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三角(ID:dongyazixun01),作者:西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作为一个搞评论的,看到这句话备感惭愧,却不得不举双手表示赞同。


这两年越来越觉察到,我有一个巨大的短板或者说盲区,就是我很难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当我讲一个事的时候,我讲的是它的背景、梗概、蕴含的道理,但是细节缺失,节奏混乱,枯燥乏味。


我想这就是评论思维的负面表现。我不善于观察生活,当我努力去观察的时候,只是去搜罗材料,填充到头脑里的框架中去。我总是本能地对事物进行分类、对比、排序,试图把一切弄得整整齐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事物天然具有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则受到了严重损害。生命干枯成了标本。


前两天,请作家邓安庆到三角地群里分享,他回顾自己的一段打工经历:


“我记得有一个工人拎起他的裤脚,那被有毒的溶液浸泡的坏腿呈现出红黑交杂的模样,我当时吓得叫了一声,老总办公室的总经理抬头往这边看过来,我赶紧装着继续写文案。可是我的眼角看见那个工人跪在办公室,最后人事经理叫人把他拖走了。因为要把文件送到马路对面的总裁办,我走出了厂房,在马路上走的时候,炙热的阳光在马路的水泥颗粒上绽裂铺开。叉车迎面开过来,那车子伸出的长长铁臂放着块木板,木板上搁着中暑的女工。我知道又是一个人晕倒在流水线上了……”


多么生动,像电影画面一样清晰。


但我绝不是要打倒评论,评论当然有其不可动摇的价值。评论无处不在,时事评论,经济评论,娱乐评论,体育评论,科技评论,思想评论,文学评论,艺术评论等等。更常见的,网友的每一条跟帖都是评论。


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评论为王的时代。虽然很多媒体砍掉了评论部、评论版,很多评论员感慨黄金时代已成过往,但是评论这棵老树正在以新的形式复活。


有两个现象:第一个,绝大多数自媒体文章在本质上都属于评论;第二个,越来越多的新闻是在报道网友是如何对一件事进行评论的。


道理很简单,现在信息以指数速度膨胀,但人类大脑的容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在信息总量与大脑容量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正是评论的生存空间。评论是对信息的压缩、简化,能消除我们面对海量信息的无力感,终于有点东西可以抓住了。


鲁迅早就说过:“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今时今日,读者不胜其纷纭的情况更是不知几万倍于当年。


哐给你一个大海,你会失语,半天憋出一句话,“大海你真特么大”。可是给你一个水族馆,你就知道该如何理解大海了。水族馆就是关于大海的评论。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水族馆不能取代真实的大海,评论不能压倒被评论的事物本身。


这里需要区分好的评论与坏的评论。


好的评论是一条路径,一道桥梁,一种视角,引导人们去认识波澜壮阔的大海。


坏的评论是一种印象,一股情绪,一种偏见,试图去说“大海就那个鬼样子,你们不用去看了。”


评论当然是需要价值观的,但价值观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存在,而不应该被铸造成万能的锤子,用来敲击所有不够完美的钉子。


正确的做法是,先观察,再评论,在事物运转的现实逻辑基础上发表看法。


坏的做法是,先下判决书,再搜罗证据,动辄指责橘子不是苹果,香蕉为什么不能是圆的。


吐槽也是一种评论,但却通常是一种低级的评论,就像谐音梗通常是低级的搞笑段子一样。


按照这些标准,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评论,绝大多数都是不合格的。


中国一向缺乏批评的传统。我们不乏锦上添花的技艺,落井下石的勇气,冷眼旁观的风骨,但唯独缺乏以平等视角进行率直批评的传统。我们的批评要么容易落入小骂大帮忙的窠臼,要么容易变成奚落、谩骂,墙倒众人推。


任何一个领域要想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健康的批评。我们对批评这个词有误会,常以为是老师对小学生的那种批评,而批评这个词的本意应该拆开来理解,批和评。批评和评论是同一个词。


我们对批评者的表扬仍旧停留在“敢言”的层面,更可见这项工作在我们社会是如何发育不良。评论为王还有下半句,群魔乱舞。


言论事业的落后,往大了说,会戕害整个社会的智商。


2022年,我会继续做我的评论工作。但是我也希望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从信息泡沫中走出来,贴近真实世界,用肉身拥抱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三角(ID:dongyazixun01),作者: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