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2021年12月初以来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陈兵十数万的情况,俄罗斯国防部将之解释为“正常冬季练兵”。但乌克兰和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显然不这么想。

对于近几周以来“俄罗斯将要军事入侵乌克兰”的新闻,想来大家都不陌生:美国一面由白宫和国务院天天说“俄罗斯要打仗”,另一面连同加拿大等盟友先后发布最高级别的公民旅行警告;一众欧美媒体援引各类“专家”煞有其事地分析“俄罗斯将如何如何发起进攻”、“俄乌军事冲突将有何影响”……而在过去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美国、北约、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更已先后同俄罗斯磋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俄罗斯倒也不厌其烦地配合。

冷静分析全局,应该说俄罗斯并没有要向乌克兰动武的意愿,却也做好了随时动武的准备。那么,俄乌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决定权在乌克兰自己手中

开宗明义,当下的乌东危机的主角是俄罗斯与美国/北约,乌克兰并没有话语权。话虽如此,就像当年搅动一战的塞尔维亚刺杀者一般,于“会否爆发军事冲突”的这个问题上,导火索和决定权都在乌克兰。



2022年1月9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一名乌克兰士兵在隔离线眺望乌东武装组织。(AP)

首先,这一轮危机的诱因就起源于乌克兰。在过去一年内,随着美国新政府上任,乌克兰政府加大了国内反俄宣传,譬如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于2021年8月发起“克里米亚平台”倡议,为西方国家声讨俄罗斯提供平台,令乌克兰国内俄罗斯族裔聚集的东南部地区(顿巴斯/Donbass及卢甘斯克/Luhansk)冲突加剧。

再者,这一轮俄乌会否爆发军事冲突,也取决于基辅的行动。泽连斯基近来民意支持度跌至新低谷,而国民不少人支持以武力方式解决东南地区的分裂问题。倘若没有俄罗斯的存在,基辅方面恐怕早已挥军东南,以武力压制顿巴斯和卢甘斯克。西方如今“俄罗斯若入侵乌克兰,将遭到制裁报复”的口吻,其实就是试图令俄罗斯置身事外、不予插手。

至于被各方指责的俄罗斯,若是真想入侵吞并,早就这么做了——就像当年格鲁吉亚-南奥塞梯战争、并入克里米亚、叙利亚反恐时展现出的果断。毕竟,只要基辅方面不做过激行动,俄罗斯既没有“出师之名”,也没有出师的必要,更没必要为此承受额外的制裁代价,乃至促使北约进一步东扩。

所以,就像欧盟外长(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2022年1月17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击的可能性不大”和德国海军首长薛恩巴赫(Kay-Achim Sch?nbach)日前称俄罗斯入侵是“子虚乌有”一样——俄罗斯是真心不想“武力入侵”乌克兰,而只要乌克兰不引火上身,就根本不存在“战争危机”。



图为乌克兰军方成立的“地方防卫部队”成员2022年1月22日在基辅一公园内进行训练。由于担心俄罗斯入侵,最近数十民众加入“地方防卫部队”,准备有需要时捍卫家园。(AP)

俄罗斯:层次渐进的四个目标

那么,普京为何又要大张旗鼓地动员军队?为何又要配合欧美与之对谈?

最浅显的目标,普京是要尊崇“卡拉加诺夫主义”(Karaganov Doctrine),也即保障周边国家俄罗斯族人群的人权。就地远利益而言,这其实也是在巩固俄罗斯的地缘缓冲区。此前的克里米亚与如今的乌东,都是这个道理。

进一步而言,普京是要尝试改变乌克兰政治氛围,通过与欧美“比狠”的方式减少欧美对乌克兰政治的干预,压缩乌克兰反俄势力的政治资源和生存空间。

更进一步讲,普京亦是为了趁机扭转俄罗斯西线过去多年来的劣势地位,逆转北约一再东扩威胁俄罗斯的历史趋势。值得留意的是,就在1月21日美俄外长会谈举行前,俄外交部重申“希望北约从1997年之后加入北约的成员国撤军”,并特别点名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皆为前华沙公约组织成员,2004年加入北约)。

在此上三个目标之余,或许普京也希望借此机会跟拜登政府构建稳固而安全的大国关系,在美国政治越发不稳定的趋势下,尽多地缩小其外溢效应。



俄罗斯希望北约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增强前沿驻军”(Enhanced Forward Presence)撤走。(北约)


是以,普京想要的是在“箭在弦上而未发”的状态下,与北约构建对自己更有利的“新常态”。一旦出兵,反而得不偿失。除非乌克兰真的引火上身,试图以武力解决顿巴斯和卢甘斯克问题,否则俄罗斯真心没有必要向乌克兰动武。

那么,欧美呢?

美国:既想要稳定,又想要冲突


欧盟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简言之就是“置身事外”。前文提到,德国海军首长薛恩巴赫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说法纯粹是“子虚乌有”,虽然他也因为“普京值得人尊敬”的表态而引发争议,随即在1月22日请辞,但他却代表了德国的立场——“俄罗斯倘若入侵乌克兰必然会招到制裁,北约不会向俄罗斯做出不再东扩的承诺,但现在也确实没有东扩的计划”——这本身也是德国新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日前的表态。

人们可以说,德国的态度仅代表德国,毕竟德国还希望尽快落实与俄罗斯的“北溪二号”(Nord Stream 2)天然气管道,但德国足以令本就不愿置身事内的欧盟更加迟疑,这是不争事实。

所以,最终还是要看美国。乌克兰就很清楚这一点。1月19日,泽连斯基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称,等到“局势升级”后再制裁俄罗斯根本“无法帮助乌克兰”,他呼吁美国立即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对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1月23日接受美媒CNN采访时,拒绝立即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称此举为时尚早,“制裁的目的是阻止俄罗斯的侵略”,“如果它们现在被触发,就会失去威慑作用”——美国又怎会听乌克兰而行事?

美国方面的诉求很简单:确保俄乌问题长期存在,若此既可遏制俄罗斯,又确保北约的合理性,还能阻碍“北溪二号”等俄欧合作,维系自身在欧洲的存在——但是,与此同时又不能让俄乌问题恶化乃至失控,以至于需要美国真金白银出手应对。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周一(24日)稍后时间,与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就俄罗斯的军事部署进行视像会议。(AP)

俄国已抛出草案 美国会如何作答?

从现实来看,美俄在谈的也并不是所谓“俄乌军事危机”,而是如何处理这些长期问题。至于下一个关键点,就在本周。

目前,俄罗斯已早早抛出两份基本文件的草案,一者关乎俄美安全保障,二者关乎北约东扩,并要求与美国进行实质性讨论。在1月21日同俄国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终于表示,美国会针对俄方提案,在这周内给出书面回复——有趣的是,据《华盛顿邮报》21日披露,美方要求俄罗斯对其书面回复内容保密。

言而总之,这一轮俄乌“军事危机”的起因在于乌克兰,会否爆发军事冲突也取决于乌克兰会否引火上身。至于俄乌关系、俄罗斯-北约关系和俄欧关系前景如何?前文提到的普京的战略目标能否达成?便取决于俄美长期的博弈,甚至是取决于美国政治的演变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