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三角(ID:dongyazixun01),作者:西坡,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刚刚看到一条微博,博主提出的这个现象很有意思。


@补果君:


微博还是很有用的。文字的力量,很直接,尖锐。河南安阳狗咬老人,小莉帮忙做了九期节目,也没解决。这个节目在哆嗦音(抖音),影响力极大,1200万粉丝,九期都没结局,最终,还是两个月后,蔓延至微博才解决。


1200万粉丝的媒体,在短视频发酵两个月。不如微博一礼拜。


“哆嗦音”是谐音字,你懂的。1200万短视频粉丝,两个月没解决的问题,微博一礼拜解决了。这说明什么?


首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可能不是这么简单概括的,我们也无意通过个案去踩一个平台捧一个平台。但这个现象是一直以来就有的:很多话题首先在其他平台酝酿,但只有在进入微博之后,才会引爆公众情绪,迅速推动问题的现实解决。


自从新浪微博2009年8月份推出内测版之后,其在公共事件中的影响力便是独一无二的。这里有一份2010年微博年度十大事件(by中青报)


  • “我爸是李刚”事件;

  • 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

  • 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事件;

  • 腾讯与360大战事件;

  • 方舟子遇袭事件;

  • 唐骏“学历门”事件;

  • 周立波与网民对骂事件;

  • 湖南常德抢尸直播事件;

  • 三条微博计费3900元惹争议事件;

  • 微博传金庸去世谣言事件。


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事件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微博界面几经改版,小改小骂,大改大骂;虽然微博生态持续迭代,很多以前的主流大号现在沦落边缘,很多以前的边缘小号却炙手可热起来;虽然我现在刷微博的频率越来越低,刷到有价值的内容越来越需要运气……但不得不承认,“大事不决,还得微博”这个判断直到现在大体上仍是成立的。


这些年来,各种平台相继兴起,知乎、微信、头条、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等,多个后起之秀的市值早就碾压了微博,但是论公共议题的制造能力和对公共事件的影响力,微博从来没有敌手。


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微博的广场式结构。不夸张地说,微博是国内唯一一个广场式主流互联网平台。虽然微博的时间线早就被微博官方打乱了,引入了算法推荐机制,还加入了各种花哨的功能,但总体来讲,微博仍是开放的。你能看到谁说了什么,谁谁谁转发了,网友们在这件事展开了什么样的讨论。


在微博上,你可以看到一条信息从产生到传播的整个链条。你知道都有哪些机构、哪些意见领袖关注了,大家给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哪些部门回应了,事情进行到了哪一步。交叉引用,层层背书。所有这些会让参与者对事件的属性和进展有整体的感知,有更强的主体意识,觉得自己参与到了其中。


广场式结构让微博更容易吸纳其他平台生产的议题,据为己有,并在自己平台上完成从线上到线下的力量传导。


微博上的话题也更容易“出圈”。大家都在说信息茧房,微博上的茧房壁无疑是最薄的。不少明星在微博上恰恰是通过有意识地跨界发言来树立人设的。姚晨是最典型的例子,薛之谦靠写段子咸鱼翻身也是一桩佳话,后话且不提。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公共讨论还是要以文字为载体。短视频是用来消费的,文字才是用来说事的。短视频的普及,虽然降低了发声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可以“说两句”,但如果没有人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整理成有条理的文字,很难成为公共议题。


我甚至认为,文字的优势会是永恒的。文字最直观,所有字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你可以反复审视、思考,你可以检查其中的片段,还可以很方便地复制加工。音频和视频则是所谓的流媒体,只能一次性、被动地接受,很难滚出雪球来,而只会出现“病毒式传播”病毒只会复制,不能思考,所以无法反映公众意见,短视频的粉丝再多,也不会被当成“一群想要推动公共事件的有力量的人”。


短视频博主只是博主,短视频用户只是用户,微博的博主和用户却可以成为“民众”,他们的声音会被当作“民意”。


有志向的年轻人,如果不甘于做纯粹的信息消费者,还是要好好练习码字。文字表达能力是很多能力的基础。短视频不值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三角(ID:dongyazixun01),作者: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