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张晨阳,编辑:王朝靖,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因为社交媒体,俄乌战争正在变得前所未有地具体:刷屏的文字消息、富有冲击力的图片影像和战争直播,让“遥远的哭声”赤裸裸地萦绕在屏幕前的人耳边。


截至今天,微博上#关注俄乌局势最新进展#、#俄乌局势#和#俄乌最新进展#分别有 68 亿、15 亿、13 亿的阅读量。


微博热搜、微信朋友圈、新闻push、短视频平台、ins上的图片……在各种纷杂的消息中,也有不少假消息“浑水摸鱼”,被制造、渲染、大肆传播。第一轮真相大白之后还有第二轮真相、第三轮真相……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责任教授陈力丹认为,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


而战争期间,这种现象似乎变得更加明显。我们通过社交网络,多方位地看见关于战争的信息,但假消息也突然变多,追究真相变得更难。


什么样的信息,更有可能是假的?


简单粗暴式消息


带有色情、暴力、赌博、毒品、死亡等相关字眼,标题往往吸人眼球,但内文简略,前因后果一笔带过。


比如:《乌克兰蛇岛军人拒降后集体阵亡》《全世界最大的色情网站宣布制裁俄罗斯》


人设崩塌式消息


人设和立场相反,越冲突,越刺激。立场要明确,态度要坚决,通常情况下,会带“坚决”“绝不”“禁止”等强烈肯定或否定性字眼。


比如:


2月26日,中文社交平台上出现一张截图,截图显示,俄罗斯官方电视台“今日俄罗斯”的女主播艾比·玛汀在播报节目时突然发声,指责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的行为,并称“我在这里工作,不代表我不具备编辑独立性。俄罗斯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我不会坐在这儿,为军事侵略行为道歉或辩护。”


然而,经过核查,这张图是“旧图新用”——这是一则发生于2014年的旧闻,背景是克里米亚危机,与最近的俄乌冲突没有直接关联。


↑ Youtube上显示,该视频的时间为2014年<br>
↑ Youtube上显示,该视频的时间为2014年


破釜沉舟式消息


夸张、渲染、或者直接无中生,明显是非理性发言,但因为具备强烈的攻击性,有“大不了鱼死网破”之感,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绪震动。


比如:


2月底,一则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演讲的视频许多在微信群中流传,时长共1分15秒。字幕显示,普京发言为如果北约在黑海挑衅,将“使用核武器回击”。



但澎湃明查的核实显示,这一视频片段截取自普京于当地时间 2 月 24 日凌晨发表的演讲。结合塔斯社放出的讲话全文可知,网传片段为普京呼吁乌克兰军人放下武器投降,并保证释放投降士兵,字幕翻译同讲话内容毫无关联。


悲伤逆流成河式消息


利用“惨”博取人们的同情,从而引起广泛的悲伤。女人、孩子、老人常常为主体。


比如:


在推特上,有一张儿童头破血流的图片,被称为“俄乌战争中最令人心碎的图片之一”。



事实上,这张图片是一家名为 Barkod Ic Mimarlik 的广告公司的作品。原图素材来自一位名叫穆罕默德·巴德拉的摄影师,原作品摄于 2018 年 1 月 3 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一家医院。


为什么战争期间,假消息会突然变多


原因可以总结成 5 点。


一方面,假消息特别多是因为信息战是现代战争的一部分。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为了各自利益都在努力抢夺“控制叙事”的主动权,就像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研究与传播学教授胡安·曼弗雷迪所说:“宣传也是一种战略资产,就像外交和威慑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真相成了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鼓励人们上传更容易得到他人反馈的内容,因为更高的参与度意味着平台有机会卖出更多广告。在微博上最容易被广泛传播的是含有、或容易引起愤怒、憎恨情感的信息。 战争期间最容易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靶子,有一个值得愤怒的“坏人”、“坏国家”、“坏政府”。


第三,道德和情绪色彩强烈的信息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传播——pew的一项调查显示,一条推文中每增加一个道德性或情绪性的词语,它被转发的概率就会提升20%。  


第四,惩罚作恶者的行为有助于显示自己的正义。点赞、转发等反馈会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成就感。 表明“我懂乌克兰”、“我反战”、“还反傻逼”。


第五,社交媒体约束力低。 在网上发布假消息、表达义愤不会带来什么风险,成本极低。尤其是发布诋毁外国国家、以此表达“正义的愤怒”的消息。


于是,各种带着偏见的、情绪的、先入为主的、断章取义的消息泛滥。


人们需要马上知道消息,真相太慢了


可以说,这次俄乌战争是在全球的围观之下进行的。


除了官方媒体,参与新闻报道和信息制造的还有各种自媒体、微博大V、B站UP主、乌克兰留学生、乌克兰华裔……


在现场的,开个手机就能现场直播,拍一下画面、说两句感受;不在场的,也很容易就可以一键转发、二次加工、三次整合。


这一方面丰富了信息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使新闻生产变得低门槛。


于是,“在一个没有编辑把关、充满倾向性报道的新闻界,谁的嗓门大,谁的声音甜美,谁就可以获胜,首先被牺牲的是真相。”


