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黎世报》认为,经济政策和人权、安全政策不可分割,因此欧洲必须牺牲一些对华经济利益来重新调整对华立场。《曼海姆晨报》更是指出,西方国家不应该再相信北京的言辞。


和中国经济高度嵌合的欧洲,一旦调整对华政策必然面临经济损失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即便和中国也无法继续照常做生意"为题,刊发评论指出,面对北京在乌克兰危机中明显站在莫斯科一边的事实,欧洲必须做出恰当的反应,必要时应该牺牲一些自身经济利益。

"中国做出了强硬维护地缘政治利益、牺牲经济利益的决定。对于北京而言,和俄罗斯结盟不会带来太大的经济收获。中国和俄罗斯肩并肩,并非因为看重后者的矿产资源,而是像曾任瑞银集团首席经济师的中国问题专家马格努斯所言:'目标是打造一个对专制者更为安全的世界。'为此,中国愿意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不过,西方也同样会面临巨大经济损失。"

文章接着指出,德国为首的欧洲以往和中国打交道,往往将经济政策与安全政策、人权政策相互分离;而事实上,经济、安全、人权不可分割。作者认为,不论是《欧中投资协议》,还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都应该被重新审视。

"更为重要的是,欧洲人必须承认,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始终由安全政策支撑的对华政策,很有可能伴随着高昂的(经济)代价。而且,这一代价产生于增长放缓、通胀走高的背景之中。"

"现在,在几个欧盟大国之中,已经出现了'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呼声。随着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战争的震惊情绪减退,这种呼声必然会得到更多的人应和。"

"当然,目前没有人再继续呼吁对中国'以贸易促转变'。但是,在欧洲,仅以经济视角来看待对华关系的议会外游说团体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

"不论怎样,(欧洲)对华政策都将会在相互对立的不同利益之间走钢丝。欧盟亟需一套妥善构思的安全政策方针。与此同时,尽管世界又在开始新一轮的拉帮结派,我们依然要牢记一点:在气候变化等全人类议题上,必须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欧洲商界有必要缩小对华依赖性

《曼海姆晨报》以"决不向独裁者妥协"为题,刊发评论指出,西方国家不应该再相信北京的言辞。

"我们正在承受过去几十年无知的后果。俄罗斯和中国就是独裁国家。普京也好,习近平也好,他们从来就没打算过让他们的国家真正民主化。他们想要的是权力、是控制。人权、新闻自由、司法独立根本不入他们的法眼。我们西方人却一直期盼他们总有一天会这么做。'以贸易促转变'主宰了西方和这两个流氓国家打交道的方式。西方希望,经济开放能够自动导致政治开放和社会开放。然而,中国人却利用机会拓展其地缘战略影响力。"

作者随后盘点了北京利用"一带一路"打造一套服务于中国利益的全球基础设施、中资企业大肆收购欧洲企业来实现其"中国制造2025"之科技强国目标、不费一枪一弹就消解掉了香港的自由。文章接着写道:

"俄罗斯的政治与欧洲价值观过去不兼容,现在也不兼容。中国政治同样如此。普京入侵乌克兰是一个警讯,我们必须在对华关系上转变思维。"

"西方和中国仍会继续对话,双方的经济关联实在太紧密,不可能快速脱钩。但是西方经济界必须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度,西方政界也必须学会开穿中国皮影戏背后的把戏。"

德国经济对中国有多依赖?

Ifo研究所的报告认为,作为上游产品的提供者和销售市场,中国对于德国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德国的依赖程度可以通过多样性化解。但德国无法突然间切断同中国的经济往来。


欧洲光伏产品的产能大大低于中国

大约一半企业(46%)表示需要来自中国的上游产品。但这些企业中又有近一半表示,正在设法今后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今年2月,Ifo研究所对4000家跟中国有进口生意的加工业企业以及批发、零售商进行了问卷调查。

Ifo调查报告的作者弗拉赫(Lisandra Flach)对德新社说,这些企业希望能让初级产品多样化,降低成本以及运输风险。此外,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企业也尤其加强了防范政治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

根据调查数据,Ifo报告的另一名作者鲍尔(Andreas Baur)认为,作为上游产品的供货方以及销售市场,中国对德企而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没有到主宰的地步,更不是不可替代。

从中国进口、在德国加工的上游产品占比7%,低于来自美国的10%,而最大的上游产品供货方是欧盟国家(44%)。

问卷显示,11%的企业依赖本公司设在中国子公司的产品。54%的大公司直接依赖中国本土产品,16%依赖在当地的子公司产品。

作为销售市场,中国进口的德国产品占德国出口总量的9%,美国占12%。



电动汽车发动机的原材料很稀有

尤其原材料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报告还显示,在某些工业产品和原材料上,德国有赖于中国。

对德国而言,能被"卡脖子"即所谓的"关键"产品只占全部进口量的5%,其中,四分之三从欧盟国家进口,对中国的依赖只有3%,美国占7%。最依赖中国的是化工工业领域:27%的关键产品从中国进口;接下来电子装备领域(21.4%)。

报告作者指出,德国进口的关键产品虽占比很小,但即便出现很小的供货不足,都会引发严重供应链后果。

在原材料方面,德国的依赖性较大。比如,65%生产电动发动机的原材料从中国进口,制造风轮和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稀土如镝、钕和镨,需要百分之百进口,被卡脖子的风险也很大。中国在光伏板领域原材料和技术均占据优势,欧洲的自产能力只占5%至6%。

因此,Ifo报告作者之一鲍尔(Andreas Baur)指出,德国经济无法突然间切断同中国经济的往来。他说如果突然"断网"的话,一些特殊并且重要的供应链也随之断裂。"因此,欧盟面对中国必须尽最大可能团结一致,而这一点对今后同中国的贸易关系是决定性的"。

为降低依赖程度,提高原材料以及销售市场的多样性,Ifo研究者希望德国联邦政府向欧盟施压,推动欧盟同拉美国家自贸协定的审批,同时,欧盟也应该提高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签署贸易协定的政治意义,为欧洲企业进入对方市场降低门槛。

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21年德中贸易占德国对外贸易的9.5%,超过荷兰(8.%)和美国(7.5%),双边贸易总额达2454亿欧元。同年,德国与中国的贸易赤字为382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