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马里乌波尔的公寓楼,被俄军摧毁。

3月初,俄罗斯军队包围了乌克兰一个位于黑海南部的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一场围攻和无情的轰炸随之而来。食物和水迅速变得稀缺,天然气、电力、互联网接入和手机服务统统被切断。

为了让平民离开城市并获得食物、水和补给品,早期建立的人道主义走廊尝试,在俄罗斯的炮击下失败了。随着围攻的继续,因为收集尸体太危险了,死者被掩盖着留在外面。俄罗斯人轰炸了一家妇产医院和一个剧院,当时有多达1000人在那里避难。

最近几天,红十字会多次尝试进入这座城市。据报道,马里乌波尔仍有数万人被困在日益恶劣的环境中。

“欧洲不该对发生在我们马里乌波尔的事情保持沉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周六的视频讲话中说,“全世界都必须对这场人道主义灾难作出反应。”

来自乌克兰的记者奥莱娜·伊万茨夫(Olena Ivantsiv)、卡特琳娜·伊科夫连科(Kateryna Iakovlenko)和泰蒂安娜·贝兹鲁克(Tetiana Bezruk)联系了马里乌波尔的幸存者,请他们讲述了他们的经历。考虑到清晰度和长度,以下采访内容已经过编辑。

——安娜·穆尔利基纳(Anna Murlykina),47 岁,0629.com.ua 的主编

我不会想念失去的东西,被毁坏的房子。我不在乎我在电视上的贷款,我再也不会看了。战争让一切变得平凡和贬值。但我非常想念马里乌波尔,这个对于我来说尤其特别的世界。

这座城市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气息。冬天,葡萄藤上残留着冰冻葡萄的苦味,夹杂着从居民屋里散发出的淡淡烟雾。夏天的时候,空气里都是期待已久的雨水滴落在尘土里散发出的味道。而到了春天……春天的城市是多么美丽。

现在是我所在城市的冬天,是俄罗斯的炸弹带来的。他们不仅轰炸了我的城市,他们还轰炸了我的春天,我的生活,我的过去。

而且,事实证明,我的未来也会是如此。因为现在对我来说最困难的问题是,“我明天要做什么?” 我曾经有一千个计划和一百万个愿望。现在我所愿的只有一件事:让普京死。

晚上,我梦见了马里乌波尔。记忆中,我和小儿子在城市花园的小巷里走着,他一直问我:“到海边还要走多少步?” 和“这条小巷里有多少棵树?” 多么美好的梦境,多么痛苦的觉醒。

大家都说:“没关系,安雅,我们会重建的。我们的城市会比以前更加美丽。”

我不想要一个更好的城市。我想要我曾经所拥有的。在这座城市,我确切地知道通往大海的路要走多少步,公园的中央小巷里有多少棵树。

我想要回已经失去的东西。这是我人生中的悲剧。

——克里斯蒂娜·霍杜诺娃(Kristina Khodunova),28 岁

房间里又黑又冷,没有窗户,也没有一丝光亮。我跪在我吓坏了的孩子面前,他们哭着说害怕死亡。我试图向他们解释死亡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马里乌波尔,我们的建筑物正在被炮击。我们可以听到飞机伴随着爆炸声,所有的声音都夹杂着炮弹的爆炸声。墙壁和地板都在震动。



Andriy Makukha (Amakuha), CC BY-SA 4.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每一次爆炸都会夺去更多平民的生命。我的大脑在数以千计的潜在逃生选项中摸索,但没有一个可取的。没有什么取决于我。

我无法察觉我们正处于战争的中心,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小时,都可能是最后一小时。孩子们饿了,他们向我要水,但我们不能离开避难所。爆炸仍在继续。

——彼得罗·安德鲁申科(Petro Andrushchenko),47 岁,马里乌波尔市政府官员

先是停电了,然后水也没了。金钱失去了价值,大家只能以物易物取而代之:用汽油换面包,用面包换香烟,用香烟换柴火。

寒冷:到处都很冷,没有热量。里面的温度和外面的一样。

水:这是最贵的东西。他们喝的水是水坑里的水,中央供暖系统的水,还有雪水。能找到天然矿泉水的人是幸福的,但只是少数。

庇护所:任何建筑都可以成为庇护所。整个利沃别列日尼(Livoberezhny)区变成废墟后,人们躲在剧院里避难。那里看起来很安全,但是一架俄罗斯飞机丢下的一枚炸弹炸死了许多人。


Mvs.gov.ua, CC BY 4.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安全性:一个已经失去了所有意义的词。

死人:无处不在。起初,人们试图将尸体埋在乱葬坑中,但当炮击的密集度使其无法埋葬时,人们只能盖上床单让尸体就那么躺着。

——卡丽娜(Karina),25 岁,管家

3月16日,我家的房子像一根巨大的火柴一样着火了。我们失去了衣服和财物。

3月18日,我们决定逃离小镇。我的朋友有一辆严重损坏但仍在工作的小巴。我们匆匆收拾好东西,做了“儿童”的标志牌,然后四辆车排成一列,出发了。俄罗斯坦克到处都是,他们在镇子里穿梭。

在进入大道的转弯处,我们遭到了步枪的射击。子弹击中了三个车轮并打穿了一个油箱。敌军并没有因为我们车上的儿童标志而停下。轮胎瘪了,但我们仍设法开车到了另一个炮击声没那么大的城镇区。我们在那里找到了一个避难所,待了几天。

