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当地时间5月7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大使馆,遭到正在空袭贝尔格莱德的北约军机五枚导弹的袭击,其中一枚更是直接命中大使官邸。

袭击造成新华通讯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



23年过去了,一幕幕犹在眼前。

1

这次袭击的凶手,说是“北约”还是太泛化了,实际可以指名道姓,就是美国。因为执行轰炸任务的,是当时美军最新和最贵重的杀器B-2隐身战略轰炸机,而它也是那场战争中少有的一定要从美国基地起飞,必须完全由美方掌控的尖端武器。



对于如此恶性的事件,美国方面就是一句话“误炸,很遗憾”;你要再问,那就是你胡搅蛮缠,不给他美国面子了——“吼,我都道歉了,还要怎样啦?”

但如同那位大人在一年后同“高水平”美国记者的对话中,W姓记者以那时候多数美国人共持的傲慢问到:难道你还是不依不饶认为是美国故意炸的?

长者反问:反过来跟你讲,美国拥有全球最高精尖的技术,所以你们觉得误炸这个说法有说服力吗?



是呀,世界上最高精尖的军事技术,偏偏拿上了一幅老旧的地图,依据着错误的情报,用多枚导弹集中轰炸了一处标识鲜明的非目标建筑。不知道美国民众是对国家的共情能力太强,还是脑子分析水平太差,才会对所谓“误炸”的说辞深信不疑,甚至哪怕质疑一下,都会让他们深感敌意。



而随着前南联盟不停“割肉”求生,如今“瘦”了几圈的塞尔维亚,终于也可以开始正常地发声,也让我们了解到围绕炸馆事件的更多情报细节。

据时任南联盟信息部长格兰·马蒂奇介绍,北约轰炸中国使馆后,紧接着还埋着进一步的阴谋。

由于使馆被炸事件过于重大和意外,时任南最高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得知消息时都不敢相信,还询问正在现场的马蒂奇是不是认错地方了。因此南方必然要派大量要员前往现场确认情况和进行处理。



当时联盟中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构成南联盟的主体)总统、总理都在赶往现场的政要之列。

而就在炸馆后不久,马蒂奇一行又收到使馆一公里外的南斯拉夫大酒店被炸的消息,于是他们又驱车前往那里。在即将到达时碰到了爆炸造成的障碍物,而当马蒂奇下车清障时,在他附近几十米,一枚炸弹袭来,将他炸伤,而车里的其他南要员也因此受伤。



对于这些南联盟政要来说,炸馆事件无异于北约的“钓鱼”行动,正如马蒂奇回顾的,当时“大半个塞尔维亚政府”都赶到了中国大使馆,这简直就是钓出这些大鱼一锅端。

一朝被蛇咬,此后南联盟方面再碰到非军事目标被轰炸,只派直接负责人在场,不敢再集体行动了。

而使馆被炸事件中的烈士之一,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在牺牲之前几天,还发回了这样的报道《北约“意外失误”几时休》,批判了北约在空袭中对南联盟平民的各种“误炸”,事后不过一句轻描淡写的“不可避免的失误”。

在文末她质问道:在北约空袭仍在继续的情况下,北约还会出现多少“失误”呢?



“高精尖”的北约,战后声称空袭命中率高达99.6%的北约,总是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误炸”,有没有一种可能,所谓的“误炸”都不是误炸?

2


科索沃战争期间和战后,一度是美国和北约军力被神话的顶峰。

因为这场战争确实“空前”,此前还没有谁不投入地面部队,仅靠制海制空权下的空中打击,就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更何况,北约一方在科索沃战争还取得了近乎零阵亡这样堪称不可思议的“战果”。

原来西方世界的先进军事科技如此可怕,根本不用让自己的士兵上去拼命都能取胜!



在当时的中国,这也很有市场,甚至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

源流是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在二战后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一路打得怀疑人生之后,“世界第一强军”在伊拉克似乎重新证明了自己,使用各种高精尖装备和陆海空一体打法,对萨达姆的军队形成了碾压式的打击。这一战后来被广泛称“震惊”、“打醒”了解放军云云,而8年后的科索沃战争,则是这种论调的延续。



海湾战争中著名的“死亡公路”,这里成为伊拉克装甲部队的坟场

因为高精尖装备战略在科索沃战争中得到了更彻底的贯彻,有说法认为这场战争中北约军队的高技术装备占比接近100%,其中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比例,从海湾战争的9%,大幅增长到35%以上。

而从战争进程中看,南联盟方面也没有什么反击机会,在对面没有出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就不得不求和。

看起来实在是西方一场完美的胜利。

果真如此吗?

