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分享,三个对我帮助很大的信条。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容易自寻烦恼,为一些本不应操心的事情去操心,把时间和精力白白消耗在内耗中。
而大多数烦恼,又可以归结到三个思维陷阱上 —— 也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
希望这三个简单的信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走出来,摆脱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
1. 跟内在的自我苛责和自我监测和解
今天看到一个有趣的段子。
我:又是新的一天,让我们加把劲,把今天的任务都做完吧!
大脑:不!你不想!
我:好吧,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稍微放松一下吧。
大脑:不许放松!要自责懒惰!
我想,不少朋友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明明想努力,想行动,有许多任务等着去做,但就是缺乏行动力,打不起精神。
不去做也就罢了,那就休息一下吧,但休息的时候又不断在心里苛责自己:
我怎么这么懒;
我又荒废了一天;
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得高效、自律、专注……
很明显,如果我们跳出来,理性地去看待这种行为,我们会发现这种行为非常愚蠢:我们要么就专注工作,要么就好好休息。沉浸在对自我的要求和苛责里面,既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又不能好好休息放松,既于事无补,又让我们不开心,有什么意义呢?
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地沉浸在这种状态之中呢?
原因在于:我们的“自我监测”功能太强了。
我们总是很容易给自己设定一个过高的期望和标准,然后打开我们的“自我监测”功能,时时刻刻“监测”自己是否偏离了这个标准。那些对自己要求越高的人,越容易设定更高的标准,同时保持全天候的自我监测。
这背后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都有一个需求,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因此,我们往往会结合外界灌输给我们的信息,在心中构造出一个虚假的、完美的标准,并要求自己向这个标准看齐。
因此,一旦我们“监测”到自己偏离了这个标准 —— 比如,本应努力工作,但是却荒废了一个小时 —— 就会给大脑发送一个警觉信号,告诉大脑:
我们在离“优秀”的道路上,又更远了一点,要注意啊……
但实际上,我们真正渴望要得到的是什么呢?并不是“优秀”,而是“幸福”。
我们只是在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把这两者打上了一个等号:只要我变得优秀了,我就会得到幸福 —— 问题就是:这是真的吗?
不是的。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接纳自己,并在这个基础上体验到满足、充实、成就感。幸福不是无所求,也不是有所得,而是所得高于所求。
但当我们挣扎在“我不够优秀”,从而一遍遍地在内心否定和怀疑自己时,我们其实就已经走到幸福的对立面了。
我们不断地把“所求”的标准提高,把着眼点放在“所求”和“所得”的差距上,一遍又一遍地强化这个差距,让自己沉浸在“我不够好”“我不应该懈怠”的自责和沮丧之中。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一定是接纳现在的自己。要明白一点:“最好的我”并不是我们心目中那个虚假的、高不可攀的“理想自我”,而是现在、当下、此时此刻,在思考和行动的“现实自我”。
我每天只能集中精力工作三四个小时,然后就很容易分心 —— 这就是你最好的工作状态,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做到六个小时、七个小时。
我总是很容易拖延,延期的任务已经对堆积如山了 —— 这就说明在你心中它们并不是很紧迫,没有必要强求自己一定要兼顾这么多事情。
我总是很保守,不敢冒险,也不敢面对陌生的挑战 —— 这就说明你对“安全”和“稳定”看得很重,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像别人一样充满活力和干劲。
你先接纳目前的自己,先要理解和明白一件事情:很多时候,我们跟别人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别人比我们更优秀,而仅仅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你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不够长,也许意味着你的思维速度和处理事情的速度更快。
你总是很容易拖延,也许意味着你能够更好地判断什么是重要的,能够抓住繁多事务的要点。
你总是很保守、不敢冒险,也许意味着你做事情滴水不漏,不容易出现问题和纰漏……
先接纳自己,再在这个基础上,去体验、沉浸和感受自己才能的发挥,关注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关注那些以往被“不够优秀”所掩埋、没有被自己注意到的地方。
然后,再去思考:我已经很好了,但是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一些微调,让自己变得更好?
