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专家组的领导下,上海进入了大范围“静止”防疫状态。相关的争论很激烈,其中涉及到进口特效药。
官方消息显示,药是进来了,而且已经用上了。3月22日,吉林省官方紧急采购的1万盒辉瑞(Pfizer)新冠口服药PAXLOVID,已于3月20日晚间运抵长春,进行分发。
这不但是辉瑞首批运抵中国的口服药,也是中国国内首度大规模使用新冠口服药。
6000人份的药品,已经全部在第一时间送达参与救治的各医疗机构,开始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省里预留了40%的储备量。
十多天过去了,吉林还未公布相关的临床数据。那么,看一下辉瑞此前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与安慰剂组相比,在症状发作后3天和5天内接受 PAXLOVID治疗的患者中,新冠患者的住院或死亡率分别降低了89%和88%,病毒载量降低了10倍。28天研究总体人群中,接受该药物的患者没有报告死亡,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有10 例(1.6%)死亡。
进口特效药肯定可以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这应该是官方下定决心开放进口的原因。拯救生命,也有人会反对?
还真有。一群所谓“情怀党”正在到处喷呢。
01
有病就要治,治病就要力求治好,能治好病的药就是好药。这是基本的常识,也是基本的人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该如此。
在进口药的争论中,最不可取的就是所谓“情怀党”。因为是进口药,就要反对,这是什么至上?
至于中西医之争,在舆论场上喊打喊杀更属无谓。中药疗效好,当然可以用。如果中药、西药都好,那就把选择权交给临床医生和病人。主张只能用中药,强制用中药,那显然是不顾人命的不讲理。
就算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不准用进口药也是荒唐的。中国医疗产业要超越国外同行,要靠疗效、价格的竞争。把竞争者堵在门外宣布胜利,能算胜利么?更何况国内还没有新冠口服特效药,不准用进口药更是无厘头。
不让中国人用上能治病的特效药,如果这是爱国情怀,那真是成了千古奇闻了,岳鹏举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不爱惜国人的生命健康,谈何爱国?
02
“情怀党”的胡搅蛮缠不能当真,真问题不能放过。进口药是否真的“用不起”,是可以讨论的,但是不能武断结论。
PAXLOVID已经纳入了医保,每盒2300元。担心医保负担是人之常情。十几亿人的防疫是大工程,开支巨大,经济账是绕不过去的。
用得起用不起,不能凭直觉,还是要算账。那么,治疗一名新冠患者的费用为多少?最近的官方正式数据是2020年3月公布的,人均费用1.7万元。
如果特效药能够有效降低重症率,那么应该是明显降低了人均治疗费用。
ICU一天的开支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减少一个重症患者,就能降低好几个“人均”。
另外,还要算防疫的大账。防疫总支出的规模到底多大,目前还没有看到完整数据。既然进口药的费用由医保支出,不妨比较一下同为医保负担的检测费用。
首先是国人最熟悉的核酸检测。4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下调了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政府指导价: 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每人份不高于8元。
之前,单人单检、多人混检每人份价格分别为不高于40元和10元,上海就是这个价。
这次调价来的很及时,因为上海进入全域静止状态,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全员检测了。核酸检测方式也从混检改成了单人单检测,也就是从过去的10人一次改为了28元一人次——当然,这是降价,而不是涨价。这会不会成为今后核酸检测的标准操作,还有待观察。
然后是最近开始频繁做的抗原检测。各地采购价不同。3月22日澎湃新闻的报道称:深圳市自3月16日起执行9.8元/人份的集采中选试剂盒价格;黑龙江、云南、陕西、山西等地均已明确,单人单次抗原检测项目和抗原检测试剂收费总和不得超过15元/次。
那么,综合计算,每轮全员按照两次核酸、两次抗原计算的价格区间为35.6元至86元之间。
辉瑞在2022年向美国政府提供2000万盒PAXLOVID,用于美国本土治疗。
美国人口3.3亿,人均0.06盒。按照同比计算,相当于每人医保支出为138元。相当于1.6-3.8次检测。
也就是说,如果全年做4轮以上全员核酸检测,那么医保支出就高于了特效药治疗的费用。
那么,上海这次会做几轮才能清零呢?可以参照已经遭遇奥密克戎侵袭的两个地区。
截至3月11日,吉林已经进行了6轮全员检测,尚未清零。
3月14日,深圳进行了3轮全员测试,宣布清零。
上海能在两轮后清零吗?此后就不再发生大范围检测吗?显然不可能。保持清零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检测费用。如果传播力超强的奥密克戎变种再次破防,那么还得再来几轮全员检测。
当然,如果上海之后其他城市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或者一轮检测实现清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目前的情况看还是做不到的。
至少2022年全年上海为了实现清零医保支出的检测费用,将远远高于人均0.06盒PAXLOVID的药钱。
结论很明显,单论医保支出的负担,全员检测实际上比特效药更贵。
至于全员检测配套的全域封控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社会成本,更是检测费用的十倍、百倍不止吧。
03
当然,我国防疫政策以清零为目标,再好的特效药也不会对清零有什么作用。但是,特效药在治病救人、有效降低疫情恐慌,作用是显著的。
更重要的是,有了特效药,未来放开后将会大幅减少对医疗资源的挤兑。减少住院、减少重症,把医疗人员从大量检测中解放出来,才是减少医疗资源挤兑的有效措施。
仅从经济角度讲,哪怕进口药物能够帮助中国大城市减少几轮全员检测,也可以节约不少经费。如果能够帮助我们早日走出防疫阴影,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将会挽回更多的经济损失。
因此,无论从拯救生命的人道主义角度考虑,还是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进口新冠口服药投入临床使用都是正确的决策。
至于有些人指责支持进口药物就是“为资本代言”、“利益驱动”,只能说荒谬可笑。
进口药有资本背景,国产药、中药就没有吗?这次大举入沪的连花清瘟没的生产企业不是资本?这些人自己不是“为资本代言”?他们自己就可以免检“利益驱动”吗?
按照他们的逻辑,抗疫三年来天量的测试剂,大规模疫苗接种,难道也是“为资本代言”“利益驱动”吗?
要让这种噪音干扰了抗疫决策,那就啥也不要干了。
防疫政策对不对路、好不好,要讲科学、算成本,归根结底就是讲求实效。实事求是,才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