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为销售收入为6368亿元,同比下滑28.56%,倒退至2017年水平,但净利润首破千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财富 (ID:newfortune),作者:张天伦,原文标题:《华为18年营收增长记录终结,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被苹果瓜分?孟晚舟:已过“黑障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2年3月28日,华为举行了2021年年度报告说明会,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归国后首次公开亮相。


受此消息影响,当日A股鸿蒙概念股股价有所提振,其中作为鸿蒙生态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九联科技(688609)“20cm”涨停、润和软件(300339)股价也大幅上涨了14.03%。


华为年度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五大看点:


  • 一是6368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2020年下滑28.56%,结束了连续18年的增长势头;


  • 二是盈利质量开始回升,其中实现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增长75.9%,经营性现金流为597亿元,同比增长69.4%;


  • 三是2434亿元的终端业务收入,同比去年下滑了49.6%,几近腰斩;


  • 四是顶着经营压力,华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2.4%,创历史新高;


  • 五是在先后成立五大军团及十大预备军团后,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1%,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业务。


2019年至今,在经历了美国多轮打压后,华为终端业务收入已大不如前,其在高端手机领域留下的空白,大部分被苹果分食;新成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在尝试与长安、小康等整车厂合作后,也迟迟未能在新能源车市场取得突破;最新发力的企业业务,中短期内能够贡献多少利润,更是尚未可知。


“我们还要为生存而战,有许多困难要克服。”在说明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


但与此同时,华为在过去三年也做了很多业绩所无法体现的尝试与布局——譬如在手机业务式微的同时,鸿蒙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截至2021年底,鸿蒙系统装“机”总数已经超过了3.2亿台,“鸿蒙+欧拉”的生态已初步建立;围绕物联网IoT赛道,用户依旧愿意为华为的手表、耳机等可穿戴设备“埋单”,其增长势头不减;在加大研发的同时,华为还在加大投资,链条不断向芯片制造业纵深……


2022年,华为会如何前进,值得期待。


一、2021年,华为活得怎样?


过去一年,大幅提升的利润质量,是华为业绩的最大亮点。


根据公告,2021年华为销售收入为6368亿元,同比下滑28.56%,倒退至2017年水平(表1)但与此同时,华为净利润首破千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孟晚舟表述,2021年,华为净利润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包括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数字化运营对作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控制销售管理费用的。“过去一年,单是在销售及管理费用上,华为就减少了近100亿元的支出。”


在孟晚舟看来,虽然华为公司的规模变小了,但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都在增强,因此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根据年报,2021年华为经营活动现金流达到597亿元,同比提升了69.4%。而就在2020年,华为352.18亿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较2019年大幅下滑了61.46%,引发外界对华为未来前景的担忧。


分业务看,2021年华为运营商业务、终端业务、企业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815亿元、2343亿元、1024亿元,分别增长了-6.98%、-49.6%、2.1%。


结合说明会信息及公告,美国制裁对其运营商业务的影响在逐渐减弱。截至2021年,华为累计签署了超3000个5G行业应用商用合同,同时,ICT基础设施业务稳健发展,新业务高速增长,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


终端业务方面,华为在智能穿戴、智慧屏、TWS耳机及消费者云服务等业务上均实现增长,其中,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


企业业务方面,全球已有700多个城市、267家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华为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于运营伙伴数量增长到6000多家。


截至2021年,华为手里的净现金(净现金=现金及短期投资-有息负债)达到2412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256亿元。“过去时间是华为比较艰难的时刻,现在,华为已经穿过了‘黑障区’。”对于华为业绩在过去一年间的变化,孟晚舟在问答环节中做出了总结。


二、终端业务跌至2017年水平,未来如何回归


2021年,华为终端业务收入为2343亿元,已经低于2017年的水平(图1)。那一年,华为发布了搭配着海思麒麟970芯片的mate10旗舰手机,进军高端市场。



在华为如今“1+8+N”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中,作为“1”的手机业务无疑是战略支点,但根据专业机构Omdia数据,2021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3500万台,较2020年的1.9亿台同比下滑了81.6%。


在手机业务陷入“休克”的状态下,华为为推动终端业务的持续发展,在过去一年进行了以下尝试:


  • 一是通过推出Mate X2折叠屏手机,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 二是持续迭代平板、笔记本、手表、耳机等智能设备;


  • 三是大规模启动鸿蒙系统迁移计划,试图挤掉谷歌,与苹果分享IoT操作系统市场的蛋糕;


  • 四是加速半导体产业链投资,通过推动国产化进程去解决美国禁令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能让华为稍感轻松的是,在其高端市场份额持续缩减的情况下,包括小米、OPPO、vivo等安卓手机品牌均未能在高端市场取得突破,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机硬件升级的脚步在数年跨越式发展后,逐渐放缓。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相较2020年,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占有率由13%降至6%,其留出的市场份额大部分被苹果瓜分,后者同期市占率由55%提升至60%(表2)



