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律,允许所有乌平民在战争状态期间使用武器。

于此同时,俄乌两国外长则在稍晚时间抵达土耳其,准备展开双方的新一轮谈判。

外界注意到,这是俄乌冲突十多天来,双方政府高层的首次直接接触,有可能为局势带来新的转机。

此前在俄乌交火后不久,特别在基辅,乌克兰政府已经向普通民众分发了大量轻武器。今番泽连斯基正式签署法律,意味着乌克兰在做进一步的巷战准备,以此向莫斯科施加更大压力。

另一边,俄军则在战场上尽力展现克宫的相关承诺,如避免对平民区的轰炸,及主动多次启动军队的“静默”模式,以保障基辅、哈尔科夫等城市人道主义通道的安全运行等。

这些措施令俄罗斯迄今为止还没有受到更严重的人道主义指控,但毋庸置疑拖累了俄军推进其战线的进程,某些预计的战果可能因此受损。

不过看上去莫斯科似乎准备好了承受这一损失。普京一再表示无意推翻乌克兰现政府,这表明俄军在打击乌克兰军事力量的同时,不愿与乌平民之间制造更大仇恨。

但这一战略“包袱”有可能成为乌克兰的重要砝码,相关迹象有逐渐明显的趋势。

有观察者指,在泽连斯基政府越来越显著的鼓励和支持下,相当数量的乌克兰平民正在被武装起来。尤其在基辅市,这座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一旦有大量人群掌握武器,必然会成为很多不稳定因素的策动地。

尽管不能确定这部分人有何种程度的战斗意志和抗俄意愿,但即便只有很小比例向俄军开火,也足以为后者制造大麻烦。一个可能出现的状况是,俄军将在基辅攻坚战中面临街区巷战的反复考验,在重武器难以展开的城市中,双方都会因此产生大量伤亡。

而俄军还将面临另一个坏消息。

通过对此次俄乌战事的观察,俄军的信息化水平总体上仍较低,只有较少拳头部队能达到相当的信息化程度。且俄军缺少察打一体无人机,精准弹药可能也库存紧张,相关问题的暴露只会让巷战变得更为艰难。

挑战在于,如果俄军仍然坚持其既往作战方式,则不得不面对较严重的生存威胁,而一旦俄军不再忍耐大范围使用重火力,就必将因此承受外界极猛烈的人道主义谴责,在不掌握舆论优势的前提下,这将令莫斯科更加陷入被动境地。

目前俄军尚在基辅周边持续集结,但愿绞肉机般的巷战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出现,而只是乌克兰放在谈判桌上的砝码。

乐观的一面是,俄乌双方始终保持接触,且近日双方在公开表态上都有所软化,这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