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三组独立动画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叙述过去现在未来三对‘房奴’的三段故事、三重寓言。”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ID:babblers),作者:Pel,原文标题:《网飞开年最大惊喜?这部怪诞定格动画道尽“房奴”悲哀》,头图来自:《房子》剧照


定格动画(stop-motion animation)是种十分迷人的动画形式。拍摄对象是无生命的材料,但创作者手造倾注的心血与帧帧挪动的动感,却让作品无比动人。


定格动画,可以像《天竺鼠车车》《小羊肖恩》那般风趣,也可以像史云梅耶、亨利·塞莱克的作品那般惊悚。


又或者,像是今天学术趴要为大家推荐的这部定格动画新片:《房子》



诡异,重口,超现实,又带有些许温馨。


这部由网飞投资、Nexus Studios制作的怪诞定格动画电影,堪称开年最大惊喜之一。


《房子》由三段独立篇章组成,每一部分都围绕房产与住户展开——汇聚三组独立动画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叙述过去现在未来三对“房奴”的三段故事、三重寓言:



*下文将提及部分剧情,但不包含最关键剧透


过去:物欲的陷阱


第一部分《听见编制的谎言》(And heard within, a lie is spun)由比利时夫妻Emma de Swaef与Marc James Roels导演,他们曾凭《噢,威利… 》《这绝妙的蛋糕!》等短片多次提名国际大奖。


他们的定格角色采取羊毛毡材质,这是种自带舒适、怀旧与亲切感的材料,用来表现家庭故事再适合不过。且每次轻轻触碰表面绒毛就会起变化,拍摄起来自带一种“动感”。



Swaef与Roels标志性的人偶风格,五官小小,脸粉粉大大,看上去似乎心事重重
Swaef与Roels标志性的人偶风格,五官小小,脸粉粉大大,看上去似乎心事重重


2018年的44分钟影片《这绝妙的蛋糕!》(Ce magnifique gâteau!),以19世纪末比利时殖民西非刚果盆地为背景,讲述五段交错而不相及的人生,拼凑出殖民地众生相,《房子》可以说是同一思路的延续<br>
2018年的44分钟影片《这绝妙的蛋糕!》(Ce magnifique gâteau!),以19世纪末比利时殖民西非刚果盆地为背景,讲述五段交错而不相及的人生,拼凑出殖民地众生相,《房子》可以说是同一思路的延续


为什么会想到以房子为主题拍动画呢?——他们在采访中提及灵感来源于一本拼贴画格,描述同一空间在不同年代下交错互文的美国漫画《这里》。


这本漫画让他们开始思考:一方面,当我们谈到房子时,总是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部分看待;另一方面,和房产有关的事情又总让人抓狂犯难。房子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里》(Here),作者:理查德·麦奎尔(Richard McGuire)。<br>
《这里》(Here),作者:理查德·麦奎尔(Richard McGuire)。


《房子》这部影片,便是一道交给三组动画导演的命题作文: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欧洲村庄,讲述一个贫穷的四口家庭,他们因为住处寒酸被亲戚嘲笑,然而当夜幕降临,失意的父亲醉酒徘徊在树林,却意外遇见一位神秘建筑师。




他给予父亲莫名的礼物——以失去原有土地和房屋为代价,举家搬进大房子,享受奢华生活。



迁入后,父母像自己所期盼的那样,尽情享用上等的食物、家具与虚荣心。


但在两个孩子的眼里,这座房子却越来越古怪:看不见的地方,始终有群工人受人指使,更改建筑布局;桌上摆满食物,却不见厨师身影;壁炉只有投入旧家具才可以点燃……


这座房子与他们的家庭之间有种微妙的间离感,可以任意使用房子,但房子并不属于他们,有自己诡异的运行规则。


满脸呆滞的建筑工人秘密施工改造房子<br>
满脸呆滞的建筑工人秘密施工改造房子


穿上滑稽衣服的父母<br>
穿上滑稽衣服的父母


将从前的玩具屋投入壁炉熊熊燃烧,房间温暖又明亮<br>
将从前的玩具屋投入壁炉熊熊燃烧,房间温暖又明亮


在家庭内部,父母与孩子也逐渐疏离,父亲躺在壁炉前摇椅上休息,母亲在上等织布机前伏案缝纫,结局也好似《千与千寻》中的父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耽溺于眼前物质享受、抛弃过去和他人的,最终也难逃被物吞噬的命运。


虽然设置在过去,但第一部分呈现了关于金钱的永恒困境,被贪念驱使,富人挖坑,穷人跳坑。房子象征那些制造阶层跃升幻象的华丽外表,原先对农民做出许诺的制度,反而侵占了他们的房屋、土地乃至家庭。


被撤走的阶梯
被撤走的阶梯


被摧毁的旧家园<br>
被摧毁的旧家园


现在:拟像的焦虑


第二部分《失败是赢不了的真相》(Then lost is truth that can't be won),由瑞典独立动画人Niki Lindroth von Bahr导演。


她也是国际知名的独立动画人,以“细节控”著称,善于构造严谨的封闭空间,调色富有逻辑美感;因为希望观众多多关注“人的行为”本身而非外表,所以角色总是兔子、老鼠、咸鱼等动物;叙事总从“性冷淡”的小群体展开,反映人人都体验过但不常谈论的隐秘情绪。


2014年短片《游泳馆》(Bath House),泳池微型闹剧表现众生相,我们此前转载蒸汽工场的文章曾介绍过它<br>
2014年短片《游泳馆》(Bath House),泳池微型闹剧表现众生相,我们此前转载蒸汽工场的文章曾介绍过它


