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周宇,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0 年前,互相推荐应用是流行风潮,看到一款有趣或好用的应用我总会和朋友分享。


10 年后分享不再,甚至偶尔换手机还会发现有那么一款旧应用找不到了,它们可能是开发者不再继续支持,也可能是被 App Store 下架。

苹果在 Mac 上提供了开发工具 Xcode<br>
苹果在 Mac 上提供了开发工具 Xcode


周楷雯和汪家浩都认为苹果强制开发者更新,是为了保证应用质量,长久不更新的应用很可能存在 bug 等可用性问题。


强制开发者更新是激励和鞭策,周楷雯为此举了 2 个直观的例子,比如苹果在 iOS 14 上推出桌面小部件,WWDC 开发者大会后,开发者们一般都有 3 个月左右的时间适配更新,以新功能吸引人们下载,有利于提升收益,提升平台应用质量。


豆瓣的桌面小部件颇受欢迎
豆瓣的桌面小部件颇受欢迎


又比如 iPadOS 15 推出时提供了更方便的分屏功能,这同样需要开发者做适配,人们在应用内的操作才会符合整个系统操作逻辑,直观且可预期。


iPadOS 多任务功能<br>
iPadOS 多任务功能


App Store 是 iPhone 唯一的应用下载渠道,因此苹果在运营方面一直比较强势,开发者得遵守规则才能上架,同时 App Store 也是 iPhone 体验的护城河。


只有保证高质量的应用环境,人们才会愿意持续留在苹果所建造的产品生态中,并为之持续消费,推动生态发展。


苹果在 App Store 改善规则中明确说明了,它们会建立流程评估 app,以移除那些无法按照预期工作、未遵循当前审核准则或已过时的 app。


图片来自:苹果开发者平台<br>
图片来自:苹果开发者平台


但下架是否是提升应用商店质量的最佳做法呢?什么时候一定要用到下架警示开发者呢?App Store 之外,也有不少应用商店在尝试其他解决方案。


其他平台如何处理旧应用


无论是苹果还是 Google,都希望开发者能多多更新,以匹配 Android 和 iOS 系统更新后带来的新功能,适配更多新机型等。


在 Android 12 系统上线后,爱范儿也收到了 vivo 开放平台的邮件,提示为 Android 12 系统新特性更新,如未及时更新平台会降低资源配置作为惩罚。


应用商店的资源大多是内容展现和搜索排行,如应用未能适配,应用商店可能会降低搜索权重,比如搜索“阅读”关键词,权重高的应用排在更前面,获得的下载量也就更多。


对于希望通过应用持续盈利的开发者而言,这样的软件“惩罚”是很奏效的,错过用户就是错过收益。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特例,部分明明开发资源充足的公司,仍然会选择不适配新系统的接口配置要求。


比如 Facebook 等部分应用为了获取更多用户数据,故意不按照最新的系统 API 接口更新应用。


Google 此前就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新要求,并给出了 6 个月缓冲时间。Google Play 商店要求所有新应用和新版应用的目标运行环境至少是 Android 9.0 系统,28 的 API 接口等级,不然就会限制应用展现或不让人们安装相应的应用。


曾获得苹果官方推荐的知名应用《榫卯》更是 4 年多没有更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好用,不能用。


单机游戏,或者学科书籍、计算器这样的纯工具应用,确实没必要持续更新,内容都是固定的,不一定非要追求新系统的各种功能。


如果纯粹以“长久不更新”作为下架标准,难免会出现“误封”的情况,明明 App 使用没有问题,却因没有更新而被下架,尤其是对独立开发者而言,本身就精力有限。


搜索排序对应用下载很有帮助<br>
搜索排序对应用下载很有帮助


可用性才应该是审核标准,它和体验直接挂钩,在 App Store 搜索关键,长久不更新的应用出现的前排,如果应用可用性佳不佳,导致闪退、黑边等问题,才应该处理的。


使用者的体验不好,也不利于 App Store 发展。


应用能经常更新自然是最好的,开发者能更好的产品力吸引付费,消费者花出去的钱物有所值,平台应用生态能持续发展,这样三方都获得收益,才能稳定良性发展前进。


只是,这并不适合所有的应用,纯粹以是否更新作为标准会带来误封问题,将低搜索权重其实是更稳妥的做法,而出现滥用隐私数据、适配不好、黑屏闪退等可用性问题的应用,才应该下降。


可用性,才应该是评判应用是否应该下架的标准。


这件事,作为 App Store 的掌控者,苹果显然更清楚,不然也不会坚持采用人工团队,不断完善 App 审核流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