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在家乡上海和工作地香港之间移动,
每一次跨境,都要隔离14天。
他很快习惯足不出户,
大部分的时间在书本和上网课中度过,
有时候也忍不住看看电视剧,
聊作“人性的慰藉”。
许子东出生在上海,
在上海展览馆(过去是中苏友好大厦)附近的一个公寓里长大,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21世纪初,
他是较早上电视的学者,
也是中国较有名的文学教授。
他在香港岭南大学教了20多年书,
《锵锵三人行》一上就是18年,
他是很多人对知识分子的想象,
睿智、自省、温文尔雅,有点执拗。
许子东在土耳其,《锵锵行天下》剧照
这几年,他跟自己的心脏搏斗,
出版社约他讲100部中国小说,
他写《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既是“学术界的一家之说”,
又坦率地和年轻读者交流。
今天,我们关于疫情、爱情、女性议题、
现实困境、房子的问题,
或许在文学里,能找到答案。
编辑 洪冰蟾 责编 倪楚娇
许子东和宋以朗客串《第一炉香》
Q:一条
A:许子东
Q:疫情期间,您每天的作息是什么样的?
A:现在我教学都是网络上课。疫情这三年,我隔离了3次14天的,也习惯了大部分时间在家看书。
因为我本来的爱好和工作都是在书本,不太依赖外面的,足不出户带来的影响就不是很大。
通常是晚上两三点才睡,上午基本上就做不了什么事情。这个作息维持了很多年,也不愿意换到朝九晚五的作息。
很多年前我从华东师大研究生毕业,当时工作就有几个选择,我决定要留校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以睡懒觉。
我一直建议大家错开上班时间,交通不用那么紧张,即便将来疫情过去了,也可以弹性上班。也可以12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等等之类。
4.1号凌晨,封控前的上海浦西
Q:面对空难、瘟疫和冲突,今天我们如何寻求内心的专注,过一种理性的生活?
A:我们还是要养成看书的习惯,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基本需求,对我来说就是看书。
如果没有压力的话,我看一会书也会去看劇、上网。碎片化的知识,大势所趋,没办法阻挡啊。
包括我们自己的论文,都被有关机构把它裁剪成一刀一刀,切成很多碎片,为了让现在年轻的受众更容易接受。既然就是潮流,我也无话可说了。
这也是人的隋性,能够坐就不肯站着,能够睡就不肯坐着。我明明知道看书相当于跑步,看电视等于做按摩,都是促进肌肉活血,但一个主动一个被动,都知道跑步更好,可我们照样去做按摩。
我自己的办法,制定一个工作计划,要讲一百本中国现当代小说,那一个礼拜要花4天读书,1天写作。终归是要有自己的目标,然后坚持。
封控期,许子东和自己的狗一起在上海家中
Q:此刻,封控仍然没有解除,我们的境遇和往常相比完全变了,您当下的感受是什么?
A:小朋友(许子东养的柴犬)出生以后,没上过用报纸铺的洗手间。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我关心这样小小的生命,在很多人家被当成家人看待,它们的命运会是什么?
Q:您教书这么多年,有没有观察到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的普遍困境是什么?
A:大家现在都要面临就业的问题,都要面临生活的压力。
香港文科的学生就业比较简单,一般都在中小学教书,也比较稳定,收入也不错,所以他规规矩矩读书就可以了。
内地的学生差别比较大,十年后,学生重新聚会的话,香港的学生你一桌人问下来,他们的收入也许3万、 3万5、 4万不会差太大。内地的可能就1万块,有的可能十几万,差别就很大了。
眼前的就职的压力,换句话说功利,对学术可以是一种损害。包括一些趋时的谋利的项目工程,对学术损害更大。
许子东的微博头像,他在xx
Q:在这样的现实下,学文学的价值是什么?
A:我不知道假如今天重新选择的话,我会选择读什么。但是我当初选择文科,是因为在这之前,我已经下乡好些年,在最应该读数理化和外文的时候,我没有机会,浪费了好些年。
文学的好处在哪里?如果你过去的生活毫无意义,一堆垃圾,学的是理工科,垃圾还是垃圾,但文学可以把你的失败变成宝贵的生命积累。
在职场上,我有亲戚做大公司副总裁,成不成功是立竿见影的。位置上不上得去,拿到的项目多大,利润和成绩有多少,都能显示出来。
但是文学的话,60岁还没东西做出来,你放心,不要紧,有蒲松龄做榜样,永远可以跟自己说,我的代表作还没来。
许子东与许鞍华、关锦鹏、宋以朗聚会
文学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等。
哪怕你的工作很辛苦,做一个保安,做一个户籍警,甚至做一个青楼女子,你都可以积累一些素材,说不定哪天你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来。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没法苟着,你得fight,要争取自己生存的地方,但是文学给我们一个逃脱的机会,在大部分情况里,它可以成为精神的避难所。
而且,文学永远在写今天,全都是当代的问题。《老残游记》中有句话:“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
Q:这些天,抢菜决定了很多人的悲欢。或许这就是害怕饥饿的感觉。现代文学史上的饥饿是什么样的?
