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发改委联合多部门重磅宣布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8个国家级数据算力枢纽和10个数据中心集群,简称“东数西算”。
前工业时代,水和粮食是最重要的资源。“南水北调”和“北粮南运”两大工程逆向而行,用南方的清水和北方的口粮,养活了14亿中国人。
大工业时代,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是最重要的资源。举国之力发起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以西部的能源为动力,撑起了50多万亿的东部经济。
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又迎来了第四个国家级战略工程,“东数西算”。
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即将改变亿万中国人的命运!
你是否还记得,微信在2013年7月22日出现过一次“大罢工”,所有人都登不进去。后来,腾讯公司给出了调查结果:
上海一支施工队挖断了腾讯的通信光缆,华东数据处理中心的业务请求纷纷转向华南和华北,进而导致全面瘫痪。
在互联网时代,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硬资产,也是维系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
随着国内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中国急需一波新的数据中心来承载。
建在哪里呢?
理论上应该跟着市场走,建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需求旺盛的东部地区,但是东部的土地太拥挤了,电力又紧缺,人力成本过高。
为了降本增效,国家推出了继西电东送之后的第四大工程,“东数西算”,把东部地区的数据引导到西部地区处理,那边的各项成本更便宜。
西部数据中心重点处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
换句话说,东部重点发展成为实时性算力中心,西部优先打造成为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
这项新工程到底有多大呢?
具体金额不好确定,但我们可以参照“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做个估算。据统计,“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的投资总额分别为2620亿元、5000亿元、5200亿元。
这还是直接投资,后续带动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有权威机构估算,“东数西算”工程每年投资体量会达到4000亿元,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会达到1:8。
其中,对新能源产业的拉动极为明显。
数据中心又叫不冒烟的钢厂,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020年国内数据中心年耗电量为225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预计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年耗电量约3950亿千瓦时。
而国家又规定,要推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假设以后我们全部以新能源供应,中国需要新建多少配套?
目前中国第二大水电站、耗资1800亿元的白鹤滩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
十四五期间,如果要满足全国所有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我们还需再造“6个白鹤滩水电站”,耗资10800亿。
目前青海省塔拉滩光伏产业园是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面积高达609平方公里,年发电量为90亿千瓦时。
如果全部以光伏发电供应,我们需要再建43个“塔拉滩光伏园”,铺设26728平方公里的光伏面板,面积相当于以色列国。
目前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是SL5000风力发电机,叶片直径128米,每年发电1150万千万时。
全以风力发电供应的话,还需要建造34347台SL5000风力发电机,以每两台相隔500米计算,连起来就有1.71万公里,而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才1.8万公里。
这些还只是未来四五年内的需求。
实际上,我们的数据增长是以几何式的速度增长的。
放十年二十年的周期来看,数据中心所需电力远远不止这些,对新能源产业的刺激作用更大。
而这些配套设施肯定是尽可能在本市/本省范围内建设,就近直输供应,对当地经济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
放长远来看,东数西算很像是一场新时代的“三线建设”。
8个国家级数据算力枢纽下,总共要建设10个数据中心集群。
它们分别位于重庆、成都、张家口、芜湖、韶关、贵安、庆阳、中卫、和林格尔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除了最后两个之外,其余基本都是历史上的“大三线”或“小三线”地带。
如此布局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是战略备份。
最近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粮食安全底线,要保住基本农田和战略储备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数据中心就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粮食”,这种核心资产不能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部分资源转移分散到广大内陆地区,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
第二是共同富裕。这十个区域绝大部分都是欠发达地区。
在传统工业时代里,张家口、韶关、贵安、庆阳、中卫、和林格尔既没有鄂尔多斯那样的矿产优势,又没有郑州和石家庄那样的铁路枢纽,更还没有深圳和厦门那样的政策优势,所以一直无法突破发展瓶颈。
像韶关是山区,交通闭塞。中卫属于内陆腹地、荒山戈壁、刺骨寒风。放以往它们的区位条件都特别差,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但如今,这些短板都变成了发展数字中心集群的优势。
比方说,有的温度相对很低,是一个天然的散热场,可为机房运维节约降温成本。有的风力强劲,光照充足,能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为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清洁电源……
中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如果把流动的数据比作交通工具,那么10个数据中心集群就相当于全国性交通枢纽。
火车曾经让郑州和石家庄完成了从乡村到大城市的蜕变,那么数据中心同样有机会把张家口、韶关、贵安、庆阳、中卫、和林格尔带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典型的莫过于贵阳(贵安),这座偏远内陆城市吸引了电信、移动、联通、华为、腾讯、苹果、富士康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目光。
腾讯贵安数据中心
2020年,贵阳市、贵安新区大数据企业达到5000多个,规模以上大数据企业达到117个,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16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8.2%,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1.1。
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贵阳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本来在大都市圈化的时代下,中小城市注定是要走向衰败的。但是成为数据中心节点,给了这些小地方逆势翻盘的机会。
除了前文所讲的庞大新能源配套之外,数据中心集群还会带来非常可观的固定资产投资。
像贵安新区目前规划建设的12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预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平均下来,每个超大型数据中心耗资33亿元。
以后每个省的政府云、以及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云数据量如此庞大,每个区域建二三十个超大型数据中心不成问题吧?