其实问题在战争结束后马上显露了出来。正因为北约一方没有出动地面部队,所以既不能像二战中的苏军那样去柏林插旗,也不能像后来的美军从地道里把萨达姆薅出来。当战后南军按照和约从科索沃撤军时,北约方面发现在他们认知里已经从这个地球消失的南军装备,竟然一大批一大批地从山洞里拉出来拖回。



南军徽章


这显然让还沉浸在“大胜”中的北约军队尤其是美军高层十分意外。

众所周知,北约空袭南联盟,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而是打的著名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说是要制止南军侵害科索沃人权的行为,那再怎么说也得把南联盟的军队作为主要打击对象吧,作战标地也应该集中在科索沃地区。

而双方军队的实力对比如何呢?

北约方面,1200架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55艘军舰、3艘航母参战,并有50余颗卫星侦查配合,投掷各类炸弹2300万枚。

南联盟方面总兵力12.5万人,其中陆军10万人,各型坦克1270余辆,装甲车893辆,各型火炮1500余门;装备作战飞机238架,武装直升机52架,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00余部,自行地空导弹130枚,肩射防空导弹约800枚,高炮1850门。

这个碾压的局面写在明面上,回想海湾战争,好歹人家萨达姆当时也自称军力“世界第四”呢,差距还没有这次大。



绝对的制海权和制空权,“指哪打哪”的精确制导炸药,“挖地三尺”的钻地武器,没有理由不对南联盟军事力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战后第一时间,美军高层也对此深信不疑。

北约声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空战。

美国著名军史学家约翰-基甘写道:“这是战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唯一一场只靠空中力量就大获全胜的战争!”

时任美国防长科恩在新闻发布会上更是兴高采烈:“我们重创了驻科索沃的南联盟军队,摧毁了其50%的火炮和1/3的装甲运兵车。”

时任美国最高武官——参联会主席谢尔顿上将指着彩色图标向人们介绍说:“北约空军一共摧毁了南联盟的120辆坦克、220辆装甲运兵车和超过450门火炮、迫击炮。”

五角大楼更是做出了前面提到的极其乐观的命中率数据——99.6%!没错,两千多万枚弹药,几乎全部准确命中了目标!



而南联盟方面给出的战报截然不同,时任南地面部队司令帕夫科维奇将军透露,南联盟驻科索沃部队只损失了13辆坦克!

这一盆冷水让兴头上的北约盟军总司令威斯利·克拉克极为光火:你TM就是在吹牛,自欺欺人,可笑!

这里确实有人吹牛了,是谁呢?



2000年5月15日,美国《新闻周刊》刊发题为《科索沃被掩盖的内幕》的文章,揭了一个大瓜。该刊通过非常渠道获得了一份美空军的绝密军事评估报告。

其中提到美国政府要求克拉克把战报写得漂亮点。但北约空军前线将领却向他提出质疑,指出在15000英尺高空用飞机打坦克“根本不可能”,声称打中坦克的飞行员“90%是说假话”。而实际上克拉克的高级参谋也向他表明过,南联盟的帕夫科维奇说的是真的!

这位克拉克将军也还算是个较真的人,他还真组织了相应调查,于6月派出了一个由自己30名亲信专家组成的战果调查小组。



收到的反馈令他震惊,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采取“藏中有打、打中有藏、藏打结合”的多维防护方式,最大程度保存了军事实力,甚至有三分之二的萨姆-9防空导弹发射器是用制造欧洲牛奶瓶的金属线扎的:“在15000英尺高空看这些玩意,绝对跟真的一样。难怪飞行员们老报告自己打中了哪些哪些目标哩!”



克拉克还是不服:“该死!你们应该开车到每一处现场,开不了车的,就步行上去核查!我就不信北约的空战效果会这么差!”

但事实就是事实,不由他不信,调查人员提到,南军坦克若被击毁,哪怕是拖走也该留下磨不掉的痕迹,然而不说坦克残骸,连拖拽痕迹都找不到。

在理想同现实的鸿沟中手足无措的克拉克,也在1999年7月被提前解职。



比军方更清楚情况的则是情报部门,到11月,中情局在美英情报专家年会上,公开表示,南军实力战前战后几乎一样。

合着您一大套高精尖连轰78天轰出个寂寞?

当然不是寂寞,要不北约是怎么“赢”的呢。

3

当地时间1999年4月23日,北约轰炸了南联盟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造成数十名新闻工作人员伤亡。该电视台距当时央视驻南记者的住处只有5分钟步行路程。

时至今日,塞尔维亚人没有清理这里由于轰炸形成的废墟,而是在那里立下一块纪念碑,上面刻着16名因空袭遇难的工作人员的名字,而在名单的最上方,刻着一行大字——

为什么?



为什么?塞尔维亚人问的是,电视台显然不是军事目标,为什么受到轰炸,为什么在里面工作的人要受到北约的谋害?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除非,他们本来瞄准的,就是民用目标!

相比于大多数战争的结果,科索沃战争总结起来十分的别扭,且不说讳莫如深的北约方面损失,就是南联盟军队的伤亡,在这场战争的一般介绍中你也难寻踪迹,提到南联盟的损失,通常都是下面这组数据:

北约炸毁南联盟铁路12条、桥梁50多座、公路干线5条、民用机场5个以及大量基础设施,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造成了1800名平民死亡,6000人受伤,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

这叫什么战绩?你北约能得很呀!