A:很早以前,我做知青下乡,生产资料很紧缺,几个月没肉吃。后来我跑到镇上吃了一碗辣椒炒肉。那是我这一生吃过的最好的菜。
我相信这种饥饿的感觉,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莫言跟我说过,他所有作品写作的动力就是,他青少年时期饿肚子的感觉。
所以饥饿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许子东与张贤亮
写的最好的是张贤亮。我现在吃馍馍,还会想起张贤亮的《绿化树》里的桥段。小说写中国人应对饥饿的智慧、计谋、生存策略,饥饿与人格尊严的关系,还有最重要的,吃与爱情。
章永璘当年劳改完到农村,马缨花给他吃一个馍馍。他说他活了25岁,四年都没有吃过白面粉。“宛如外面飘落的雪花,一进我的嘴就融化了。”马缨花的爱情宣言是: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基本就是《泰坦尼克号》里“You jump,I jump.”的中国版。
《活着》剧照
Q:在中国,对年轻人有很大影响的书是哪几本?
A:中国作协的一个领导叫李敬泽,他就跟我说过,对现在年轻人影响最大的两个作家,一个是余华的《活着》,一个是路遥《平凡的世界》,他说对他们三观都有影响。
我们文学评论家做的事情,就是要分析为什么他们讲的中国故事,听的人最多。
Q:我们为什么爱《活着》?背后是什么?
A:我其实很晚才读《活着》,读完以后非常纳闷。首先主人公是一个地主的儿子,怎么得到那么多人的同情?第二个,小说上来第一句话,某人一家人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家里要死掉七八个人。一看倒霉的,大家为什么看得下去?
后来想想,虽然很多家人去世,但是家里的伦理关系没有乱。老婆、儿子、女儿都好,女儿找一个老公也是好的。福贵碰到坏事情,但人都是好人。这是中国人能够来解释历史的,成功的折中策略。
《平凡的世界》剧照
Q:《平凡的世界》为何如此畅销?
A:至于《平凡的世界》,中国过去的几十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多少亿的人从农村到城市,他们要工作,要结婚,要有小孩,这个是中国过去几十年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等于把一个美国加俄国的人口,从农村搬到城里,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
那么这些描写从农村到城里的人的命运,不管是幸福和不幸,谁写的最全面的就是《平凡的世界》。
在艺术上,有很多人觉得它并没有可取,写实主义没有突破。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作品。
它还反映了这个时代很多的官员,有名有姓写了几十个,关于城大队、公社、乡镇、县、省一直到中央,各级官员的升迁变化和他在几十年政治变动中的政治取态、行为,个人的品格等等。
所以我们可以夸张一点说,《平凡的世界》是《官场现形记》的新篇章,不过他写的最多的不是现形,有很多是歌颂,有一部分批判。
Q:这些天的封控,让人想起张爱玲的《封锁》。“被困”在一个空间里,是不是经典的爱情故事开场?
A:我们男人和女人平常做事情,思想、感情、欲望都遵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这样我们会被称为“好人”。但在一个隔绝的、异样的一个情况下,人会摆脱这个状况。
胡兰成读的第一本张爱玲的小说,是《封锁》。《封锁》这个小说就是写这个东西。表面上看,男男女女被困在一个封锁的车厢里面,产生了爱情,实质是把他们从日常生活的轨道里面拉出来。按张爱玲的说法就是,不做“好人”做“真人”。
但这种摆脱是短暂的。封锁令一解除,我们又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
张爱玲与好友炎樱
Q:所以,爱情是一场脱轨?
A:其实从人类历史上来看,不讲爱情,男女关系就是婚姻关系,本质上是功利关系。大了说是国家政治互相求利益,诸如把女人从奥地利嫁到西班牙联姻,小了说是以前农民找一个女人,屁股要大能生孩子。
所谓爱情,原始定义就是说它在功利上不那么有利,但是还是喜欢。理性地来讲,两个人有很多不合适。政治、年龄、外貌等等,但我还是爱。
人类有两个基本动力。一个动力是,要日子过得好,所以男女关系要考虑物质基础。 但是人类就是这么奇怪的,偏偏多出来一个所谓爱情的东西。
我们千万不要把爱情跟婚姻跟男女关系等同,分清楚了,可能就不会那么困惑。
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右三是许子东
Q:在文学史上,有没有经典的爱情模式?
