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夫当观(ID:ifseetw),作者:付一夫,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万众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举国上下为之振奋。
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奥会已然发展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之一。对于举办国而言,其意义又不仅仅是体育赛事那么简单——不论是冬奥会还是夏奥会,都会引发“奥运经济”热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那么,此次冬奥会又将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
第一个影响,体现在经济效益层面。
理论上讲,奥运会可以通过三方面效应的力量,为举办国带来经济效益:
一是直接经济效应,包括企业赞助、电视转播带来的收入、门票收入、各类奥运纪念品的销售收入等,这部分几乎占据了历届奥运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二是间接经济效应,包括用于比赛设施建设、城市交通环保等项目上的各种投资,可以对众多上下游产业形成拉动作用,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
三是衍生经济效应,即奥运会可以充分彰显举办国的综合实力,能够持续吸引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并带动旅游、交通、购物、餐饮等诸多行业的繁荣。
我们不妨逐个考察,先说“直接经济效应”,这里重点谈谈门票收入。
众所周知,不同于此前历届冬奥会的是,本次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要与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确保参赛各方安全,北京冬奥官方已经明确表示“不面向境外观众售票”,这就难免要影响到门票收入。
事实上,回顾2021年日本东京奥运会的经历可知,同样是鉴于疫情防控要求,大量赛事都采用了“空场举行”的方式,这便导致东京奥运会收入中的门票收入占比仅有12%,明显少于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16%;而在各项成本支出中,日本也新增了新冠疫情的相关支出,占总成本的3%。
不过,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凭借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在短时间内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此后很长时间里我国整体疫情防控形势都是持续稳定且向好,因此我们大可不必采用类似于日本的“空场办赛”措施。
按照北京冬奥组委官网刊发的公告,决定“原计划通过公开销售门票的方式调整为定向组织观众现场观赛,需要观众在观赛前、观赛中、观赛后严格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以在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为赛事顺利举办营造良好氛围”。可以预见的是,此次北京冬奥会的门票收入所受影响理应不会像日本那么大。
再说“间接经济效应”。
根据历史经验,每一届奥运会从公布主办城市到正式召开,中间有7年时间可以用来准备,而主办城市会针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场地建设、旅游、体育、会展、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进行投资和结构调整,继而带动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前期的过度投入却未必是好事,除了可能涉及到的预算超支之外,还有“白象”问题的存在——即在后奥运时代,因某些场馆或设施的运营管理成本过高而成为财政负担。典型如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虽然奥林匹克体育场设计感十足,但在后奥运时代每年超过2000万加元的维护费用,却让当地财政不堪重负。
近代奥运历史上平衡收支方面,做得最出色的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不但让全世界见识到了最高水平的开幕式与赛事质量,以及最高规格的运动员待遇,就连预算控制和勤俭节约方面也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此次北京冬奥会继续秉承了“节俭办奥”的理念。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北京冬奥会预算收入及支出均为15.6亿美元,远低于索契冬奥会的预算123亿美元和平昌冬奥会的40亿美元;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在借鉴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验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基础设施开支及器材设备费用,其中冬奥会需要的12个冰上项目场馆中,有11个是现成场馆。这些都意味着,我们完全可能做到收支平衡甚至是盈利。
至于“衍生经济效应”,由于新冠疫情缘故,短期的入境旅游及上下游相关行业的繁荣恐将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不过长期却依然有持续受益的领域,我们后文再深入讨论。
二
第二个影响,体现在区域发展层面。
通常来说,冬奥会对于举办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即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都会带来不少好处。有数据显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成功召开,直接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创造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让新南威尔士州获得了63亿美元的收益。
此次冬奥会除了首都北京,对于整个京津冀地区同样是利好,尤其是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放眼全球,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了国与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城市都不能依靠“单打独斗”而走得长远,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终归是大势所趋,我们需要以更加宏大的思维和着眼于未来的视野来定位城市经济发展,即不局限于单一大城市本身的资源禀赋与技术优势,而是应同时考虑周边城市的相关要素和特点,将上下游结合起来,合理配置要素,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来降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并取得更大的效益。
近些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京津冀的国际影响力并最终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已然成为关系到未来我国经济及国际政治地位的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
客观地讲,相比于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更为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地区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首先就体现在交通建设上。
从京津冀的区域格局上看,张家口、承德等冀北地区,虽然毗邻北京并处在首都经济圈范围内,但是由于肩负着“为首都保护水源和生态”的特殊使命,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再加上山地阻隔、交通便利性较差及信息联通不畅等因素的限制,冀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比较落后,区域经济扩散辐射能力也相对较弱。与此同时,北京延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长期受制于交通问题。
就此次冬奥会而言,冰上项目在北京举行,雪上项目则主要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市崇礼县共同进行。出于冬奥会举办的客观需要,各个场馆之间在交通上的互联互通问题势必要得到解决,而这也为破解北京和张家口两地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难题以及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契机。