现代城市的防御能力有多么强悍,歼灭现代城市掩护下的敌军是何等困难,这在最近的俄乌冲突中,给我们做出了生动的展示。



而美国从来是个不愿为攻坚承担大量伤亡的主儿,当年在日本扔下的两枚原子弹,那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塞班、硫磺岛要塞吃瘪出来的结果。

经过海湾战争和沙漠之狐胜利的美西方军队,在南联盟一开始本也是自信满满,希望通过高技术空袭摧毁南军的力量,1999年3月24日开始的科索沃战争的第一阶段,北约还算是以打击南军事目标为主的。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炸弹洗地好像并不如预想中有效。据当时美海军陆战队的F/A18战机飞行员菲利普·C·蒂苏中校所说,直到战争最后,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轰炸持续78天,为什么还能让塞尔维亚人的坦克、火炮保留下来?为什么直到轰炸行动快结束时贝尔格莱德还有许多‘萨姆-3’防空导弹来反击我们的空袭行动?”

没错,狂轰滥炸之下南军还能防空反击,并取得了不俗的战果,最突出的当然是1999年3月27日击落F-117“夜鹰”隐身战机。



于是,北约决定提前结束第一阶段作战,从4月13日开始进入下一阶段。

啥是下一阶段呢?就是轰炸民用设施!而且什么解救“科索沃人道危机”也不作数了,南联盟全境开轰!

也就是说,开打半个月,北约的空袭目标已经转向平民,78天的大轰炸,有两个月都是在轰平民!

前面说到的这位菲利普中校,就是后面的作战阶段才加入战场的。他驾驶战机参与作战已经是1999年5月的事儿,他说的很明白:“到我们投入战斗时,航空兵的任务已不再是大规模轰炸塞军的军事目标了。”



北约对南民用基础设施轰炸作战任务名为“慈爱天使”,你们是真敢起……

他表示,真到了科索沃战场,要想有效地摧毁一个地面目标那真是非常困难。但是呢,到这个阶段,北约的战机驾驶员们事实上根本无须关注这些难以命中和摧毁的目标,菲利普说:“只有亲历过科索沃战争的飞行员才清楚,摧毁一座占地4平方英里的炼油厂并非难事,而要摧毁一辆经过精心伪装的坦克或装甲车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是啊是啊,舍难求易,人之常情嘛。这其实压根不用“亲历科索沃战争”。命中误差达13米的JDAM精确制导炸弹,轰炸十几平方公里的厂房成功命中,这也能算得上什么值得称道的战绩吗?

如果篮球场的篮圈有足球门那么大,反正我是不会吹嘘自己投篮投得准……

哦不过这么说也不公平,至少他还打中了呢。有些美军飞行员面对南联盟方面“伪造”的假桥,竟然真的搞错了目标,把真的目标漏了个精光……



回头看,与其说北约有意识采用了低伤亡的纯空袭,不动用地面部队的打法;还不如说,他们根本也没有在地面上投入力量,跟南军硬碰硬的决心和意志。

无差别地疯狂炸平民,制造战争恐怖,破坏民众生活,迫使对方求和,这多高效?

不知道开战时道貌岸然,以“人权”之名支持空袭的西方“自由派”、“进步派”们,面对这种毫无人权可言的针对平民的狂轰滥炸,心里有无泛起一丝涟漪。



而那些更加狂野的,战前对不派出地面部队“痛心疾首”的美西方高级政客,看到如此高效的胜利模式,心中是否庆幸当时自己信口开河的狂言未被采纳。



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出兵是“阻止南联盟塞族军队侵犯人权”,可你们不去打击南联盟的军事力量,却让自己的炸弹瞄向平民。

这不叫反人道什么叫反人道?



而恶劣的战法也必然造成恶劣的结果。

北约宣称为解救人道危机而来,宣称为南联盟的20至30万科索沃难民而来,78天后,结果是什么呢?南境内的难民翻了几番,达到上百万人!

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反噬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普京会见安理会秘书长古特雷斯时说:我承认东乌独立,那是学科索沃啊!

参考资料:

项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如何打造现代城市防空的“铜墙铁壁”? 

央视新闻: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 无解的“为什么”

格兰·马蒂奇(前南联盟信息部长):得知中国大使馆被炸,我们都不敢相信 观察者网

邵云环:北约“意外失误”几时休 新华社

解放日报:美刊披露科索沃战争被掩盖的惊人内幕

朱薏霖:科索沃战争中“以弱制强”之我见 情报杂志

CCTV9纪录片:魅力塞尔维亚

刘书礼(编译):我参与的科索沃空袭——一个美军中校的回忆 舰船知识

中国日报网: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当天,这位塞尔维亚小哥坐不住了

南斯拉夫玉米有限公司:最后的南斯拉夫军队——南联盟武装力量地面部队篇章

指挥尺: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军非对称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