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普京的理想伙伴和经济命脉?

俄罗斯通过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来弥补因制裁而损失的欧盟业务,这样的做法有多实际?对于中国而言,与俄罗斯过从甚密,又是否存在风险?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会不会取代欧盟成为俄罗斯的贸易伙伴?早在乌克兰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就开始加强对华关系,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但通过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来弥补因侵略乌克兰受到制裁而损失的欧盟业务,这样的做法有多实际?对北京而言,因在地缘政治上深化与俄罗斯的联系而进一步加深与欧盟和美国的裂痕是否明智?

中国对俄罗斯的经济重要性仍不及欧盟。尤其是在能源领域:欧盟每年从俄罗斯进口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国则未达400亿立方米。

可扩展的贸易伙伴关系

与欧盟的业务相比,俄中之间的服务和商品交易较少。去年的俄中贸易虽然急剧增长,但约1500亿欧元的贸易额仍无法与俄国和欧盟的货物进出口相提并论。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iwd)信息服务部的计算,即使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俄罗斯和欧盟的贸易额仍有近1750亿欧元。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半岛前,2013年双边贸易接近3500亿欧元。自克里米亚被并吞至今,欧盟制裁、新冠疫情以及当时较低的油价造成了双边贸易的急剧下降。

科隆大学国际政治学者耶格尔(Thomas Jäger)分析,俄罗斯要以中国来取代欧盟在贸易上的重要性还需要许多年:"短期内并不现实。中期来看,俄罗斯已经转向中国,尤其是在能源供应方面。但这必须付出代价,那就是中国会要求以较低的价格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换句话说,北京很乐意购买更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但当然也可以和过去一样,从卡塔尔、印尼或马来西亚购买较贵的液化天然气(LNG)。



西伯利亚建设天然气管道

缺乏管道设施

迄今只有一条天然气管道连通中国与西伯利亚天然气田,即西伯利亚电力管道。据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数据,这条约2200公里长的管道,2021年输送约1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不到每年最大容量380亿立方米的三分之一。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北溪1号管道在设立的10年间,每年的运输量为550亿立方米。如今被德国政府暂停的北溪2号管道也能达到相同运输量。根据能源公司BP的统计,在经济较疲软的2020年,欧洲国家加上土耳其共向俄罗斯采购约1680亿立方米天然气。

耶格尔指出,俄罗斯对华出口天然气要达到可与欧盟相比的水平需要几十年。

这名政治学家认为,尽管双方都将他们的关系视为"世界权力再分配"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更像是一种便利的伙伴关系。他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中国都将双边关系描述为战略关系。但是这并非亲切的关系。它是抗衡美国的便利伙伴关系,双方都试图在这种关系中非常冷静地追求自身利益。"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布蓝默(Ian Bremmer)认为,在与美国的对决中,北京确实将莫斯科视为盟友。他在近期的一份评估报告中指出,如果事态进一步升级,美欧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中国政府可能会进行干预,提供与莫斯科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整合,此举将大幅加深美国两个最重要对手之间的关系。

北京的困境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则在最新分析报告中点出北京的困境:"中国政府可能会继续试图摆平这个难题,避免在措辞谨慎的外交信息中批评莫斯科,并同意俄罗斯的立场(并且可能在背后帮助俄罗斯减轻西方制裁的后果)。" 与此同时,北京也会努力避免进一步损害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随着局势的升级,这将变得越发困难。

MERICS分析师勒加德(Helena Legarda )分析写道:"如今战争爆发,维持对北京极为重要的中俄关系,同时不使与西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平衡变得更为困难。"

"对中国领导层而言,这不仅仅关乎乌克兰的未来。这也关系到中国有何全球野心,以及它-在当前与长期-如何定位同西方和俄罗斯的关系。"

在科隆大学政治学者耶格尔看来,很明显中国虽然将俄罗斯看作是中国产品的重要顾客以及能源供应方,但中国领导人仍然对俄罗斯保持警惕。"现在俄罗斯几乎所有军事力量剑指的是西方。但北京当然也意识到俄罗斯的狠辣无情。"

值得关注的是,据彭博社周六报道,中国部分国有银行因担心受到西方制裁波及,正限制对采购俄罗斯商品的企业融资。

报道指出,虽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至少两家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及中国银行已经对与俄罗斯相关的贸易融资实行限制。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这是担忧融资可能被视为支持莫斯科的侵略行为,进而受到美国及其盟国制裁。报道还说,相关举措可能只是暂时的。

中国间接支持俄罗斯?

