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伊万现在就感觉,跟当年的苏联一样,俄罗斯真是咱们最好的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毫无保留地把惨痛的教训教给我们。每次咱们刚要志得意满的时候,俄罗斯总会出来告诉我们:苟住,别浪。
就拿此次“莫斯科”号的沉没事件来说吧,大伊万认为,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训练上,还是在战术上,还是在战役上,咱们能学到的东西简直太多了:
先说装备上的教训,俗话说的好“平时你糊弄装备,战时装备就糊弄你”,这句话用来形容“莫斯科”号真是再合适不过。要不是俄罗斯海军经费捉襟见肘,从2010年之后几乎没有给该舰实施过任何升级,要不是“莫斯科”号在2015年的“升级”其实就是刷了一遍油漆,就这么跟文物一样地呆在黑海舰队的战斗序列里。该舰的对空、对海态势感知系统绝对不会对来袭的掠海轻小目标、或者海里的水雷毫无反应,也绝对不会在险情发生后,连组织损管都做不好,就这么轻而易举地选择了弃舰。
“莫斯科”号用事实证明,海军作为独特的技术密集型军种,哪怕装备性能上的稍微落后、装备保养上的稍微松懈,到了战时,都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结局。
乌克兰“海王星”反舰导弹的射程约280~300公里
从战术上来说,俄罗斯海军无疑是又太托大了,此次“莫斯科”号遇袭,完全是对当面的乌军可能发射反舰导弹、可能有顺水漂流的水雷完全没有预料,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呆在人家反舰导弹的射程里。
4月13日夜间,黑海海况较差,风高浪急,老式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在这种波高浪涌的情况下,本来对掠海目标就有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而“莫斯科”号居然没有做出应对,比如后撤离开乌军反舰导弹的攻击范围,结果给了人家实施攻击的机会。
在港口进行公开报道的俄罗斯记者
咱们之前就说,从别尔江斯克港口遇袭事件就能看出,黑海舰队把登陆舰停在港口上,而且还是停在人家战术导弹的射程里,已经说明该舰队对当前的敌情状态两眼一抹黑,心里完全没数,现在来看,即使送出去一艘登陆舰,黑海舰队依然处于心里没数、迷迷糊糊的状态,导致了更加惨痛的后果。这无疑告诉我们,海战作为技术、战术水平要求极高的科学,容不得一点大意,也容不得一点侥幸心理,弄清敌情我情,根据海况海情,选择合理战术,谨慎实施进退,保持高度戒备,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获取海战胜利的要诀。
而从战役上来说,咱们只能说俄罗斯海军在黑海海区,在战场建设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当然,单个反舰导弹发射车作为时敏目标、隐显目标,要打确实不太容易,但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战场建设,尤其是态势感知系统、自动指挥系统、远程攻击系统、打击评估系统的闭环,尽量提高对此类隐显目标的打击效率。
试问,如果俄军能够在黑海海域部署几架带SAR雷达的海上巡逻机,甚至部署几架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配合以数据中继飞机和自动化指挥系统,完全有可能在乌军的岸导发射车刚刚出现的时候就迅速予以标定。如果俄军能始终保持一批对地攻击飞机在空,或者确保一些超音速巡航导弹、战术导弹等处于战斗值班状态,打通陆海空三军数据链,一旦发现岸导发射车展开,则立即发射战术导弹予以歼灭,或者使用电子战设备予以压制,乌军基本没有任何反应的机会。
毫无疑问,俄军在以上装备建设和海上战役组织层面,全都存在巨大的缺陷,这对我们来说,尤其是我们的假想敌未来可能装备更多的、性能更好的岸导的情况下,是要引以为戒的。
前两年的一次俄海军阅兵中,反舰导弹发射展示,结果失败...
最后,有所不同的是,大伊万觉得,以前咱们是“以苏(俄)为师”,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搞不好俄罗斯以后要“以中为师”了:
毕竟,从装备上来说,相比俄罗斯海军的那些老舰,或者性能处于薛定谔状态的新舰,中国的造舰工业实力强劲,从分系统到整机都处于历史最好状态,在世界范围内能排到前几名;
从战术上来说,相比训练水平越来越拉胯,作战能力仅限于搞“混合战争”、实施周边火力投送的俄罗斯海军,中国海军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训练水平极高、训练内容极全、能够适应高烈度对抗节奏的海军;
4月11日,中国海军4艘055万吨大驱齐聚黄海,举行对抗演习,震慑美军航母战斗群。
而从战役上来说,中国海军更不必说,是全世界仅有的两支总体上以实施舰队决战为主要战役任务(甚至连美国海军都不完全是)的海军,这使得中国海军在整体水平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俄罗斯。
模型和PPT只能画饼充饥,现实还是需要脚踏实地。
如果俄罗斯能够以“莫斯科”号的沉没为契机,放下之前的一些固有看法,在未来的联合训练、联合军演中,和中国海军做到“优势互补”,那么,未来的俄罗斯海军,还是有改变当前一再被咱们吐槽的拉胯状态的机会的。当然,目前什么都不确定,咱们还是接着吃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