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玲玲@玲玲的美国生活,80后河南人。

18岁之前,我从未踏出过家乡的小山村,过着单调乏味的放牛娃生活。如今,我不但走出了小山村,成为大城市的一名出色化妆师兼摄影师,更是在命运的眷顾下,认识了美国包工头老公,并就此留在美国安居乐业。

人多多少少都是按照自己习惯的模式生活的,但过于相像又会觉得悲哀。而我能不断实现人生突破,其实都源于当初的那个执拗决定。

(我是玲玲,一个来自河南山区的姑娘)

我出生在河南山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条件不富裕,为了替父母分忧,从小就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那时候,我和姐姐常常轮流去附近山里放牛。看着出了饲养棚的它们,在广阔的草地上撒欢、吃草,无拘无束的样子,我向往起山外面的世界,想见识大城市的广阔和繁华。

17岁时,在上高中的我,偶然听说村里有人去省城发展不错的消息,我更加心生羡慕,日思夜想都是外面更广更美的天空。



(我家乡的那片山,隔绝了我们和外面的世界)

可是,那时候我被支气管炎困扰,一直没有治愈。每到天气冷的时候,就控制不住的咳嗽,连爬个不高的山头,也会喘得不行。父母看我病恹恹,瘦得像麻秆似的,坚决不同意我高中毕业后去外面闯荡。

不同意,就去证明,我并没有他们看起来那样羸弱。那时候恰逢学校组织长跑比赛,我愣是凭着自己的耐性和不服输的劲,取得了第一名。这下,他们都没话可说了。母亲拉着我到处去看医生,说是等病彻底治好,我才能出去。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我的支气管炎症控制住了,但却因为药物副作用肥了不少,以至于村里人再看到我时,都不知道这是谁家的胖丫头。我不是很在乎这些,一想到毕业之后能走出大山,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小我就渴望外面的世界,希望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在广阔的天空里)

高中毕业后,我如愿来到了省城,先后又去了广州、青岛,并在亲戚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

见识了大城市的天宽地广,我又梦想着去皇城脚下的北京,感受下那里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化气息。但是,到北京我靠什么生活呢?这个问题让我踌躇不前。

幸而,一个朋友在这时候给我打了电话,她告诉我北京西城区金融街的一家公司在招前台。通过面试,我顺利地获得了这个工作职位。

那时候,每天上下班途中,我都会遇到很多高级白领、海归,看着他们意气勃发的样子,再反观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到头也不过是个办公室主任,心里不由有了落差。



(学习化妆和摄影后,我变得自信从容了许多)

心里迷茫不安时,脑海浮现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技多不压身。只有多学点技术,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想起小时候,父亲在豫剧团时,阿姨们化着妆的漂亮脸蛋,我便决定往化妆、摄影方面去发展。心想这些工作不仅能留住美,还不用风吹日晒,想必是个好的发展方向。

2002年,我开始到专门的摄影培训机构学习摄影,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老师也是倾囊相授。可谁知道,一场SARS来袭,我们的课程不得不暂时停止。

好在我和老师很投缘,便趁着私下聚会的机会多多向她请教。那段时间,她在学习上给我开了不少小灶,我的摄影技术也迅速提高。

都说“越努力越幸运”,圆满结束摄影相关课程后,老师将我介绍到了当时国内顶尖的一家儿童摄影公司去上班。考虑到化妆和摄影之间的密切联系,工作之余我又到一家知名的造型培训学校去学习化妆。



(由于工作需要,我对化妆技艺有了更高的追求,常去参加活动锤炼技艺)

摄影和化妆技术上的不断精进,让我的发展也越来越顺利。我们团队不仅和一些知名品牌合作,还有幸参与了一些电影的拍摄,比如《煎饼侠》。

那段时间我拼命工作,最高时能拿2万多,这对于从农村出来的我来说非常知足。期间,我特别喜欢去参加一些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并以此来丰富自己锤炼技艺。再加上我待人真诚友善,期间交了不少的好朋友。

后来,我又跳槽到了当初学造型的母校,在其中一家分校任校长。那几年,因为一心扑在事业上,我沦为了父母眼中愁嫁的老姑娘。

期间虽然也有相亲经历,但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看着身边的朋友出双入对,再瞥瞥形单影只的自己,我心里是说不出的惆怅。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很快幸运女神便再次眷顾了我。通过朋友的介绍,我参加了国际交友平台的网上聚会,认识了现在的美国老公鲁班。



(我和老公鲁班,他帽子下面其实是光头)