A:在我年轻的时候,《伤逝》是唯一可以看到的爱情小说。里面的爱情很奇怪,表达爱像教书一样。爱一个人,就是教一个人,然后拯救一个人。我总结一下就是“爱人=教人=救人”的模式。
男作家经常听不到女性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也看不到女性的曲折压抑的性欲,他只看到她睁大美丽的眼睛,在听他讲民主自由,个性解放、雪莱、易卜生。
这是五四文学的启蒙主题,男人爱女人,以为自己在救女人,放大来看,是知识分子想象自己跟民众的关系。
1923年,丁玲与好友王剑虹
Q:但女性作家笔下的爱情,很多不是这样的。
A:女作家早就把五四的这个爱情传统颠覆掉了。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它是倒过来。有一个男的非常喜欢她,老掉眼泪,她看不起他。她喜欢的男人从南洋回来,很帅,今天来讲是小鲜肉。但是他们kiss了以后,她觉得这个男的内在没有东西。丁玲写的就是女性对主流爱情模式的反抗。
张爱玲是另外一种反抗方法,《倾城之恋》写到了,范柳原在讲《诗经》,地老天荒、精神恋爱,白流苏心里想的是将来找佣人找谁。
Q:您之前在书里提到,鲁迅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怎么理解?
A:当时的妇女追求解放,大家都在拍手称赞娜拉走掉的时候,鲁迅看得比别人远,他想的是娜拉出走后怎样。
鲁迅说她走了以后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回去,第二条路是堕落。《伤逝》里的子君就是最后没钱,不得不回去了。
在现实里,鲁迅跟朱安结为夫妻,这是一个包办婚姻。他俩实际上一直不同房,分开住。因为和弟弟周作人感情失和,鲁迅从一起住的八道湾胡同搬出来,带着朱安,住进砖塔胡同。
正是在砖塔胡同时,鲁迅写了《娜拉走后怎样》《伤逝》。 他写作的核心观点就是“妇女解放何其难”。特别是当她们没有经济地位的时候,怎么解放都是非常难。所以鲁迅很关心女权问题。
许子东和窦文涛、周轶君在一块聊天,《锵锵行天下》剧照
Q:《锵锵行天下》里,窦文涛调侃您,每到一个街区,没过几分钟,您就会打听这个地方的房价,而且永远只问两房一厅。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关心房子啊?
A:我亲身体会就是我们大学教授,每个月拿一样的工资,同样的稿费,但之前投资买房子的,和只在大学里教书的,今天这两个人的经济状况会差到3倍5倍甚至10倍。
十年前,我去湖南,汪涵带我看湘江边上的房子,才1万多一平方,看着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么漂亮的地方,到深圳到上海得10万一平,实际的生活有差这么远吗?我老在问年轻人,何苦在北上广撑着,莫名其妙,搞得这么贵?他们再倒过来问我,你又何必待在香港?
但从人生态度上讲,我深深地感到人的生活水平,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计算。
许子东去拜访帕慕克
有一次我去土耳其找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纯真博物馆》),我在帕慕克的阳台上站了很久。往左边看是亚洲,往右边看是欧洲,中间是博斯布鲁斯海峡。他住上下两层楼,每层200平方。一层陪客人、放书架,一层用来住。在北京上海,普通的100多平方的房价,就能买到他的房子了。我心想要不然我就住在这里。
Q:现代文学史上,作家跟房子的斗争,有什么故事吗?
A:鲁迅买房也不大容易的。买北京八道湾的房子比较贵,大部分靠他的储蓄,在教育部做监事。小部分是卖了绍兴的老房子。
有人给鲁迅算了一笔账,说他一辈子基本上平均每个月收入三百块。那一百是给他母亲跟朱安,一百是用来买书,余下来的一百就是他的日常生活。
许广平后来很后悔,鲁迅抽的都是廉价香烟,说早知道就应该劝他不抽烟,或者至少抽好一点的,他为了版税,还跟北新书局吵了好几回,说明鲁迅在经济上并不大手大脚。
郁达夫与王映霞
郁达夫则是爱上了杭州女人王映霞。王比较会安排,他才30多岁就帮他出了全集,拿到不少钱,然后搬到杭州,盖风雨茅庐,一个单栋的房子。
但为盖这个房子,郁达夫欠了很多钱,以至于要到福建姓陈的官员那里,一个月赚300多块来还债,经济上很不好。这个房子把郁达夫搞得非常惨。
所以我们想想这么多伟大的作家,生前也为房子这种事情操劳,人生就是这样。
许子东在华东师大开课,学生坐满教室
Q:请您为一条的读者推荐一些书
A: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对我影响很大。他是一边受到批判,一边写出这样好的书。
还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非常佩服这一类的学者。有些人学问很好,写出来的书不大读得懂,读者看得自卑,但是我更喜欢另一类学者的书,在同行里面出类拔萃,却写得非常通俗易懂。记住,只有功力很深的人,才能看上去很浅。
至于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金瓶梅》,这是本分,一定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