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黄智健,头图来自:unsplash


几年前如果你想购买一台平板电脑,那么值得考虑的大概只有 iPad、iPad Air、iPad Pro,以及它们的前代产品。


根据 Statcounter 的统计数据,苹果一直占据平板市场近 60% 的份额,有着压倒性的市场统治力。


这倒不是因为 iPad 自身产品力有多么领先,而是 Android 对手确实不太争气,才给了苹果一套模具用三代 iPad 的勇气。



但到了 2021 年下半年,平板电脑市场开始出现转机,华为、小米、联想等大批 Android 厂商在平板领域频频发力,迅速完成了从入门到旗舰的全价位市场布局。


就在上个月的三星春季新品发布会上,三星发布了几乎是目前屏幕最大(14.6 英寸)的平板电脑 Galaxy Tab S8 Ultra,起售价看齐被视为旗舰平板标杆的 iPad Pro,这是 Android 和 iPad 在旗舰价位上的首次交锋。


尽管售价昂贵,S8 Ultra 的销售却异常火爆,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缺货的现象,足以让厂商怀疑是否低估了消费者对一款旗舰 Android 平板的期待。


难道,Android 平板终于要火了?


一、Android 平板目前的终点,就是成为 PC


如果不是全民网课催生出教育平板的需求,可能没有那么多 Android 厂商愿意再次拾起平板电脑这个旧摊子。



例如曾喊出“全力推动 Android 平板生态链发展”口号的小米,在 2018 年发布了小米平板 4 后,便进入很长一段沉寂期,久到去年要宣传小米平板 5 时,才想起来自己原来还有官方微博。


将时间拨回 2018 年你会发现,Android 厂商做起平板电脑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


由于软件生态更成熟的 iPad 牢牢占据 3000 元左右的价位,留给 Android 厂商竞争的空间并不多。


像瞄准中低价位的小米平板 4、华为平板 M5 只能采用过气的骁龙 660、麒麟 960 芯片,在性能上落后对手;而选择搭载高性能芯片三星 Tab S4,价格上又占不到优势。


如今司空见惯的分屏功能<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如今司空见惯的分屏功能


最致命的是,Android 平板相比 iPad 缺少开发者的针对性适配,导致软件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软件连基本的大屏适配都做不到,即使机器使用 2K 屏也救不回来强行拉伸应用带来的糟糕观感。


硬件成本、软件生态像两道枷锁限制住了 Android 平板的发展,唯有随着时间推移,两道枷锁才能被慢慢解开。



终于,Android 平板在去年等来了爆发,一方面像骁龙 870 等移动端芯片性能已足够强大,能满足像游戏、娱乐、轻办公绝大部分场景下流畅使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厂商对系统软件的掌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年时间里,针对平板推出的 HD 应用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不同的是厂商学会了“迁就”。


在近来的平板发布会上,无论是一直默默耕耘的华为、卷土重来的小米,还是初来乍到的 OPPO,都把平板应用的大屏适配作为自家产品的重点。



比如运行 HarmonyOS 的华为 MatePad 可以通过“平行视界”功能将应用内层作分屏处理,让同一个应用实现一左一右的显示布局。



小米的 MIUI 13 Pad 系统则可以利用全局自由窗口,实现类似 PC 的窗口化多任务操作。



OPPO 拿手的悬浮小窗功能在平板上用起来更加舒服,像微信、QQ 等应用用小窗打开比占据整个屏幕的体验要更好。


厂商通过分屏、小窗解决大屏应用体验不佳的问题,让平板变得“能用”的同时,也在想办法提高这块大屏幕的利用率。



而目前能把 Android 平板屏幕利用率最大化的,应该是以三星 DeX 为首的“电脑模式”。


将大屏幕接上键盘,打开电脑模式,可以在平板电脑上利用多窗口完成轻度的办公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便携办公的需求,乍一看下就像是一台小笔记本电脑,或者说,是十年前惊艳问世又以失败告终的 Surface RT。


是的,十年后平板 PC 化、PC 平板化来到了一个发展交叉点,两者对于轻办公的关注让笔记本与平板电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目前来看,影音娱乐依然是当下绝大多数人选择平板时最主要需求,这也是平板最擅长的工作。


但当高端平板的屏幕尺寸已经开始赶上甚至超越笔记本电脑时,我们有必要对平板的定位重新思考:在这个尺寸下用手捧着平板已经不再现实,如今平板瞄准的还是那群躺在懒人椅看视频的人吗?