由于我们都是大龄青年,交往的目的都是为了结婚,所以没聊几天,我便询问了他的工作、收入、年龄、家庭背景等。没想到的是,鲁班一点也没有觉得唐突,很实在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另外,中国和美国有时差,每次聊天时都是他迁就我的生物钟,就连他平常工作也会随时接我的电话,还时常向我展示他的工作内容,并把我介绍给他的家人、朋友、工作伙伴。有时候,他还会发些照片给我。最搞笑的是,这些都是他光头没带帽子的样子。

美国男士很多都是秃顶,鲁班也不例外,他从二十几岁就开始秃顶。然后他给我发的照片还都是些秃头照片,也没想过要美颜精修,我就觉得这人好实在。网上交流几个月下来,我们对彼此都比较满意,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关系。



(骑马时的鲁班英姿飒爽,与平时颇为不同)

原本我们的计划是让他来中国和我见面,然后我带他游览北京。没承想2020年初一场疫情来袭,计划泡汤。他来不了中国,于是就邀请我去美国。

当时我的工作因疫情暂停了,本就有出去转转的想法,借此机会,还可以去探望在好莱坞工作的朋友,我就同意了他的建议。

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坐上了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在美国封国令下来的前夕,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令我没想到的是,现实与想象竟差距这般大。

“哎呦,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美国?美国不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吗?为什么这里的房子这么矮?”讲真,这是我来到这第一个反应。抱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在美国的生活,新鲜事接踵而至。

在美国时我住在朋友家里,鲁班忙完工作,会找我一起吃饭游玩,但吃来吃去就是些汉堡、三明治、蔬菜沙拉……没有吃到热饭热菜就算了,最让我不习惯的是,喝热水太难了。我跟服务生说,来一杯热水,她给我递来一杯常温水。



(在美国,想喝杯热水真心不容易)

在美国人看来,平常喝的常温水就算热水。本来我英语就不太好,所以只能边比划边说,我要的是煮咖啡的那种热水。

鲁班也来凑热闹,挺冷的天气,问我要不要加冰。瞧着他把冰块放嘴里嚼得嘎嘣儿脆的样子,我就会忍不住感叹老美的肠胃真不错。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喝热水的习惯。原来是美国人普遍认为冰水更加解渴,而且他们觉得生水或冰水里面含有多种有益于身体的微量元素,但高温会破坏水中的有益物质。

另外,他们也不喜欢用热水壶,他们认为热水壶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重金属,所以他们冬夏都是喝冰水,就连给小宝宝沏奶粉也是用常温水。而且他们的饮食文化并不追求精细,仅在乎是否科学、营养、方便。



(美国郊区常可见到的木制房屋)

其实他们这种逻辑思维,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有一次去鲁班家做客,那时正值冬季,屋子里的中央空调居然装在地面上,冒着淡淡白烟,屋顶的吊扇也嗡嗡转着。我就好奇,为什么大冬天还要开电扇呢?

鲁班跟我说,由于热气是向上升的,所以要用吊扇把上升的热气吹下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美国人家里一年四季都开着吊扇。所以,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冬天的时候,屋里有人会热的光膀子,而夏天时,屋里又会冷得像冰窖。

之后,我还逐渐明白了,为什么美国高楼只是集中在市中心的一小块地方,其他四周都是低矮的房子或平房,而且房子还多是木质结构。

那是由于洛杉矶、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市中心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所以会吸引很多的人过去,治安反而会不好。因此,很多条件优越的家庭会选择住在郊区。像我朋友住的这个白人区小镇,虽然没有高楼林立,但安全度却很高。



(我和鲁班游玩时拍的风景照)

另外,美国人建造房子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比如说,在他们看来,砖石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不但成本高,拆除、建筑废料处理起来也麻烦,环保成本也不低。而且像洛杉矶,它在一个地震带上,这里选择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不仅便宜,还环保、防震。

虽然我和鲁班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差距很大,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感情进展。恋爱期间,我们相处的很愉快,顺利来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然而,由于跨国婚姻文化差异悬殊,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摩擦。

在美国,婚礼全部是由女方来承办,而且没有彩礼这种说法。但我认为彩礼不能省略,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习俗,也是一种规矩,是女方告别原生家庭,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个略微表达。



(鲁班虽不善于表达,为人却真诚实在)

鲁班对此并不了解,于是我们一起在网上查了相关信息。当他看到有的地方彩礼钱高的离谱时,着实被吓了一跳。

他磕磕巴巴地说:“这不行,不行,我接受不了。”看到他这副张口结舌的样子,我觉得好笑极了,于是故意逗他:“不给彩礼,我们就不能结婚了”。

鲁班先是瞪大眼睛,然后顿了顿跟我说:“我理解你,不给彩礼,在礼节上不合适,但是给太多,我也负担不了,要不然咱们折中一下?”

