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刷到过这张图了:



1月4日美国新冠在25小时内新增102万,当国内网友纷纷吃瓜时,我只能说:人在美国,已经体会到了。

过去的一个半月,我身边好几个朋友感染了新冠,我自己也每天都在密接隔离、核酸检测和被密接的路上。如果你正因奥密克戎而感到恐慌,希望我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





快速测试(Rapid Test)也称为抗原测试,可检测出导致新冠病毒中的蛋白质。出现新冠症状后,这种测试最为快速、便捷,在各大超市和药店都能买到,我们学校可以免费做。

但是这种测试的结果不一定准确,有一定的概率出现假阳性结果,准确性从34.1%到88.1%不等,取决于品牌。另外,当地的疫情情况也会影响到假阳性出现的概率。比如说一个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为80%的检测,在群体感染率是10%的时候出现假阳性的概率是20%,也就是说,100个阳性结果里有20个实际上是阴性,当然,如果有症状的话假阳性的可能会低很多。

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两个月前我和小哥A 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还在说感觉学校疫情防控做得蛮好的,至今为止感觉好像没有很严重,结果小哥回去的第二天被抽到随机Rapid Test,阳性了。而我作为他的密接者,赶紧开始了自我隔离:拜托室友先出去住,还准备了一个饭盒打算以后都从食堂打饭,再回自己房间里吃。等我打点好了一切,第二天早上小哥A和我发微信说:我刚刚又测了一次,是阴性。

我只能说Rapid Test太坑了!后来他又测了一次依旧是阴性,且一直没有症状,我们确信第一次是假阳性才松了一口气。



在美国有多容易成为密接?自我隔离期间我在走廊里碰到住对门的老哥和我打招呼。我说:“大哥你离我远点,我是密接。”他说:“没事,我也是密接(另一个饭局的),我已经发烧三天了,学校还没有测试盒。”我挤出一个僵硬的微笑,和他说祝他好运,内心只想赶紧跑回自己房间,果不其然隔天就听说他阳性的消息。

每个学校的隔离政策都不太一样,不过多数学校会遵照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指导方针进行防疫和隔离。

以我们学校为例,如果你不小心成为了密切接触者,学校的要求是从接触当天算起自行隔离5天,并在这之后的10天戴好口罩。完全接种过疫苗的人不需要隔离,但是必须在室内和公共场所戴好口罩。

此外,不管有没有症状,务必在接触过患者的第5-7天去做测试。因为病毒有潜伏期,从接触病人到出现症状会有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建议不要和别人吃饭,因为如果你测出来是阳性,和你接触的人就会成为密接。当然学校的规定不一定是最严格的,但如果你想更好地保护身边的人,一旦感觉自己有风险最好就停止接触。



有一次,我收到朋友短信说五天前一起吃饭的人里有两个阳性,都是有症状的那种真阳性,但我一直没接到学校的邮件通知说我是密接。后来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测出结果距离吃饭超过了五天所以学校觉得不算密接,这要放在中国可能都是直接救护车拉走的密接了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是自我隔离了,过了两天去测了两次都是阴性,这才解除隔离。

过了大概一周左右,小哥B从纽约回来。当时纽约疫情已经很严重了,在他室友的强烈要求下他在纽约的机场做了测试,是阴性。于是他回来的当天晚上我们高高兴兴地一起吃了饭。第二天下午小哥B的室友发来信息说,小哥B发烧了,建议我们先自我隔离——又双叒叕密接了。这次终于收到学校邮件通知自己是密接,而且也害怕了,毕竟是第一次符合美国的密接标准。吃饭的时候离那么近,他第二天就发烧。于是在害怕中我把自己关在房间吃了几天的泡面,每天检测自己体温,幸好平安度过了隔离期,没有感染。



虽然说是密接,但不一定会感染啦。在被病人通知自己是密接的时候最好说个谢谢然后表达下关心/安慰,谁都不想得病或者有意和你密接。哪怕你真的心态崩了,表面上也要保持体面,不要再给病人施加压力了。



如果你自己成了密接,或者出现了疑似症状,我有两个tips分享给你:

保证自己作息规律身体健康:该吃吃该睡睡,别因为恐慌把身体搞崩了。有些时候因为心理压力、其他身体原因也可能感觉不舒服或者出现和新冠类似的症状。

密接的第三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感觉呼吸困难。学校说呼吸困难是要直接打911的症状,但我又想了想自己不咳嗽也没发烧,不至于一来就搞个大的吧。想了五分钟突然想起来自己有哮喘,而且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和哮喘一模一样,于是先用了哮喘的药,过了一会儿就缓解了。

打疫苗:我认识的感染者大部分都是没打加强疫苗的,虽然不能百分百防止感染,但起码能减少重症率。

虽然隔离结束我测了三次都是阴性,但这段时间连续密接真的让我意识到这波疫情的严重性。除了官网公布的数据,朋友圈也一直刷到阳性,真实地感觉到疫情离我很近很近。现在开学也不敢和别人吃饭了,食堂的饭打包回房间吃,出门上厕所都要戴口罩。学校头铁还继续上线下课,隔离的房间要不够了,希望我能挺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