向 PC 化发展,也许是尚未孕育出杀手级平板应用的 Android 平板拓宽用户需求的最好选择。然而在这条赛道上,Android 平板面对的 PC 已不再是纯粹桌面化的异类,而是一个在交互、软件生态上高度相似的对手。


二、向触屏化不懈探索的 Windows


尽管 Windows 8 时代就已开始向触屏化过渡,但至今 Windows 平板的触摸交互相比 Android 和 iPadOS 还有不小距离。



微软一直没有放弃在触屏交互上的努力,Windows 8 上采用的 Metro 设计语言可以说就是为触摸屏而生的。


Metro 用便于手指点按的大界面取代了原本相对比较紧的界面,确实解决了过去手指点击就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但过于激进的推进触摸屏操作让原本在键鼠上小范围点按变成了无意义的大幅度滑动,引起了传统键鼠交互用户的不满,最终微软只好在 Windows 8.1 和后续的 Windows 10 淡化了 Metro 界面,带回用户更熟悉的传统界面。


Metro 的失利并没有让微软放弃对触屏化的尝试,在应用在 Windows 11 上的新设计语言 Fluent 中,触摸依然是重要的交互方式之一,为此微软在 Windows 11 上做出了不少改变。



像是居中的开始界面采用大模块图标排布,方便你点击常用应用。



在触摸屏上融入笔记本触摸板的手势交互,用多指手势代替返回桌面等常用操作。



文件管理器还将像浏览器一样支持标签页分页,通过点击上方的 Tab 栏便可管理多窗口。


不难看出,微软正在努力地在键鼠与手指之间找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间值,并且在自家应用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触摸屏用户的手指。


然而在其他应用上,微软却很难让开发者跟随其触摸化的步伐前进。


用触摸屏逛京东实在难受<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用触摸屏逛京东实在难受


其中也包括传统的网页设计,像一些密密麻麻的品类排布、需要指针放上去才出现的二级菜单对手指点击依旧不友好,而这才是 Windows 用户需要面对的大多数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早在 Windows 10 上提出过“一次开发多端应用”的 UWP 架构平台,将移动端应用的逻辑融入到桌面上,但由于微软在移动端处处碰壁,UWP 应用推广比较缓慢,还未能走出“小而美”的阶段。


既然从零开始造轮子太难,为什么不直接给 Windows 装上轮子呢?


于是乎在 Windows 11 发布会上,微软宣布将会推出 Android 子系统(WSA),利用英特尔的 Bridge 技术让系统原生支持 Android 应用,目前在最新版本的 Windows 11 上已经可以体验。


过去 Windows 用模拟器也可以运行 Android 应用,微软何必要大费周章推出个官方“模拟器”呢?


带着疑问,我在一台二合一笔记本上体验了一周 Windows 与 Android 的双面生活,最后得出结论:这也许是 Windows 在多年来的触摸化演进上最重要的一步。


这并不意味目前 WSA 的体验能够远远甩开传统模拟器。


事实上就 app 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而言,WSA 当下的表现比传统模拟器要差得多,例如在使用淘宝、京东、UC 等移动端常用软件时,总会遇到闪退、卡死的问题。


触控式键盘好看但不好用<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触控式键盘好看但不好用


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像是在哔哩哔哩播放视频遇到卡顿、播放失败问题也已是家常便饭。


即便如此,我仍然相信 WSA 的加入对 Windows 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为 WSA 有着传统模拟器所不具备的特质——直观、连贯和纯粹



首先是在设计上的纯粹。


当一个 Android app 在正常安装完成后,就会出现在开始菜单之中,打开时以独立的窗口呈现,和我们熟悉的常规软件没什么差别,既不会像模拟器那样看起来臃肿,也降低了学习门槛(当然目前安装的门槛并不低)


使用过程中,你很少会感受到 Windows 与 WSA 之间的隔阂。


例如在 Windows 复制了文字可以直接在 WSA 粘贴、WSA 的应用通知可以直接在信息中心中显示……


大量的跨系统优化让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只有当你在两者之间传输文件碰壁时,你才会意识到 WSA 原来是运行在独立分区的子系统。


最打动我的,则是 Android app 真正为手指点触设计、和移动端别无二致的交互 UI


相信对大多数使用触摸屏 PC 的用户来说,触屏只是有在没有键鼠下迫不得已的备选,其使用频率可能还低于鼠标的滚轮中键。



毫无疑问,移动端 app 对触屏的操作的优化上要领先于传统桌面软件,这意味着我无需忍受桌面端那细小、密集让人下不了手的界面元素,转而用移动 app 取代之。


更重要的是,将 Android 应用带到 Windows 支持极大丰富了 Arm 架构 Windows 和 Windows 11 SE 等系统的软件生态,不用再为缺少 X86/64 应用支持而烦恼,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 Windows RT 开始便一直困扰着微软的移动化障碍。



当 WSA 的稳定性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硬件形态(包括 Arm 架构芯片)走向成熟的二合一电脑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横跨桌面和移动端的新形态 PC,也将成为高端 Android 平板最难跨越的对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黄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