改变自己,不是要去苛责自己,而是反过来 —— 你要先认可自己、热爱自己,然后才能去谈“改变”。
只有热爱能够成为真正的、不竭的动力,而不是相反。
2. 别把没有的东西,当成“本该得到”的东西
很多时候,导致我们产生烦恼的负面力量,往往就是两种。一种叫做“恐惧”,它会让我们患得患失,挣扎于内耗之中,难以寸进。
另一种,则是“贪婪”。
贪婪如何对我们施加影响呢?往往也有两种方式。一是我们已经得到的东西,二是我们“本该得到”的东西。
我在《如何让心灵永远保持活力?》中提到:年轻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把目光放在“未来”,着眼于“如何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但随着年岁增长,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害怕失去的也越来越多,我们渐渐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如何不失去我已有的东西”。
你放在心上的东西有多少,你相当于每天就要背负着多少的负担,在步步前行。
但很多人常犯的问题是什么呢?在这个已经很重的负担上面,再加上那些“我没有得到,但我本该得到”的东西。
比如:
放弃了一个调岗的机会,后来无数次地回想起来,问自己:要是当初我接受了,现在会怎么样,是不是会更好?
在挑战的面前退缩了,会不断地问自己:当时那个项目,如果自己有勇气去挑战一下的话,现状应该会很不一样吧?
没有踩中投资最好的时机,会反复地懊恼:要是我早一点行动就好了,我本该可以得到更高的收益的……
我们很容易有一个毛病:一个东西,只要它是好的,只要我知道了,我就想要得到它;一旦我没有得到,我就会认为是我“失去了它”。从而,不断陷入对自己的批判之中。
这就是“损失厌恶”的威力:我们把没有得到的东西,视为是本该得到的东西。从而把“没有得到”这件事情,扭曲成了“失去”,激活了我们大脑对损失的厌恶。
这种思维方式,日积月累,会慢慢在潜意识里给我们灌输一个信念:
我现在的状况是不够好的,而我本来可以更好,但是我没有选择它。
每一次你涌起后悔的情绪,都是在为这个信念再添上一个砝码,训练大脑往这个方向再靠近一点点。
实际上,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相当于是在做什么呢?你相当于为自己构造出了一个“另一种可能发生的未来”,另一个美好的、理想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的“我们自己”,总是会显得更加理智,更加英明,更加敏锐,更加果断,更加无懈可击。在那个“可能的未来”里面,我们总是会做出更好的选择,清楚地权衡风险,遇到问题时能冷静思考,处理手段干净利落,一切都踩在最正确的点上。
但是,这个“可能的未来”真实吗?
你只是在用一个虚假的幻象,为自己构筑一个安全屋,把自己藏进去,企图逃避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冲击和威胁。
所以,一个更好的心态是:不要去关注“我本该如何如何”,而是聚焦在“我拥有什么”上面。
请记住一个信念:那些我没有得到的东西,就是我“凭本事”所无法得到的;那些我付出的代价和风险,也是我“凭本事”所需要付出的。
“我”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世界的主角,并不一定非得得到最好的结果。
在“我”过往的生涯和际遇中,一切所得到的结果,都跟当下的“我”是相匹配的。
对于我们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只要我在作出决定时认真地考虑过了,那么这个决定就是“当时的我”所能够做到的“最好” —— 基于这一点,无论它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有义务、有责任去承担。
这可以帮助你更好、更加坦然地去面对自己,处理好自己跟世界的关系。
3. 别等准备好了再行动,而是通过行动去消除问题
回忆一下,当你碰到一个问题,遭遇一个挑战时,你下意识、最直接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这个问题好可怕啊,我要赶紧行动起来,改变它,让自己摆脱困境”;
还是“这个困境好可怕啊,我要调整自己的状态,等到自己状态更好时,再一口气把它解决掉”?