而低门槛、无审核的信息生产,带来了以流量和利益为主导的注意力经济。


在微博上,一条已经被证明是假消息的话题#乌克兰蛇岛军人集体阵亡#就有超过4.8亿的阅读量和2.7万的讨论量。


然而,在后续俄罗斯红星电视台曝光的一段频中,一群乌克兰士兵站在一个房间中接受采访,有士兵表示,他是自愿放下武器投降的。2月27 日英国《卫报》再次报道,乌克兰国家边防局表示,此前据称集体阵亡的蛇岛士兵可能还活着。


另一项来自营销分析公司Jumpshot 2016 年 9 到11 月的网站流量数据显示,假新闻网站从Facebook 平均获得了超过 70% 的流量,而纽约时报等媒体从 Facebook 仅能获得 30% 的流量;对于虚假新闻写手来说,每一千次浏览量能带来 13 到 14 美元的广告收益。


据报道,在美国,就有城镇出现了“假新闻点击业”,在美国大选期间发布各种虚假信息,靠炮制新闻获取收益。


比起真相,人们更需要情绪


在真假交杂的互联网中,为什么假消息总被大肆传播?


一项研究表明,在当前人们获取信息量远大于大脑可分析信息量的时代,我们的大脑学会了一种过滤无用信息的能力,只有那些更加令人出乎意料的信息——往往是虚假信息,才更有可能被过滤到更高级的思维加工处理阶段,这些虚假消息的令人产生大量的情绪冲突,以产生奖赏效应以及愉悦感的多巴胺,从而快速地吸引他们的注意。


在19世纪的德国,人们发明出“刻奇”(Kitsch)这个词来形容一种心理现象,含义如下:



正如前文总结过,假消息往往是非理性,却具有更强的情绪性、煽动性,很容易唤起人们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情感。


此外,战争带来的令人痛苦的坏消息往往远多于令人快乐的好消息,而“Kitsch”也更多产生于悲苦的对象——原本悲苦的心情,更需要别人的悲苦来养活,侧身于别人的悲苦当中,比分享别人的幸福,痛感要来得强烈。


当你看到在战争中头破血流的儿童、被迫分别的情侣、无家可归的老人……很容易沉浸在自我感伤里,然后点赞、评论、转发。


 

像毒品一般,你大脑中“与其他人类连结在一起”的感觉不断复制、膨胀,产生高于正常水平的快感。最后,参与其中的人都自发或被迫地陷入了一种共同的、无意识的伤感或崇高。


而如果你身处其中,却没有和大家一起在洪流里为之感伤,别人就要怀疑你生而为人的情感:“是不是冷漠”“怎么会有人看到还无动于衷”“不转不是中国人”……


另外,数据显示,人们更愿意接受与他们已有的想法相近的信息,来证明自己认识的合理性。他们也更愿意分享这样的信息,来与其他人产生共鸣,增加成就感。


普通人应该相信什么


一个事实是,无论是对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人们的信任度正在下跌。


哈佛大学美国政治研究中心与哈里斯民调公司在 2017 年共同进行的民调显示,高达 65% 的美国选民认为美国主流媒体上“有很多假新闻”。爱德曼 2020 年的信任度调查显示,美国政府的信任度仅为39%,澳大利亚(44%)、日本(43%)、英国(36%)、法国(35%)也都同处“不信任”之列。


一种新闻观指出,在社交媒体时代,原有的新闻核心理念——客观性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核实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美国媒体评论员Anne Applebaum指出,主流媒体发表的新闻都是经过事前事实核查的,不信任主流媒体的公众依然不会信任主流媒体生产的事实核查新闻。“事实核查新闻只适用于希望他们有效的人,而这个人群可能会缩小。”


那么,在社交媒体普遍不受信任的当下,作为普通人到底应该如何分别新闻真相?


如何理解真相?


1.真相是带有偏见的。任何一条新闻、消息或者是我们的亲眼所见,都无可避免地是有选择、有故事、有语调的,因此天然就带有主观偏见。所以问题并不在于这些新闻消息是有偏见的,而在于,我们应该努力要求记者或新闻提供者,把信源可能存在的任何偏见都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存在偏见信息。


2.“真相”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开始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随后哥白尼提日心说,在不同的时代,人们都认为这就是“宇宙的真相”。直到现在,没有科学家能准确说出宇宙的中心在哪里,只能小心翼翼地说出最符合观察结果的理论。


如何辨别真相?


在《真相》一书中,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提出了判断新闻真相的六步原则,我们结合中文互联网的现状总结如下。


3.留意文章/图片/视频的完整性。互联网上,造成虚假消息之一的常见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比如看图说话、截图截一半、恶意剪辑……


4.评估信息来源,是一手信源,还是二次传播、二次创作。


5.评估信息发布方,是否可能有立场倾向、娱乐倾向或者商业目的。


6.分清楚什么是观点(他很高),什么是事实(他身高一米九)


7.不用泯灭情感,但要警惕情绪。知乎@动机在杭州提出一种判断方法:“表达情感的时候,一直有一双眼睛,小心翼翼地透过指缝瞄别人,以确定自己的情感是否正常,应该扩大还是缩小它。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情感不再只是自然流露,它成为了一参与社会、扩大传播、价值变现的工具。当情感的合法性来自外界,情感表达就变成了一个工具,一种矫揉造作的表演,一种讨好和谄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张晨阳,编辑:王朝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