同时,由于华为的品牌形象基本稳固,因此,包括智能手表、TWS耳机等受芯片限制较小的智能设备的出货量也保持了上升趋势。


种种趋势表明,手机市场依旧为华为保留着卷土重来的机会。而过去一年间,华为试图通过发布鸿蒙系统,去延缓消费者迭代华为手机的周期,同时加大芯片投资力度,破解“缺芯”困局。


鸿蒙方面,在2021年6月,华为发布了可以覆盖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Harmony OS 2.0,正式向安卓以及iOS两大操作系统发起挑战。截至2021年底,鸿蒙系统装“机”总数已经超过了3.2亿台,其中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设备数已超2.2亿,鸿蒙智联2021年新增生态设备发货量超1亿。


所谓的鸿蒙智联,指的是华为以Harmony OS(鸿蒙操作系统)为核心,面向第三方设备所构建的生态,目前已开拓了智能家居、智慧出行、运动健康、智慧办公、影音娱乐、教育关怀六大场景。


在《鸿蒙账本:投入500亿,装机1.5亿台,联手1800家企业…华为能否被拯救?》中,新财富分析认为,鸿蒙系统的扩张,可能会为华为创造至少三大利润点。


  • 一是以鸿蒙为卖点,提高包括智能设备、芯片、主板等硬件的销量;


  • 二是华为在向第三方厂商提供鸿蒙智联解决方案时,也可以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收取相应费用;


  • 三是如iOS、安卓惯有的商业模式,鸿蒙生态规模的扩张将极大赋能华为移动应用服务、华为终端云等软件业务的发展。


但作为操作生态最大的流量入口,若手机业务迟迟无法回归,那么鸿蒙生态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牵制。进入2022年,在鸿蒙在对存量华为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迁移替代后,装机量的增速也料将放缓。


为了摆脱美国制裁的限制,在最近的两年间,华为明显加快投资的脚步。


根据企查查数据,2019年至2021年,由华为投资控股的哈勃投资(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6次、17次、35次投资(图2)。进入2022年,华为又先后投资了半导体设备研发商特思迪半导体,以及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系统研发商亘星智能。



在总共60笔投资中,华为超9成的投资都指向了半导体产业链的中上游,且随着美国禁令的升级,投资范围也从材料、设备延伸至EDA等软件领域。例如2021年7月,华为通过投资青芯意诚,间接持有思尔芯约2.27%股权。


思尔芯是国内EDA领域龙头,主要聚焦数字芯片的前端验证,利用FPGA进行原型验证,原型验证解决方案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二。而其2021年7月投资的阿卡思微电子,则是目前国内唯一芯片数字前端形式化验证EDA的软件供应商。


2022年,在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快速成长的同时,华为其他智能设备的发货量,以及鸿蒙生态的建设速度,对华为终端业务的回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月27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由于受到美国制裁,谷歌已经停止认证运行Android系统的俄罗斯BQ公司的智能手机,该公司将转向使用华为打造的鸿蒙系统。尽管华为方面回应表示,暂无计划在海外推出搭载Harmony OS的手机,但却并未直接否认鸿蒙系统“出海”的可能。


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曾表示,鸿蒙生态要成,首先得跨过3亿台的“生死线”,且这两年的鸿蒙生态发展特别重要,只要这两年时间抢下来,华为的硬件可能就回来了。


如今鸿蒙已经跃过了3亿台的“生死线”目标,并等待着手机业务的归来。


三、企业业务:全球名片将成优势


2021年,华为企业业务收入为1024亿元,占总营收的16.08%,已是一块不小的蛋糕。


企业业务,具体指的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数据中心等技术,面向千行百业及政府机构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推动其数字化转型。


企业业务是华为软硬件能力融合的窗口。近年间,企业业务的高速发展,以及鸿蒙、欧拉等操作生态的建立,显示华为正走在由“硬”及“软”的路上。在2020年底的一次内部会议中,任正非表示,华为是一个传统的硬件先进的公司,世界上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的例子还没有,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2021年,华为对企业业务的战线进行了诸多调整,其中最为受人关注的,是五大“军团”(煤炭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和数据中心能源军团)正式出征,以及10个预备军团【互动媒体(音乐)、运动健康、显示芯核、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底座、站点及模块电源、机场轨道、电力数字化服务10大方向】的成立。


结合华为的内部讲话,成立军团的目的在于聚焦战略重点,收缩战线,弄清楚每条战线的作战模式。相较于互联网服务,需求的高度碎片化一直是各巨头在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而从军团成立的频次看,华为发展企业业务诉求强烈。