韶关和宁夏(中卫)等地就公布了自己的“小目标”。
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将建成5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规模,投资超500亿元(不含服务器及软件)。
“十四五”期间,宁夏枢纽节点规模为72万个机柜,谋划重大项目21个,努力实现“3个千亿”目标,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创造服务器等软硬件市场需求超1000亿,数据加工应用市场规模超1000亿。
……
东数西算,同时也是一盘共同富裕的大棋。
“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也为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它可以从“短”“中”“长”三个阶段拉动半导体芯片产业链。
短期来看,数据中心相关的芯片(服务器芯片、存储芯片、内存接口芯片)最先受益。
中期来看,“东数西算”需进一步夯实网络通信基础建设,与数据的传输有关的通信芯片将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好处如此之多,难怪乎连央媒都惊呼,这是国家第四大超级工程。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钱最敏感的永远是资本市场(股市)。
东数西算概念下的数据中心、大数据、计算机、光纤、芯片等板块掀起了大涨潮,是本周A股的当红炸子鸡。表现最突出的个股是浙大网新(600797)和依米康(300249),连续收获4个涨停板。
有些股民就问了,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
如果你想快进快出,我建议你放弃。“东数西算”概念股已经热得发烫了,第一波拉升快要结束了。
2022年2月18日、2月21日、2月22日,“东数西算”指数涨幅分别为8.55%、9.03%、1.77%,涨幅越来越小。
如果你盲目下手,很可能会被挂在旗杆上。
投资股票的风险太大,我们可以把视线转移到基金上,尤其是数据中心REITs。
我先来解释一下REITs,它的全称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中文名是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可以理解为“面向大众的、低门槛的不动产投资”。
以前,你可能需要上百万、几十万才能当上包租公,现在你可能花1000元就可以当上房东了。
再具体一点就是,大家一起凑钱交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用这笔钱进行不动产投资,收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赚租金的钱,另一部分是赚资产升值的钱,然后给咱们基民分红。
与股票、债券类基金相比,REITs有两大优点:每年都有不少的现金分红,与股市、债市相关性低。
然后我再来讲讲数据中心REITs。
自2004年第一支数据中心REIT上市以来,目前美国共有5只数据中心REITs,市值约1100亿美金,在REITs总市值中占比超过百分之十。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数据中心REITs成为少数上涨的REITs。
而今,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落地实施,中国各大数据中心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分摊建设和运营成本,它们很可能会发行REITs。
而我们应该在它们上市之前,就做好前期调研工作。
“东数西算”工程公布后,科技圈的董秘们都忙坏了。
散户们通过各种互动平台,向中小公司发出了“灵魂三问”:“贵公司的产品是否会运用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上?”、“贵公司属东数西算范畴里吗?”、“贵公司在哪些方面切入了数字经济?”
除了少部分耿直boy否认三连,大多数董秘都会蹭一下“东数西算”的流量,即使没有直接任务,也会说“将密切关注‘东数西算’工程带来的市场机会”。
有一些巨头已经通过媒体爆料,自己深度参与了“东数西算”工程。
华为透露,为响应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助力达成“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该公司贵安云数据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贵安数据中心规划为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可容纳100万台服务器,是华为云业务的重要承载节点,承载了华为云和华为流程IT、消费者云等业务。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除了建设数据中心以外,还将承担华为全球IT维护工程师基地、员工培训实习基地的职能。
预计将约有600-800位IT维护工程师对数据中心提供支持与服务,平均每年还将有万余人到园区进行全景化实战培训、实习等。
当前,华为云在中国布局了五大数据中心,分别落在内蒙古枢纽、贵州枢纽、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和粤港澳枢纽。
华为云数据中心的冷、温、热布局,由时延来决定。冷服务主要建在深居内陆的低成本地方,温服务可以贴近沿海的地方,热服务要布局在贴近客户需求的大城市。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图源@顾书艺)
阿里云则披露,该公司“东数西算”京津冀、内蒙古、成渝、长三角、粤港澳等枢纽节点均有数据中心。
杭州数据中心是距离阿里巴巴集团杭州总部最近的数据中心。
杭州数据中心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浸没式液冷服务器集群,通过将服务器“泡在水里”(特殊的冷却液)的方式散热,可为数据中心节能70%以上,在技术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腾讯公司则透漏,腾讯在贵州、京津冀、长三角、成渝枢纽都布局了数据中心。
其中,在京津冀枢纽,腾讯在天津建设了一个数据中心,在河北怀来县部署了三个数据中心,怀来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项目总投资300亿,2022年全部建成后将上架服务器约100万台。
怀来基地采用的是腾讯第4代的制冷技术,叫做T-block,它的空调是用间接蒸发制冷的方法,也就是说室外风越凉,换热效果越好,越节能。
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方面回应称,正在加强西部数据中心人才培养和招聘,以及西部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相关耗材、服务器/交换机等零配件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
未来在数据中心选址方面,火山引擎将多考虑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达100%,并探索绿色能源、低能耗等新技术和产品。
快手公司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首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位于“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节点,按规划约建设两万个10千瓦机柜,全部完成后预计可支撑30万台服务器。
为什么巨头们这么关心“东数西算”工程?
一方面,这是它们的业务自然延展,可以降低能源成本、设备损耗等。
一方面,这也是巨头们不可多得的参与国家战略的机会。背后是一系列国家关键词,“共同富裕”、“碳中和碳达峰”。
没有比这个更政治正确的事了。
对于巨头们来说,晚行动不如早行动。毕竟,时间不待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