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动进攻的第二天,拒绝称此举为“入侵”的中国的立场继续受到关注。在批评欧美和台湾对俄制裁措施的同时,北京还放宽了一项对俄的贸易限制。



这是2018年9月习近平与普京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会面时的资料图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国外交部周五(2月25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北京对俄乌战争的立场,依旧是媒体记者关心的重点。据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当天报道,有记者提问称,过去24小时的一些报道显示,俄罗斯的军队已经深入乌克兰并袭击了一些城市,造成了几十人死亡。昨天在记者会上中方不认为俄罗斯的行动是一种入侵,中方现在是否认为俄罗斯的行为是入侵?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也都应当得到共同维护,这是中方一贯秉持的原则,也是各国都应该坚持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他还指出,同时,中方也看到,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和特殊的历史经纬,理解俄方在安全问题上的合理关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下午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时也重申了上述表态。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的消息,普京在电话中表示:"俄方愿意同乌方开展高级别谈判。"



2月25日下午,习近平同普京通话,双方重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图为2月初普京与习近平在北京会晤的资料图片

此前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将"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称作"西方媒体的定义"。她还引述俄方说法,表示"武装力量不会对城市实施导弹、航空和火炮袭击"。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五凌晨在基辅发表电视讲话时称"他们(俄罗斯军队)正在杀害人民,和平的城市成为军事目标","俄罗斯不仅攻击了军事目标,还打击了民用场所"。

另有记者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提问: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24日表示,现在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选在站在历史哪一边的时候,要求中国选边站,中方有何回应?汪文斌回答:"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我们一向站在和平正义一边。"他同时强调:“当前,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上。"

西方多国制裁 中国反其道而行之

虽然中国尚未清楚表明对俄乌战争的立场,但是周四俄方发动进攻的当天,中国海关总署宣布的一条消息尤其引人注意:中国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在西方多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际,中方的这一举动遭致外界批评。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认为,世界必须联合起来谴责俄罗斯,并对"中国没有作出强有力的回应"表示特别关切。他强调:"你不能在俄罗斯入侵另一个国家的时候,向他们抛出一条救生索。这简直是不可接受的。"莫里森补充道:"现在不是放宽对俄罗斯贸易限制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做完全相反的事情。"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供应国。此前,由于检疫问题,中国仅允许俄罗斯从个别地区进口小麦。现在中方解除限制后,俄罗斯对中国的小麦出口量可望大幅增加。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供应国

北京回应台湾对俄制裁

除了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宣布制裁俄罗斯以外,台湾外交部周五也发表声明指出,中华民国台湾政府严厉谴责俄罗斯违反联合国宪章发动战争,为敦促俄方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侵略,以及尽速恢复各方的和平对话,中华民国台湾政府宣布将参与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就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评论道:"台湾当局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蹭热点、博眼球、刷存在,这种伎俩不会得逞。"

当被问到中方是否支持欧盟对俄制裁措施,是否担心如果不公开谴责俄罗斯会损害和欧盟的关系?汪文斌回答:"事实表明,制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效途径,只会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民生带来严重困难,最终损人害己。中方希望有关方面认真思考,还是要努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中国的间接立场"将变得更加明显"?

就中国目前的态度,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DGAP)亚洲项目的中国问题学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分析认为,北京可能是想让世界相信它对和平的热爱。几天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也就乌克兰局势呼吁:当前各方需要做的是,切实负起责任,为和平而努力。与此同时,狄雨霏补充道,中国通过批评美国是战争的推动者而间接支持普京的行动。"只要中国不公开和清楚地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国际舆论就不会被其和平呼吁所打动,"狄雨霏向德国之声如是分析。



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DGAP)亚洲项目的中国问题学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资料图片 )

按计划,联合国安理会周五将表决一项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要求立即无条件撤军的决议草案,但由于俄罗斯可以投否决票,这项决议势必无法通过。路透社就此指出,尽管决议案将在安理会受阻,但美国和盟国认为表决行动是展现俄罗斯因其入侵行为而被孤立的一个机会。外交人士透露,看来至少有11个成员会投赞成票,而中国、印度和阿联酋会如何投票还不清楚。

狄雨霏表示,如果中国像外界预期的那样在投票中弃权,那么它之前支持莫斯科的间接立场"将变得更加明显"。对于这名长期观察中国的学者而言,很明显,(在乌克兰冲突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至今不愿意与美国联手,因为"习近平和中共公开拒绝民主。目前外界没有合理的理由相信习近平会从根本上改变其立场。对他来说,这等同于'出卖'中国。如果乌克兰危机结果对中国非常不利,也许习近平会改变立场,但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的两难境地

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这名专家继续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正处于一种困境:一方面,它想和其"朋友"俄罗斯一起改变当前的国际秩序,正如它多年来一直宣称的那样;另一方面,支持一个入侵主权国家的"无赖国家",中国也知道自己的形象可能会受到巨大损害。"(中国)想要维护与俄罗斯的友谊,又想在乌克兰危机中保有面子,未来几天和几周将证明北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如愿走过这根钢丝。"

本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习近平在北京发表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强调"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狄雨霏坦言,外界不知道习近平在这场会晤时对俄方的乌克兰计划了解多少,"有可能是他低估了普京。但很难想象北京方面知之甚少或者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性。"

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Wendy Sherman)今年1月预测,北京冬奥会可能会影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时机,并补充说,如果俄罗斯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入侵乌克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不高兴。现在看来,普京确实也考虑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