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一周的隔离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atricia D'Alesandro Pelosi)宣布其核酸检测已转为阴性,并在4月12日结束隔离。
4月13日,中国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佩洛西议长应该做的是立即取消而不是推迟有关访问。”
有观察者认为,在搁置数天后,佩洛西访台这一议程重新成为撬动台海局势的重磅杠杆。
此前在4月7日有台媒放风佩洛西将在结束访日行程后率团访问台湾,当日中国国台办即表示将“坚决回击”,外长王毅也在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通话时重申中方立场,指“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作出坚决反应,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担。”
佩洛西的行程虽因染疫延宕,但台湾并没有放弃邀访。
4月12日台湾外交部称,关于佩洛西何时会再来台湾,跟洽邀对象进行讨论后,会在最适当时间进行相关说明。
这一发言似乎暗示佩洛西可能会重启访台行程,一如此前她染疫时美国官方所通报的,将“推迟”前往亚洲而非“取消”。
稍早前多维新闻曾就此刊文指,佩洛西访台如果成行,将是美国对华试探步伐的最大跃进,意味着华盛顿有意愿在两岸关系最终的红线之前,将北京逼到几乎退无可退的境地。
而今看来,这一可能性非但没有因佩洛西染疫降低,反而随着其核酸检测迅速转阴而有所升高。
一种判断是,美国或将继续推进佩洛西访日的公开行程,同时藉由台湾方面加大放风力度,升高其访问台湾的可信度。
佩洛西新冠检测阳性后,蔡英文去信表示慰问。(台湾总统府供图)
前述观察者认为,佩洛西访台对美国是收益大于损失的利好选择,即便有一些激进成分,在当前形势下,不排除华盛顿会冒险为之。
其一,尽管佩洛西是美国政坛的领袖人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官员,这为美国留下了口头及书面解释的多重空间。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美国一方面可透过此举拉抬台海局势以向大陆反复要价,同时又免于彻底撕毁中美默契,且可藉此为日后的美台交流树立新的尺度。若判断大陆能容忍类似力度的试探,则相关一系列其他举措必然会立刻跟进。
要注意到的是,尽管具体到拜登及佩洛西个人,其对华看法或有区别,但此行并不构成他们之间的分歧,反而是一个显然的公约数。于前者,此举还不至于同北京完全撕破脸,仍有修补余地,满足拜登上台以来的对华论述;于后者,佩洛西向来对华强硬,访台行程对其政坛威望有明显助益。更重要的是,不论华盛顿内部有何具体裂隙,但美国对华战略这一宏观逻辑是清晰的,任何符合该逻辑的行为,便是不发生在此时,也将发生在彼时。
其二,目前看来,大陆的针对措施难以切实阻遏美国。在若干次渐进的极限试探后,华盛顿可能已对北京形成某种反击预期,令其在具体行动中进一步减少顾忌。
以中国国内舆论广泛呼吁但仍未实践的军机飞越台湾为例。要认识到的是,这一类行为虽然是大陆对台举措的大幅进展,但对美国而言,并不构成对其两岸关系底线的触犯。换句话说,不论大陆军机飞越台湾多少次,甚至对佩洛西的专机实施跟随进入或近距离伴飞,只要战争没有完全打响,解放军的双脚没有真实站在台湾的土地上,对美国利益都不会形成实质触动。
美国在两岸的核心利益在于陆台分裂,只要这一局面不被打破,华盛顿完全有理由、有空间坐视大陆提升对台举措的力度。
其三,即令大陆升级两岸局势,如进行台湾周边空域禁飞,相关海域大规模军演,甚至在东南沿海省份做类似战前部署,美国亦有相当的操作空间。
对此,华盛顿可一面对北京进行安抚,回调其若干试探脚步。但在另一方面,则可以此为借口,大举炒热大陆武统台湾的舆论焦点,在俄乌战事久拖不决的同时,客观上形成中俄先后开战,两国深度捆绑“同质化”的国际舆论倾向,这无疑是明显利好美国而不利中国的,可能会令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陷入严重被动。
总而言之,佩洛西访台仍是目前悬在台海上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其最终会以何种姿态落下,恐怕将对往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两岸局势造成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