对涉及毁麦或小麦用于青贮饲料事件开展彻底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强麦田保护,防止各类毁麦事件再次发生,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5月10日下午,《瞭望东方周刊》致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值班室,工作人员证实了相关通知的真实性,并称已将相关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


5月10日,《瞭望东方周刊》从农业农村部官网获悉,针对近日媒体反映个别地方毁麦开工及网上流传的“割青麦作饲料”短视频,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五一”期间已部署核查核实,各相关省份抓紧调度排查。近日,农业农村部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回应“小麦青贮”问题(农业农村部官网截图)<br>
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回应“小麦青贮”问题(农业农村部官网截图)


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小麦生产经历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等多个关口,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小麦长势良好,丰收的好形势实属不易。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持续强化小麦后期田管,落实“一喷三防”全覆盖等增产措施,提前组织好跨区机收,确保颗粒归仓。


该负责人强调,还有20天左右小麦就成熟收获了,对被征用为建设用地的麦田,也要在小麦成熟收获后再开工建设,珍惜农民朋友的劳动成果,中国人的饭碗大家一起端。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恳请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如发现毁麦问题线索,请及时拨打农业农村部热线电反映,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东方周刊 (ID:lwdflwdf),作者:金明大,编辑:戴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