心理学家 Kuhl 把第一种心态称为“行动导向”(Action orientation),把第二种心态称为“状态导向”(State orientation)。
这两种反应哪种更好呢?其实各有各的好处。但问题是,如果你长期停留在第二种状态,那可能会导致一个负面循环:
碰到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状态不佳,无法立刻解决它,于是决定等到准备好了再行动。
那么,这个未解决的问题就会一直停留在你大脑的后台里面,成为你思维的负担,不断为你增加压力。
在这个前提下,你的一切“准备”行为 —— 包括搜集资料、分析问题……都会受到影响。从而,你会一直觉得“没有准备好”。
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你对这个问题的恐惧就会加深。因为你会觉得:这么久了我还没有准备好,是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
如果只有一两个问题那还好,但当同一段时间内,有较多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而你又无法立刻采取行动时,就很容易导向这个循环。
这个负面循环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它会大大地削弱你的行动力,让你更加难以真正去解决问题;同时,还会成为你慢性压力的来源,让你生活在压力和焦虑之中。
这就是许多人常见的问题:我们总是想逃避难题,想逃避“付出精力去动脑”的过程,于是不断地把难题往后拖,告诉自己“我不去看它,它就不存在”。
但问题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吗?大多数时候,并不会。
这就会导致,这些难题会堆积起来,一个旧的难题还没被解决,又来了一个新的难题……从而,使得我们身心俱疲,一想到这些事情,就觉得人生充满艰辛。
那么,如何克服这种“状态导向”的心态呢?
我们需要回过头来思考,这种心态究竟来源于什么。
这里有两层原因。表观的原因是:
我们不妨把“没有挑战 → 面对挑战 → 解决挑战”这三个阶段,按照大脑对它们的预判和感受,分别标示为:
“1舒服 → 2不舒服 → 3舒服”。
对于行动导向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关注 2→3 的阶段。他们会这样想:“我只要解决了2,后面就是康庄大道了”。并且,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来支撑自己跨过2的阶段。
反之,状态导向的人,则更容易关注 1→2 的阶段。他们想的是:“我要尽量减少自己的能量损耗,因此我能不碰这个2,就不碰这个2”。
但实际上,问题本身真的有那么困难吗?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问题真的很困难,而是我们被自己所想象的困难吓倒了。
所以,我常常说,许多内向、敏感的朋友,其实最欠缺的一种能力,就是“头脑一热”的能力。不用顾虑太多,我先上手试一试,做一做,感受感受再说。
大多数时候,通过你的行动,你会发现:问题也许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我们并不需要等到“准备好了”时,才能用“良好的表现”一口气把它解决掉。
而深层的原因呢?其实还是那一点:
我是一个“优秀”的人,因此我必须做出完美的结果。而为了达到完美的结果,我必须等充分准备到位了才能去行动。
所以,如何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依然要涉及到我之前讲过的“成长心态”:
人永远是在成长之中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件事情,你做得好不好,并不能代表你“是否优秀”;真正的“优秀”,是能够不断地通过行动去解决问题、吸取经验、获得成长。
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在路上。
结语
讲了这三个信念,以及跟它们所对应的三个陷阱,不知道你是否能够发现:它们其实有一个共性。
什么共性呢?它们都跟一个东西密切相关:期望。
我们往往会对自己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为自己树立一个过高的标准,用外在的规范和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标准就像一个诅咒,束缚着我们,操纵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地监测自己的行为、懊恼自己的失去、低估自己的状态……
正是这个诅咒,把我们困在日复一日的精神内耗之中。
我们为了向这个标准证明“我能行”,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去削足适履。
但这个标准,本质上是来自哪里呢?不是我们的内心,而是来自外界。
它可能是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周围环境的灌输,可能是媒体和信息茧房的潜移默化,可能是身边圈子、群体的追捧和关注,可能是我们对这一切的艳羡和向往。
这一切合起来,才构成了这个虚无缥缈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
很多时候,我们的奔波和操劳,其实都是为了什么呢?不是为了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真正想成为的人,而是为了更加接近这个“理想自我”。
所以,今天的标题才是“自寻烦恼”。
这些标准、要求和规范,是谁设下的?没有人。没有人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最好”“得到最多”,没有人要求我们必须不犯错误、不出问题 —— 我们只是在自己折腾自己罢了。
这才是“接纳自己”的要义:不要折腾自己,把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去真正地关注那个一直被“理想自我”所掩盖的“现实自我”。
去爱这个可能有很多问题、很多毛病,但真真切切、确确实实的,真正的自己。
不为外界的标准和规范而活着,才是真正的自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