3月21日,我们剩下的三辆汽车,通过港口驶向检查站。检查很彻底,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最后我们还是走了。我们驱车前往别尔江斯克。我们活了下来。

——玛丽亚娜·萨恩科(Marianna Saenko),51 岁,教师

最可怕的时刻是炮击的最初几天。有一天,我听到一声巨响。我想出去看看我的邻居是否还好。结果我只看到邻居的鞋掉在地板上,他尖叫着喊道,“不要出来。不要来这里。” 

我以为有人被杀或他受伤了。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对面的房子被炮击了。大楼前的一具尸体一个多星期没有被移走。


Mvs.gov.ua, CC BY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我们设法在3月15日离开,从马里乌波尔开车 170 英里到扎波罗热,大约用了15个小时。拿着机关枪的俄罗斯人站在检查站检查文件、行李箱和我们手机里的东西。幸运的是,他们让我们走了。

几天前,我看到了我被炮击的房子的视频和照片。俄罗斯“解放者”将我从家和工作中解放出来。他们摧毁了我的城市。

我不知道我的朋友、邻居、同事和学生是否还活着。他们中的一些人躲在楼房的地下室里;一些人躲在剧院里。

——叶戈尔·扎哈罗夫(Egor Zaharov),22 岁,学生

在我们附近的西边,有一个体育场馆——伊利切维茨。有一段时间,来自城市这边的炮击变得不那么频繁了,所以我们决定朝那个方向走。

我们在房子之间走了四英里多,避开了空旷的地方。当我们开始离开马里乌波尔时,有人(可能是俄罗斯人)开始向我们开枪。

爆炸就在附近,但我们都没有受伤。我们出去了。再走远一点,我们看到被毁坏的军事装备和一个检查站。我们又遭到了枪击。在高速公路的城市出口处,一个要离开马里乌波尔的人设法让我们上了他的车。

几乎就在我们离开城市的同时,炮弹击中了我们之前所住的宿舍。


叶戈尔·扎哈罗夫在学生宿舍的阳台上做饭。

——谢尔盖·多洛波洛夫(Serhii Dolhopolov),36 岁,工程师

3月7日晚上,非常接近且非常响亮的炮击开始了。我们跑到地窖,一些邻居和他们的孩子也藏在那里。

在某个时候,我们听到了刺耳且响亮的哨声,然后是一声巨响。这就是我们家被毁的那个晚上。地窖,我们的安全场所被毁了。我们看到孩子们脸上的血迹,感觉到了临近死亡的恐怖。

我们放弃了所有获救的希望。我们被所有人抛弃了。我妻子的叔叔在炮击中受了重伤,我们从附近的医院得到了令人沮丧的消息。他们没有办法救他,最终他失血过多而亡。我们把他埋在后院。

每当我们设法离开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末世的鬼城:被毁坏的建筑物、垃圾、残垣断壁和被主人抛弃的饥饿的流浪狗。人们闯入当地学校,从食堂偷食物,撕下木地板和窗台,用来生火做饭。

3月13日,我们看到士兵在我们的街道上设置反坦克路障。那时我们知道我们必须逃离,不管有多危险。

——汉娜·德罗博特(Hanna Drobot),47 岁,专业媒体人士

我的一个朋友死了。当时他正在厨房,突然两枚炮弹击中了他的公寓并杀死了他。他的妻子、儿子、父亲和岳母都在隔壁房间。他妻子头部被弹片击中,岳母也是如此。但他 82 岁的父亲安然无恙。

他们在公寓着火之前跑了出去,然后他们就再也不能回去了。但我的朋友维提亚将永远留在那间公寓里。

我们踩着前一天去取水的人的尸体,去取水。最后,我们在其中一栋楼里发现了自来水。那里已经有很多人了,我们不能带走太多,因为我们必须带着它走很远的路。但是我们每天都去取水,每天我们都会看到躺在路上的新尸体。

——刘波夫(Liubov 姓氏不详),65 岁,退休老人

3月2日之后,我们失去了灯光、水,然后是煤气。这座城市陷入了黑暗,但最糟糕的是与亲人失联,所有无线电台都被敌人干扰了。

3 月 6 日,一场大规模的炮击袭击了我们所在的整个地区。所有房屋都遭到破坏。他们说有10人死亡。其中一枚炮弹击中了我朋友的公寓,他住在大楼的最后三层。炮弹穿过屋顶,卡在了她的地板上。

从那天起,我非常害怕去我的公寓。地下室的生活从3月6日开始。我们一共有15个人,其中包括两个6岁和16岁的孩子。



我们在那里待了两个星期,每天去公寓一到两次。食物是在大楼入口附近生火煮的。我们建了一个小砖炉,开始生火,轮流做饭。

每个楼道口都进行了相同的安排,所有这些都在猛烈的炮火中进行。

然后飞机开始投掷炸弹。我们学会了辨认空袭的声音,知道什么在飞,在哪里飞。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饭,什么时候必须逃到地下室。

地下室又冷又黑。我们用完蜡烛开始制作油灯。白天和黑夜,都是无尽的黑暗。

本文编译自《纽约时报》,原文链接如下:

https://www.nytimes.com/2022/04/06/opinion/international-world/mariupol-ukraine-russi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