我当然同意鲁班的建议,原本我就不在乎彩礼的多少,只是想了解鲁班的态度,习俗礼节方面的文化差异,都可以相互商量,一起解决。

2020年7月,距离我签证到期还有一个月,我和鲁班领了结婚证。在领证之前,我听鲁班说过美国各个州的领证流程不一样,随便去哪个州都可以。而且这边领证会有一个小型的仪式,有教堂,有牧师,还可以租些漂亮的礼服穿。



(和鲁班一起的日子,总是心情愉快)

可当我领完证,满心欢喜期待着感受这里不同的文化氛围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领完证就可以离开了。鲁班察觉出我的失落,安慰我说,这个州的流程简单些,不过我们很快就可以举办一场热闹的婚礼,到时你一定很开心。望着鲁班真挚的眼神,我心里的失落顷刻间一扫而光。

当时考虑到办婚礼需要筹备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商量着将婚礼放在10月份举行。可出乎意料的是,婚礼会一再延期。

2020年10月,在婚礼即将举办前夕,鲁班的姥爷由于癌症复发,再加上受疫情的影响去世了。当时鲁班特别悲痛,因为从小到大,他和老人家的感情就特别好。所以,我们的婚礼不得不延期。

那时,考虑到圣诞节是个喜庆的日子,而且跟中国的春节比较接近,大家聚在一起比较开心,于是我们就将婚礼延期到圣诞节左右。



(婚礼一再延期,心情就像这雪地一样,空落落的)

谁也没想到,快到圣诞节时,鲁班的姑姑又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一直昏迷不醒。当时大家都很焦急,这个时候办婚礼,肯定也不合适,我们就又将婚礼延后到2月份情人节。

结果2月份时,鲁班的姑姑又恰巧去世,大家都陷入了悲痛哀伤中。鲁班一家人建议婚礼再推迟,我虽然对鲁班姑姑的离世感到难过,但还是有些无奈和气愤。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婚礼,让我的心理生出绵延不绝的失落感和无力感。

鲁班看出我的委屈,买了昂贵的婚戒和礼物,并许诺为我举办一场难忘的婚礼,请亲戚过来弹钢琴、拉小提琴,按着我喜欢的方式置办婚礼。



(我和鲁班的结婚照片)

他还向我解释现在办婚礼的诸多弊端,我当然能理解鲁班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办婚礼确实不尊重他姑姑一家。于是,我们就将婚礼延期到了2021年7月份。

为了婚礼的顺利举行,鲁班一家颇费心思。由于他的职业是到处建房子,所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工作,隔段时间才能回去。让我倍感温暖的是,每次回去婆婆和大姑姐都会给我们很多结婚资料去看,让我们挑选样式。

就连选什么样的蛋糕、音乐,怎么去布置现场,都会事无巨细。婆婆还专门带着我们去试婚纱、礼服。我没挑选到自己心仪的款式,婆婆就专门从网上为我精心订制了婚纱。

这些,让我深切地觉得自己被重视、疼爱,同时也感受到了鲁班一家对我这个中国媳妇的诚意和喜爱。



(我给鲁班他们做的中西结合的午餐)

婚后,由于我没有合适的工作,就做起了家庭主妇,跟着鲁班到处去建房子。每天都挖空心思为鲁班他们准备饭菜,时不时地还弘扬一下我们大中国的美食文化。

跟着鲁班到处建房子的生活,不免奔波辛苦,却也不乏乐趣。不但能欣赏沿途的各种风景,还能在闲暇之余通过短视频记录生活。

看到在鲁班和伙伴们的努力付出下,一座座精致敞亮的木头房拔地而起,我不由的赞叹起鲁班他们的技艺。

其实谈到鲁班这个中国名字,源于我俩恋爱时,我给他讲的一些中国传统故事。



(鲁班和他的团队一起建造的木材房子)

恋爱时,因为我知道他的工作是建木头房子,也算是位匠人,所以我就找了很多中国的木工手艺人、木制工艺品的资料给他,看看能不能碰撞出火花。

那些栩栩如生的木雕摆件、工艺品,还有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挂件、屏风……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他。

看着他直勾勾地盯着这些图片、视频,我给他讲起了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鲁班的事迹。他听得入了迷,对鲁班还有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很是敬佩。于是,我就帮他取了鲁班这个中国名字。希望他能向前人致敬,学习古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如今,鲁班这个中国名字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老公也期待着等疫情结束,到中国参观。我想,如果鲁班能亲眼看到故宫、天坛等一系列名胜古迹,肯定会激动得腿都拔不动。



(每新到一个地方,我都会用相机记录下这里的风景)

有人问我,放弃国内的高薪工作,远离家乡,嫁给美国包工头值不值得?

其实我想说的是,爱没有值不值得,只有甘不甘心。能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一起经历生活的各种滋味,从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拾得成长的真谛,本就是生活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

【口述:玲玲在美国】

【编辑: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