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本届冬奥会已经是北京的一次胜利》,作者Maura Elizabeth Cunningham指出,由于疫情和人权争议,2022年冬奥会在截然不同的背景下开幕并没有多少吸睛之处。换做是其他主办国,这样的结果可能令人失望。但对中共而言,结果并不重要。这届冬奥会尽管冷清低调,但它已经是北京的一次胜利——其他国家也应该予以关注。这届冬奥会不是为了展示中国的飞速发展或是即将成为超级大国的地位;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相反,在许多其他国家似乎在政治上举步维艰之际,冬奥会凸显了党国对权力的牢固掌控。
文章说,人们很容易想当然,认为一场外交抵制、人权组织的强烈抗议以及赞助商不温不火的态度会让冬奥会还没开始就已蒙上污点。但中共无需外界认可就能将本届冬奥会归入其国内政绩。这给其他国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如果他们想谴责中国,奥运场馆可能不是最合适的地方。
作者说,中共领导人和奥委会官员显然都对批评漠不关心,抗压能力也都很强,如今看来,各国要想批评或刺痛中国,就必须寻找其他渠道或途径。美国和其他国家得重新考虑他们的做法。譬如一次全面抵制将让中国更加难以忽视。或者,这些国家应该完全把奥运会排除在外,坚持使用制裁等政策措施,或者利用贸易和更传统的外交手段施压。
中共外交:有效却总是临时应急
台湾《上报》发表书摘《中国有全球雄心,但外交只图本国利益》,作者余凯思(Klaus Mühlhahn)指出,中国予人的形象和实际的足迹之间有落差。中国成为许多国际机构的一员,但是和这些机构的关系并不紧密。中国经常独来独往,在拉拢亲密盟友上不尽如愿。就连与走得最近的俄国或朝鲜之间的关系,在台面下也一直存有猜忌和对立。中国的外交也似乎极度谨慎,只图本国利益。中国常对事物表态反对,但鲜少表示积极支持。“和平崛起”或“和谐世界”之类的概念,说服力不甚强,而且北京在说明或传达中国的全球雄心时,也无法取信于人。中国的势力和区域关系日渐强大,往往令许多国家对未来感到不确定、不安心。
文章说,中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带来了类似的不确定感。经济发展或许傲人,但似乎很脆弱,易受外力冲击。长期身为全球成长引擎的中国,因为涉入不稳定的政权、易变动的新兴市场,以及中国自身无法掌控的其他经济力量而承担了新风险。虽然中国资产雄厚经受得住严重的经济衰退,但这攸关到经济的整体健康状态。中国成长放缓时,世界各地仰赖中国经济成长的公司、产业、经济体都受到影响。
作者认为,尽管成就斐然,中国的国际事务却有许多地方让人觉得政府欠缺可长可久的长期方向或蓝图,反而太过专注于进行一连串有效却属于临时应急的短期调整。
资料图片:美国副国务卿舍曼与中国外长王毅(2021年7月)
百合文化颠覆“高富帅配白富美”
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酷儿女性看爱情:百合文化如何颠覆异性恋情感和关系》,作者马齐Yura指出,主要描述女性和女性之间独特微妙的各种关系和情愫的百合(Yuri)文化在中国网络的出现是一场创作上的革命,既挑战了父权制下的异性恋框架故事,把情感关系从性别、性取向和“性中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通过自下而上的能动性建构,将女性的主体性和女性的团结重新放到枱面上。百合的故事架构渴望能突破在异性恋故事中常见的“霸道总裁配傻白甜”、“高富帅配白富美”、“高材生配平庸学妹”等爱情公式,挖掘更多人与人之间情愫发展的想像及回归到人际互动的心理动机和本质。
在父权的叙事策略里,故事都是传统的,千篇一律且具有内化女性作为男人从属的意味。百合阅读和同人创作就是挖掘文本的潜能,在一整片以男性为主角的主流作品、长久围绕著男性发展的故事大纲中,找到属于女性的喘息空间,改写男人中心的焦点,在不离开原本故事角色特点之下注入新写法和新视觉——阅读不一样的结果,并从中得到颠覆规训的愉悦。
作者认为,百合文化中处处反抗主流异性恋的论述剧本,这体现在她们对于内在精神连结(spiritual connection)和情感连结的重视,开拓描写人类关系的多面性。它重新找回女性观影的愉悦和美学。女性的感受在百合的故事里不再被噤声或取消,而是被肯定的。女性主体亦能在百合提供的能动性下重新建构属于女性视觉的愉悦,真正地体现“女性欣赏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