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军事冲突已开始42天。昨天,俄军在各条战线上均处于休整状态:

俄乌之战形势图 2022/04/07 09:00(北京时间)(图源:微博@红袍萤火虫IX)

基辅、切尔尼戈夫、苏梅方向的俄军撤离后,正在回到白俄罗斯整补,装备装车运回国内实施厂修,部队则直接转往顿巴斯方向接收新的装备,并相继投入战场。根据美军的说法,目前在顿巴斯地区的俄军部队,基本是原有规模,没有新部队加入。

昨天被俄军使用导弹打击的哈尔科夫火车站。(图源:微博@地球镜头A)



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方向,俄军也没有太大的行动:

哈尔科夫北部和东部,依然有俄军部队存在,乌军无力逐退俄军,俄军也没有打算实施进攻;

乌军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显示:昨日在赫尔松地区,俄罗斯炮兵部队遭到了乌克兰炮兵部队的炮击。



赫尔松方向,俄军依托赫尔松市和因古列茨河沿岸要点,实施静态防御,在俄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乌军难以以装甲进攻的方式迫近赫尔松城市接近地,也难以在因古列茨河上架设浮桥,只能在赫尔松州北部有营一级的活动。

伊久姆的这面胜利旗似乎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在顿巴斯一线,俄军正在迅速稳固伊久姆要点,参战的摩步3师部队已经离开伊久姆逐次南下,并分别通过了布拉日科夫和苏哈卡米扬卡,突击目标指向巴文科沃、斯拉维扬斯克城市接近地;



卢甘斯克民兵继续清理北顿涅茨克城市群的鲁别日诺耶,战斗已经从住宅区延伸到了工业区,还有三四成没有打完,波帕斯纳亚的战斗也一样如此,还有四成左右没有打完;

马里乌波尔郊区,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图为顿涅斯克武装人员正在检查过往车辆。



顿涅茨克民兵似乎没有进攻行动,在新巴赫穆托夫卡,马林卡,大诺沃西尔卡都是如此。在马里乌波尔,俄军和顿涅茨克民兵继续清理乌军海港和工业区两个核心阵地,不少城市区域的生活开始逐步恢复正常,大量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正在被迅速运送到市内发放。



‍此外,顿涅茨克民兵发言人在昨天发声,宣布从冲突爆发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收敛了超过3500具乌军士兵的尸体,“停尸房已经放不下了”,据说乌军士兵的个人遗物就装了好几百个大口袋,顿涅茨克民兵希望把这些乌军尸体尽早交还乌方,好让他们回家,但截至目前乌方没有做出回应。



俄军打不动了?

虽然俄军在顿巴斯方向的行动,从冲突爆发以来就一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不少读者,包括大伊万自己,都有个非常明显的感觉:俄军、顿巴斯民兵在顿巴斯地区的进攻速度,从一开始就非常之慢。



除了冲突爆发之初卢甘斯克人民军在头半个月狂飙突进,一路拿下北方的所有要点,几乎收复了卢甘斯克除了北顿涅茨克城市群以外的全境。无论是顿涅茨克民兵在马林卡、阿夫杰耶夫卡、沃尔诺瓦哈,还是俄军在大诺沃西尔卡、库拉霍沃一线的进攻,推进速度都慢得可以。一开始还是每天几公里几公里的往前推进,后来变成了每天一公里一公里的推进,现在甚至每天一公里都推不动了。

近半个月的推进相当缓慢



诸如马林卡,阿夫杰耶夫卡,波帕斯纳亚,鲁别日诺耶这样的地名,咱们半个月前就在谈,谈到现在还在谈。是乌军的抵抗过于强力,还是俄军战斗力过于弱鸡,拿下顿巴斯全境的战役到底该怎么打?





乌军的“堡垒战术”

其实说到底,乌军在顿巴斯一线采取的战术,既不稀罕,也不新鲜,就是典型的堡垒战术而已,而且是真正的师承纳粹德国,该战术的另外一个学的有点走样的徒弟,则是国内革命战争第五次反围剿、以及淞沪会战之前的国民党军。

凡尔登“”绞肉机



不过,要塞防御、堡垒战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被证明是比较成功的防御战术。比如,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最重要的要塞攻防战的列日要塞之战,凡尔登要塞之战,参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围绕数个战役战术支撑点展开鏖战。按照常理,进攻方往往会因为要塞和筑垒区被牵制大量兵力、付出大量伤亡,导致进攻被有效阻滞,给防御方从容调集第二梯队投入战场创造有利条件。

“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要塞战术、堡垒防御进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没错,咱们说的就是“今日乳法”的马奇诺防线,虽然马奇诺防线最后没有抵挡住德军装甲部队的猛攻,但说到底,还是因为“镰割方案”瞄准了马奇诺防线的命门、也就是阿登森林地区、色当缺口和默兹河防线而已。



马奇诺防线本身的防御体系是相当科学的,以至于德军在东线用兵时,实际上在马奇诺防线对面,德军也有样学样地搞了一个齐格飞防线,虽然因材料和资金有限,搞了一个豆腐渣工程用来吓唬英法联军,但马奇诺防线和齐格飞防线,防御思想是一样的:

马奇诺防线



在交通线主要节点,依托城市和野战阵地,修筑强固工事掩护重要节点,在各战术节点之间配置强力的步兵和装甲分队,在战术战役纵深配置重炮群,形成火制地域,各永备工事之间相机使用野战筑城体系连接。敌军如果沿交通线进攻,则会在筑垒工事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如果离开主要交通线实施穿插,则会落进火制地域里,同时还会时刻面临着防御方装甲步兵分队的反冲击,被赶回攻击出发地。这样一看,堡垒战术、要塞防御,是不是显得科学了很多。



至于被国民党军学来的“堡垒战术”和吴福、锡澄两条“国防线”,大伊万只能说学了个半吊子:

第五次反围剿时的“堡垒战术”,算是学到了靠堡垒来限制红军部队实施战役战术机动的思想,但堡垒本身却构筑得十分粗劣,主要是欺负红军缺乏用于攻坚的重型火力,修筑的堡垒以高房工事为主;

“国防线”上的一处碉堡



这种工事便于发挥火力射界,但在充满了曲射、直射重炮的西欧战场上基本等于自杀,同样的战术被国民党军德械整理师拿到淞沪战场上对付有步兵炮、掷弹筒的日军,立马就吃了大亏;

日军进攻“国防线”



至于吴福、锡澄“国防线”,想搞一个东方版的“马奇诺防线”,但同样由于材料和资金所限,最后勉强搞了一个连主要交通线都掩护不了野战筑城体系,没有足够的部队组成绵亘战线,更谈不上实施反冲击,面对日军进攻很快就被突破。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了1943年、1944年,德军的进攻机动兵力越来越少,开始在东线战场处于下风,到这时候,德军的“堡垒战术”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德军开始在东、西乌克兰,波兰和东普鲁士等地建设“筑垒地域”。

柏林防空塔



相比一战、二战时期的要塞、要塞掩护的城市群,德军的“堡垒战术”非常简单粗暴:

依托主要交通线,以大城市为基础,以大城市周边的小居民点为延伸,大量建设筑垒阵地和要塞阵地。但是和传统的要塞是为了掩护后方交通线、掩护己方第二梯队集结、配置装甲部队用于实施反冲击、确保战线的绵亘性不同。



二战后期的德军要塞城市,起到的作用只有一个:牵制和打烂仗,以卡住主要交通线的要塞城市,迫使苏军无法将大量的兵力前推,被迫将宝贵的机动兵力投入到对要塞区的攻坚上,以把苏军放进城市“耗血”,尽量拖慢苏军进攻的步伐,寄希望于靠残酷的城市作战,把苏军的鲜血流干装甲耗干,延缓自己覆灭的结局。



为此,在具体的战术和战法上,德军卡住主要交通要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要塞城市,一般都会大量囤积粮食、弹药等装备、物资给养,依托坚固的城市建筑大量修建火力发射点,精心规划火力射界。到后来,德军甚至会故意炸毁一部分城市围廓的建筑,修筑更为隐蔽的火力发射点,进一步增强城市作战的复杂程度。



同时,根据希特勒的命令,被作为要塞区域的城市要做好无后方作战、被包围的准备。为此德军在这些城市里,往往会大量劫持民众,抢夺给养,将民众驱赶作为“人盾”,同时使用死硬的武装党卫军分子监视、甚至督战可能会投降的国防军部队,以此来确保苏军的进攻投鼠忌器、确保整座城市不会投降。



在弄清了一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德军的堡垒战术后,估计大家都能看明白当前的顿巴斯战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到处都是乌军挖好的战壕



没错,这就是个典型的堡垒战术的翻版。目前在顿巴斯南北两线,北线乌军起码依托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北顿涅茨克城市群,在这三座城市(城市群)实施了筑垒防御,参与防御的乌军部队起码包括机24旅,机30旅,空突79旅(一部),空突81旅,空突95旅,摩步57旅,坦克17旅(一部),国土防御部队2到3个旅和新纳粹民团等,以上部队在俄军突破伊久姆防线后,目前事实上已经全部转为城市接近地防御、城市防御;



而堡垒战术在顿涅茨克正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从民兵部队对顿涅茨克正面乌军要点的攻坚看,顿涅茨克以西尽管没有大型城市,但乌军在这八年中,几乎将顿涅茨克正面数十公里的所有居民点,统统修成了坚固防御的要点,参与防御的部队包括机53旅(残部)、机54旅、伞25旅、摩56旅(一部)等部队。



一般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可能是乌军的一个连排级支撑点,一个3到4平方公里的小村庄,一般是一个连级支撑点,而诸如马林卡、阿夫杰耶夫卡这样的较大的要点,往往是一个营级支撑点,民兵部队和俄军每打下一个小居民点,总能击毙个30到40人、击毁3到4辆步战车,取得对乌军排级单位全歼的战果,就是乌军部队搞“堡垒战术”的明证;



此外,乌军还在纵深配置了2个炮兵旅,也就是炮兵26旅和炮兵55旅,由于春泥季节的到来,俄军难以脱离交通线实施纵深前突,必须挨个要点一个个啃过去。而在啃要点的同时,乌军部队又可以使用战役炮兵,对俄军部队实施火力打击,这就是俄军、顿涅茨克民兵为何在顿巴斯一线,进攻速度极慢,甚至越来越慢的主要因素。无它,乌军这战术,就是传说中的“猪的战术”,要诀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把自己搞的浑身是刺,然后把俄军拖进烂泥地里打烂仗,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在后续作战中,俄军可能会采取何种策略,破解顿巴斯乌军的堡垒战术呢?咱们可以留待下次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