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一年多前投书台媒为两岸关系找路后,大陆学者章念驰最近又在中评社刊文,呼吁要智统台湾,巧统台湾,将自己的主张修炼到新的“境界”。

在2021年2月10日,题为《中国的历史使命与台湾问题》文中,他开宗明义写道,

两岸是不是除“武统”以外已无路可走?试问诸君,当今中国究竟是民族复兴为大,还是“武统”台湾为大?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怎么变成了系于台海问题的一念之间?

需要指出的是,对北京而言,实现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以何种方式统一,涉及的是统一的方法论,二者不应混为一谈。

早在2000年2月,中国政府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中明确提出: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迹,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因此,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可靠保证。和平只是统一的方式之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从属于统一大目标、以统一为前提的,而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离开了统一,离开了一个中国原则,和平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

在分析台湾岛内的反中民意时,章先生继续说道:


台湾民意的形成,姑且不论它的历史经历“两蒋”后“民主化与本土化”的影响,它的“自我意识”形成,“主体性”的高涨,产生了“国家意识”与“身份认同”的混乱,这种认同混乱与其说是一种必然,也是由“乱”向“治”的必然……再就具体现实的民意而言,不就是台湾民进党当局一手炮制的吗?……这种“民调”有何价值?有何可信度?

无论对两岸未来的前景如何乐观,无论在战略上如何藐视敌人,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个所谓的没有价值的“民意”,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两岸关系。




三十年来,台湾社会的统独走向。(台湾政治大学选研中心)


这些既否定“九二共识”,又抗拒“一国两制”的“天然独”们,早已将台湾光复以及两岸统一的意义弃之如敝屣,他们用一场场抗争,让两岸制度化的经济合作彻底死亡,用817万张选票,表达了对民进党的坚定支持,让蔡英文两度连任,当一国两制等同“亡国感”的政治意识,已经成了岛内多数选民的政治认识,这一结果对两岸关系的冲击与影响,岂是一句没有价值或毫无可信度就可以逃避?

退一万步言,如果数据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当武汉疫情爆发之际,千亿美元都换不来一副薄薄的口罩,难道事实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如果严峻的两岸问题脱离了事实层面的讨论,变成了“心中有花花自开”的哲学问题,无论是认同章念驰先生,还是对他的观点抱持异议,当所有的数据、所有的讨论,所有的思辨,都抵不过主观“相信”时,再争论对与不对,也彻底失去了对话的意义,因为彼此的对话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章念驰先生在文章中说:

“和统”与“武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两个必备手段,不应存在矛盾。我们国家必须具备维护国家统一的军事实力,这是“和统”的基础与保障,是不需要宣扬的,不需要炫耀的。

既然章先生已然道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为何又在这篇投书开头质疑,民族复兴为大,还是“武统”台湾为大?

而如果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都不需要宣扬,试问,大陆军机飞越海峡中线,航母绕行台海周边,还有东部战区以及大陆国防部的反独表态又当如何解读?想必章先生作为知名专家,也不会和岛内政论名嘴们一样,将这些行动诬指为“虚张声势”。

谈及两岸未来的统一前景,章念驰坚持,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统一要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有助于民族振兴,有利于融合发展;二是统一要让被统一一方心悦人服,得到更多实惠与利益,从而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三是要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支持、安心,而不是焦虑与害怕。做到这三点很不容易,但这是前提。

事实上,如果对于“结束分裂状态能推动社会进步”也要产生质疑,形同否定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其次,如果台湾民众认知到,国家统一是彼此共同缔造一个完整的中国,那何来“被统一”一说?正是因为随着岛内统独意识形态的消长以及国家认同的异化,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认同日益疏离,才导致大陆维护国家主权的行动不断遭到抹黑曲解。所谓 “被统一”本身是分裂势力对统一污名化的结果,如果接受并认同了上述主张,又怎么可能心悦人服?

再次,大陆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势力干涉。章念驰先生所谓的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支持、安心,难道是欲将此问题国际化?

面对台海局势兵凶战危,希望以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美好愿望值得肯定,然而,他所提的三点如果都满足,还有两岸分裂的问题吗?

如果将统一后的结果变成了能否统一的前提,回避的其实是两岸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实则是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论上的一筹莫展。

章念驰先生在文章最后一部分阐明:


两岸关系是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是中、美、台三边关系博弈的产物,但严格来说又只有中美关系......我们应改变思维,不能一触就跳,不能将民众引向民粹......爱国要讲斗勇更要讲斗智,要加强文宣,说清道理,不要计一日之长短,要有定力,要有十年之后再看谁哭谁笑的定力……台湾永远跑不掉,它就在那里……

既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何来中美台关系?而中美关系更不应该成为两岸问题的上位问题。纵使美国衰落,还有台湾社会对于西方所谓“自由民主”价值的执念,还有70多年来,早已渗透到台湾社会肌理的“反共戡乱意识形态”,这些切实存在于两岸关系中的问题,并不因为未来美国因素的消除而自动消解。

而既然统一的本质不仅仅是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还包括统一后的长治久安,如何理解和统与武统的辩证关系,还应涉及的是实现统一的方式与强度,对于统一后能否创造永续和平的问题。即便是武统,也并非没有成为和统捷径的可能,是北平模式,绥远模式还是天津模式,都是需要严肃面对的。而这样的理性分析,对两岸关系而言,远比一句 “抱持战略定力或台湾跑不掉”更具现实意义,更不应被以对 “和统”政策的亵渎,将其污名化。



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不满服贸协议处置程序的抗议民众,高举标语表达诉求。(VCG)


至于章念驰先生所说的,“不能将民众引向民粹”,或许出发点是为缓和两岸紧张氛围。但章先生可能忽略的一点是,岛内对于大陆社会“民粹”的指责,不过是台湾社会否定“一个中国”的表征。因为统独问题的本质并不是如何实现统一的方法论。换言之,即便“武统”声音销声匿迹,岛内多数人就转向支持和平统一吗?

对于“台独”支持者而言,难道苦口婆心的召唤,就不会被抹黑为“统战阴谋”了吗?而假使你是台湾人,认同一个中国,在大陆得到的只有关爱与照顾,又如何能被反独民意殃及呢?

因此,所谓“民粹”一说,一方面是误解了理性爱国的民意,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统独问题背后的斗争属性。

早在2010年,章念驰先生在《创条件解“中华民国”难题》文中就提出,“中华民国”问题是我们未来两岸关系中必须面对的影响,面对这问题是需要条件的,支持两岸和平发展,就会给双方创造这样的条件。

面对台湾社会把一个中国之下的两岸政治对立混淆为“国家”对立,却将两岸不能向前迈进的原因归咎大陆不承认“中华民国”,这种倒果为因的思维逻辑,与章先生如今对“武统”的点评,一脉相承。

一年前,章念驰先生说,“台湾'台独'的梦已实践过了,所有情绪的发泄也发泄过了,事实证明'台独梦'是不切实际的梦,它翻越不了中国崛起这座大山,台湾海峡又太狭太浅,挡不住十四亿同胞的决心……”

一年后,当民进党仍在分裂道路上脱缰狂奔,两岸关系的恶化几乎到了不可逆的地步,面对无数台湾人仍在“失明”地认为这座“台独”高山一定会翻越,章念驰先生仍强调,“台独”只是西方势力导演的一声哀鸣,是永远不可实现的梦。

但戳破迷梦的方式,只有精神胜利法吗?况且,“台独”若和章念驰先生一样,也相信是梦,还是“台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