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台湾参加北京冬奥的竞速滑冰好手黄郁婷,近日因在一个练习视频中,身穿中国队服装而引起争议。黄郁婷称“运动界没有国籍之分”,但在必须以“中华台北”为名参赛的台湾,此举已触动敏感的政治神经。



参加北京冬奥的台湾竞速滑冰选手黄郁婷,因一则身穿中国队衣的视频而引起争议。

台湾今年仅有四位选手参加北京冬奥,其中一名竞速滑冰好手黄郁婷,近日在个人脸书上发布的练习视频中,被发现身穿中国队的红色队服,在台湾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小的争议。

黄郁婷周三(2月2日)深夜透过脸书发表声明,表示中国队服是一位曾同在德国训练的中国队好友所赠送的礼物,并无其他含义。目前她已移除该影片,并称“运动归运动,在运动界里,我们没有国籍之分,大家赛场下都是很要好的朋友,我也不想要模糊焦点。”

长年以来,台湾在国际赛事中不能使用“台湾”名称参赛,而是用“中华台北”。这项规定与将台湾视为其领土的北京当局立场相近,中国政府一直希望在名称上削弱台湾的主权地位,也因此台湾参赛选手在北京冬奥前,被发现身穿中国队衣服显得格外敏感,引发台湾社会的关注。

台湾运动产业协会理事长徐正贤便在脸书上公开批评:“妳觉得乌克兰选手会在奥运会前几天,穿上俄罗斯队的运动服并且公开分享?”

这起争议也引发台湾当局关注,台湾体育署副署长林哲宏指出,黄郁婷“敏感度不足”,但并没有严重到要对她进行惩罚,也不会取消她的参赛资格。林哲宏向台湾媒体表示,已经特别提醒教练、选手在社群媒体上的发言,这方面的敏感度要有,“虽然在国外比赛都会认识很多朋友,但这点要特别注意一下。”

政治分歧下诞生的“中华台北”

国际体育赛事难与政治脱钩,光是代表队的名称,两岸就曾有段争议。台湾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首次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赛,这个变化也被视为是1979年美国转与中国建交的结果。

在美国转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中国”的代表后,国际奥会不久后向中华民国施压,最终双方在1981年达成妥协,让台湾能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赛。其实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之前,台湾曾多次用包含“台湾”在内等不同名义参与奥运,期间也曾有过中华民国政府因不满某些奥运主办方同意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参赛而退赛的情况。

1981年,国际奥委会与台湾的中华奥会通过协议,让台湾选手未来能以“中华台北”为名参加国际赛事,并允许运动员能在赛场上使用新设计的中华奥会旗帜、在颁奖仪式上播放中华奥会会歌。中华民国的国旗与国歌,则不被允许使用。



台湾在参加国际赛事时使用的镶有奥运五环的白色中华奥运会旗。

1989年,时任中华奥会秘书长李庆华与中国奥会主席何振梁也在香港签署协议,双方同意“台湾地区体育团队及体育组织赴大陆参加比赛、会议或活动,将按国际奥会有关规定办理,大会(即主办单位)所编印之文件、手册、寄发之信函、制作之名牌,以及所做之广播等等,凡以中文称台湾体育团队与体育组织时,均称之为“中华台北”。”

因此,台湾选手自80年代起,在国际赛事上皆以“中华台北”为名参赛。然而,“中华台北”作为协议上的正式名称,在报章媒体上却不受外界广泛使用。

美国奥克兰大学新闻系的助理教授苏巧宁曾向德国之声表示,许多外国媒体在报导台湾选手于去年东京奥运期间的表现时,就只使用“台湾”而非“中华台北”来介绍台湾选手。

与此同时,中国官媒在奥运期间则多次以“中国台北”而非奥运官方规定的“中华台北”来报导台湾在奥运期间的表现。这使得真正使用“中华台北”或“中华队”来报导台湾选手的,只剩下部分的台湾媒体。

台湾民间呼吁“正名” 选手望不影响参赛

在台湾,越来越多人希望能以“台湾”为名参加国际比赛。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庄佳颖曾向德国之声表示,台湾一直渴望被世界看到,这是台湾战后至今的跨世代的情感需求。她并解释,从奥运名称到不被国际承认,台湾从来不被外界看到,因此“这种心理一直存在于台湾的集体意识之中”。

2018年时,台湾前奥运田径选手纪政便发起了一场全国公投,要求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中华台北代表团名称改为台湾。

不过,在许多运动员出来反对后,公投失败了。运动员们担心,参赛名称一但有所改变,可能导致他们被禁止参赛。许多运动员表示,他们只想专注于比赛,而不是政治。

代表“中华台北”参赛的台湾高山滑雪选手的李玟仪向美联社表示,自己并不会受这个名字所困扰。她说:“只要我们清楚自己是谁,这就足够了。”

另一位高山滑雪选手何秉睿则说,作为一个运动员,他没有权力处理这个问题。“我只能做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那就是训练和比赛,”他说。

现在,另一场“正名公投”运动正在蠢蠢欲动。据台湾公视报道,2018年曾发起公投的纪政计划再次于今年发起公投,目标让台湾选手能以“台湾”为名参加2024的巴黎奥运。

“2018年的东奥正名的活动,我们只差了一百万票(就会通过),”纪政说,“我们真的是很希望到巴黎去参加奥运会的时候,可以用台湾名称来出席。”

(美联社、中央社、公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