2017年短片《重负》(The Burden),用音乐舞蹈对抗丧丧工作,曾获昂西水晶奖<br>
2017年短片《重负》(The Burden),用音乐舞蹈对抗丧丧工作,曾获昂西水晶奖


富有层次和形式感的构图,让人想起韦斯·安德森<br>
富有层次和形式感的构图,让人想起韦斯·安德森


在《房子》第二章,故事斗转星移来到2010年代的英国,只不过换成老鼠当家的社会,讲述一位焦虑的推销员斥巨资买下房子后,想尽办法装修并倒手卖出的故事。处处是现代生活的隐喻。


卑微的看房中介<br>
卑微的看房中介


通过片中背景可知英国经济当时正处于衰退期,主角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虽然现实灰暗,但是他和许多现代人一样,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于消费体系与数字生活搭建的拟像生活:


寄托于发财的可能性;



寄托于电话另一端“恋人”的电子信号;



寄托于智能手机播放音乐唤醒一天活力;


一段精彩的舞蹈<br>
一段精彩的舞蹈


寄托于混搭极简风和异国情调的中产趣味装潢。



但纵使他费尽心力,大量蛰居在房子内部的虫子仍无法彻底清除,看房顾客总能识破这栋房子的华而不实。房子没能卖掉,反而引来一群形态可疑的流浪汉鸠占鹊巢。



而在该篇章的高潮部分,失败的主角躺在地上看到本片最奇幻(也最令人头皮发麻)的桥段:一大群虫子聚集在一起,表演贝克莱式的人体万花筒。


很可能引起不适,就不放原片了,大概是这样的歌舞造型<br>
很可能引起不适,就不放原片了,大概是这样的歌舞造型


此时,主角的无用功与这栋房子的虚伪被彻底揭露,狂乱的舞蹈正式宣告主角的崩溃堕落、寄生渣滓的真正主权与现代生活的败絮其内。


就像早饭吃零食配红酒<br>
就像早饭吃零食配红酒


未来:执念的牵绊


前面两剂猛药之后,最后一个篇章《仔细倾听 寻找阳光》(Listen again and seek the sun)来到假定的未来,相比于前面的恐怖怪诞,第三个故事更简单,更有人情味。



来自英国的Paloma Baeza是这三组导演中最年长的,但在动画领域资历最浅,接近40岁“半路出家”学习动画,2017年毕设《南辕北辙》曾获BAFTA最佳动画短片与安妮奖最佳学生动画。


毕设《南辕北辙》(Poles Apart)讲述两只萌萌小熊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生活<br>
毕设《南辕北辙》(Poles Apart)讲述两只萌萌小熊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生活


《房子》最后一章也延续了她过往作品的温馨,背景虽然设定在末世,目光所及除了主角的房子都被洪水淹没,但可爱的猫咪和暖洋洋的色调让观影体验不至于致郁到底。



潮湿的环境渐渐侵蚀地板和墙壁,但主角仍对这栋房子存有美好愿景,拟定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修缮计划。


墙纸掉了贴,贴了掉<br>
墙纸掉了贴,贴了掉



末世下,她每天的日常就是照料这座老屋。随着房客一个个离去,这里只留下一只家里蹲公猫与一只沉迷神秘学的母猫。


但主角对他们满腹牢骚,抱怨他们不用真金白银付房租,阻碍翻修计划,自己却无视水位渐涨,房客终会离开,房子也会被淹没的事实。




主角并未沉溺于物欲或幻象,只是想给自己打造容纳美好回忆的空间。但在过程中对愿景本身倾注了太多执念,反而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变化和真正陪伴自己的房客。


公猫走后,才发现他是画家
公猫走后,才发现他是画家


没有人打扰了,可还是提不起劲<br>
没有人打扰了,可还是提不起劲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右边的猫)<br>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右边的猫)


令人欣慰的是,《房子》第三章给出了解决方案,房客的离开和外部的精神指引让她意识到了生活真正重要的部分,选择放下对于房子的执念“向前看”。


而房子本身,也在结尾发生了极具浪漫色彩的改变,成为下一段旅程的载体。



结语


“房子和家有什么分别?


家是你不会感到孤独的地方


但房子,噢房子,不过是一堆砖瓦。”


正如片尾Jarvis Cocker演唱的主题曲。人人都需要住所,但当房子变成炫耀的资本、交易的产品或理想的投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被扭曲,悲剧的可能性随之产生。


这三段定格动画组成的影片,以房子为切入点发散,表现“人-物”病态关系的三种症状,同时延续了各组独立创作者原先的美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诚然,本片也并非完美无缺。或许考虑到观众接受程度,本片的叙事手段与导演过往的作品差异较大,相对来说更“平铺直叙”了(staff表也可以看到有外部编剧介入),抱着一窥独立动画“作者性”“私密性”那部分的观众看完或许会有些失望吧。


不过,开年就能看到这样一部水准较高、制作豪华的动画拼盘,本身就已足够让定格动画爱好者惊喜。而随着网飞等流媒体的全球扩张,填充内容库的需求也正使越来越多的“小众风格”得以被挖掘。相信这类独立与主流接合的案例也会越来越多,作为动画爱好者,自然乐于见到动画版图不断扩大,期待更加多样化的动画内容。


参考资料:

1. Dan Sarto and Jon Hofferman,The Surreal, Stop-Motion World of 'The House' 

2. PRAMIT CHATTERJEE,Review: ‘The House’

3. Animac Magazine,Interview with stop motion filmmakers Emma De Swaef and Marc James Roels

4. Freya Kilander,Niki Lindroth von Bahr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ID:babblers),作者:P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