如今不止是华为,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趋势下,包括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在大力布局产业物联网业务,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3月23日,腾讯公布2021年年报及四季报,其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业务收入,第四季度达到479.58亿元,占比33%,首度超越网络游戏板块,成为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全年收入则达到1721.95亿元,高于华为企业业务收入。但考虑到华为部分的硬件销售也是通过企业业务实现,因此,其在产业物联网领域的业务收入或并不低于腾讯。


而根据腾讯公告,2021年其已在政务、金融、教育、交通出行、医疗、智慧零售、工业、能源等诸多领域,形成产业数字化方案,与华为聚焦的多个业务方向重叠。


相较互联网龙头开天辟地不易,华为企业业务的一大优势在于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2021年,华为海外收入虽然下滑了23.82%,但依旧有2235亿元,占到总收入的35.1%。相较之下,腾讯、阿里历年海外业务收入均不超过总营收的20%。


过去一年间,华为企业业务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是初显成效。例如在2021年10月,华为智能光伏军团拿下了沙特红海新城1300MWh储能项目。


根据公告,在沙特,红海项目是列入沙特“2030愿景”的重点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微网储能项目,华为向其提供光储整体解决方案,包括1300MWh储能、400MWp光伏等。该项目建成后,将可满足百万人口的能源需求,红海新城将成为全球首个100%光储供能城市。


2022年3月,华为的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CloudFabric 3.0解决方案再次在西班牙阿利坎特省取得突破,为当地政府打造新一代敏捷电子政务网。


硬件业务是华为的另一大优势所在。例如在光伏领域,华为是全球光伏逆变器的龙头。据伍德麦肯兹发布的2020全球光伏逆变器供应商市场排名,华为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已占全球23%,超过阳光电源4个百分点,排名第一。同时,在服务器、芯片、监控等领域,华为均能提供各式各样的硬件解决方案。


相对应的,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在软件技术方面相较华为也拥有着一定的优势。“软件太抽象了。再加上业务和竞争环境时刻在变,导致软件的内涵和外延也时刻在变,要持续对其统一,这会是常态。”在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看来,华为的中坚力量与领导层基本是硬件出身,做软件的人员占比不足20%,如果此次转型能够成功,华为软件和硬件都很厉害,那么华为就有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而从利润角度看,面向B端的企业业务在短期内很难为华为的现金流贡献太多助力。2021年,腾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业务的成本投入达到1208亿元,业务毛利率为29.85%,低于腾讯43.91%的整体毛利率,以及华为48.3%的整体毛利率。


但产业物联网较之移动互联网,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影响更为深远的一条赛道,站在华为的角度,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战略高度等角度,企业业务都将会是未来的重点板块。


四、机遇与风险并存


进入2022年,华为依旧有多项在大量投入,但近期还看不到丰收结果的业务。


典型如2019年6月成立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在确立了“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业务理念后,华为通过聚焦ICT技术,定位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传统汽车所不具备的“增量”,包括高精地图、芯片、感知硬件(激光雷达等)、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生态服务、云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


但直至2022年,尽管通过Huawei Inside(使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的模式,华为已经与北汽、长安、广汽和赛力斯等多个车企深入合作,但之前在华为各大线下门店主推的赛力斯SF5等合作车型,销量均不及预期,华为品牌过硬的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口碑,在当下的汽车销售中并未被体现。


根据乘联会数据,截至2021年1月,赛力斯SF5在发布近10个月之后,总销量仅为8088台。作为对比,单是2021年2月,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便达到了18593台,国内新势力中,理想ONE的销量为8414辆,小鹏P7的销量为3537辆。传统车企中,比亚迪的唐、汉、秦在内的多款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均已超过8000台。


随着小米等巨头亲自下场造车,华为压力可想而知。2022年,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再次升级,推出了打造Harmony OS智能座舱的问界M5车型;配置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DS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和阿维塔11,也将在年内开启交付;而包括广汽埃安LX Plus与长城沙龙机甲龙等车型,则首次选择了MDC作为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华为过去三年间在智能汽车领域所做的种种努力,很快将再次迎来市场考验。


回看2021年,华为围绕运营商、消费者、企业三大业务,推出了智能设备、鸿蒙、欧拉、华为云、五大军团、智能汽车等多个业务、产品或品牌,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的项目变多越来越多。


2021年,华为研发费用达到1426.66亿元,占营收的22.4%,较2020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这代表着,华为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通过大幅提高研发费用率的方式保障研发投入。


这一年,华为继续推进“种子计划2.0”、“人才堤坝”等战略,加大了对天才少年、科学家的引入力度。“两年,华为大概招聘了2.6万应届毕业生,其中300多人为华为定义的天才少年,2022年华为计划还要招聘1万多名应届毕业生,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够解决华为现在的状况,使得华为进一步发展。”郭平在说明会中表示。


磨练软件实力、为手机业务回归积蓄能量、在汽车领域扩大影响力、加速全球5G部署……2022年,华为要发力的事业依旧有很多。其成绩如何,且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财富 (ID:newfortune),作者:张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