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精准抗疫”著称的中国东部现代化大都市上海,未料在新一轮从境外输入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冲击下,历时一个多月仍然难见好转。民间早已怨声载道,其中饱受诟病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当地生活物资供应混乱与短缺。
4月8日网络传出的一条视频显示,上海松江区九亭镇康宁小区多人齐声高喊“康亭小区,发物资,康亭小区,发物资!”3月28日则有一条上海女子和母亲“马路追葱”的视频受到关注。当事人称,当时在超市买了3根葱,价值20元人民币,回家路上不慎掉落一根,被一位阿姨捡走了,想着葱也挺贵的,就追了大概两公里。
还有网络传闻称,上海封锁区内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例如一瓶可乐等价于3棵青菜、5个鸡蛋、2节五号电池或5卷卫生纸。
此外,上海市严打当地哄抬价格等行为,宣称确保生活物资供应,誓言打通“最后一公里”,也反映出这座依赖外部资源输入的城市确实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物资供应问题。
被封控区的物资供应关系重大,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如果严重短缺更会危及人们生命。由于疫情主要集中在上海,中国其他区域正在持续向其支援,可以说上海并不缺乏生活物资,问题在于这些物资被运抵上海之后,不能有序顺畅地送达上海市民手中。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上海没有展现出足够的组织协调能力。
进一步来看,“维稳压倒一切”的惯性思维,积重难返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基层“硬核防疫”走向极端化的简单粗暴,这些武汉、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在疫情冲击下暴露出来的问题,上海也都一一呈现。
作为一个已经高度市场化的大城市,仅凭行政力量来对全市所有封锁区域的物资运输,显然并不现实。如果能够早日充分序地调动上海中层和基层,其他地区能够提供援助的社会和市场组织,以及专业机构的力量,上海疫情应该早有好转。
徐雷之后又表示,“现在运营的压力很大,昨天一晚上上海几百万订单,而库房解封、车辆车证乃至到街道都需要疏通卡点,政府已经高度重视了,就看层层落实了。”
客观而言,上海正在施行越来越严格的封锁措施,以实现“动态清零”的抗疫目标。封锁则需要层层把关,阻止病毒传播,如此难免阻滞交通与物流。但是“动态清零”是上海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唯一现实途径,区域封锁与供应困难,则是上海人不得不经历的一次“难关”。
如果能够解决被封锁区域的物资供应,保障持续有效的区域封锁,切断病毒传播链,上海终归有解除封锁、重回安定的时刻。
在4月5日上海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介绍称,上海专门成立了生活物资保障专班,正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把大型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生鲜电商等线上线下企业组织起来,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下沉干部等组成服务保障队伍。
可见上海市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正在做出相应改变。如果上海由此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抗疫体系,本轮疫情则不啻为一次重要的镜鉴,迫使其为将来持续面临的疫情输入风险做好准备。
另据4月12日上海公开数据,该市前一日新增确诊病例99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2,348例。虽然整体数字仍然居高不下,但是新增数据也与近几日相关不多,没有继续攀升。上海的疫情似乎正在逐渐受到控制。只是拐点何时到来,仍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