事实也的确如此,例如京张高铁的成功开通,将北京市区、延庆与张家口悉数连通,而列车350km/h的速度,更是把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轨道交通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50分钟,张家口也借此融入了首都“一小时经济圈”。长远来看,交通体系的完善必将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自由流动,对各城市之间的经贸往来、资源配置、城市建设、增进就业来说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本届冬奥会至少还将从两方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能:
其一,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筹备奥运会,将对京津冀地区各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起到推动作用,比如北京的信息通信、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将迎来持续发展,而张家口等地的环保、基建、体育、旅游等产业也将不断壮大,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其二,改善生态环境,相比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的生态环境相对薄弱,诸如大气污染等问题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而借助冬奥会,京津冀地区强化了在大气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以科学的手段更加系统性地治理生态环境,并取得了长足进展,或许未来“冬奥蓝”成为常态将不再遥远。
三
第三个影响,体现在体育产业层面。
每一次奥运盛会的筹办,都会极大地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而对于北京冬奥会来说,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冰雪产业。
冰雪,既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好礼物,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禀赋。冰雪产业又叫“白色经济”,是指涵盖源于冰雪活动的相关产业,以及为冰雪旅游服务的各项经济活动,大体由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运动培训、冰雪装备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产品及服务组成。
从产业链角度看,冰雪产业的上游涉及冰雪场地建设、冰雪装备及器材等,中游主要包括冰雪赛事服务、大众冰雪运动及培训、冰雪旅游等领域,下游则涵盖分销及营销渠道,最后到达参与冰雪产业活动的广大消费者。
发展冰雪产业,不仅能推动消费、扩大需求、促进投资、增加就业,还可以为发展城市旅游业与对外开放创造条件,继而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长期以来,我国的夏季体育运动项目更受大众欢迎和关注,而冰雪项目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真正推动冰雪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的,还是在于2015年北京和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及《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正式出台:
一方面,在冬奥热情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中来,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冰雪产业在大众中的持续普及,众多地区开始加码布局冰雪产业,包括滑雪旅游度假区、滑冰场、冰雪旅游景区、冰雪旅游实景演出、冰雪小镇、特色冰雪旅游村、特色餐饮、特色商品加工等项目构成的冰雪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在冬奥会和政策扶持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冰雪产业得到了长足进步。《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虽说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国内很多冰雪运动及旅游场所的经营受到了影响,不少冰雪赛事接连取消,致使我国冰雪产业受到冲击,但是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出色推进,叠加国家积极出台相应支援措施,冰雪赛事服务、大众冰雪运动及培训、冰雪旅游等各个领域都逐渐复苏,行业景气度不断回升。
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表明,2020年-2021年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2.54亿人次,比2016年-2017年冰雪季的1.7亿人次显著提升,预计2021年-2022年冰雪季有望突破3亿人次;《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的统计也显示,2020年我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约为126.9亿元,同比增长8%。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一些冰雪产业发达的国家,我国冰雪产业尚处于发展早期,仍有极大潜力可挖掘。
以滑雪运动为例,奥地利滑雪人口占比36%,人均滑雪次数5.9次;日本滑雪人口占比9%,人均滑雪次数2.5次;反观我国,目前滑雪人口占比只有1%,人均滑雪次数只有1.08次。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与消费需求的升级,未来冰雪产业增长空间巨大。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规划,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的总体规模将达到万亿规模,相当于我国体育产业总体规模的1/5。
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来说,同样意义非凡。以韩国的平昌为例,平昌一直都拥有良好的冰雪运动自然条件,但在此前的很多年里,平昌冰雪旅游产业的国际知名度不高。直到2011年7月获得了2018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平昌才逐渐声名鹊起,当地滑雪场地观光人次呈现出稳固上涨的趋势,并成长为近年来亚洲炙手可热的滑雪胜地。而此次承办雪上项目的张家口,同样有很大希望能够复制平昌的经历。
事实上,早在2015年,高层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北京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随后又再度强调,“要把推动冰雪运动普及贯穿始终,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加快冰雪产业发展。”如果借助冬奥会的机遇来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促进冰雪产业发展,显然要比短期的旅游餐饮繁荣要更具意义,这便是前文所说的“衍生经济效应”,甚至可以认为这才是北京冬奥会最有价值的经济效益。
毕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四
当然,此次北京冬奥会的价值和意义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
遥想上世纪初期,天津的一家杂志社刊登了一篇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文章,并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奥运三问”,由此激起了华夏儿女的奥运梦想。如今已经过去百余年,几代中国人一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之际,终于用实际行动向“奥运三问”交上了一份沉甸甸而又令人振奋的满意答卷。
在此过程中,我们从“仰望”到“平视”,从“通过参奥夺金重拾民族自信”到“彰显大国风范、弘扬华夏文明”,各种转变的背后,正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人自信与凝聚力大幅提升的最佳诠释:我们不仅能够办好奥运,还有能力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探索。
我们有幸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创造者,何其荣耀,何其骄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夫当观(ID:ifseetw),作者:付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