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洋彼岸的故国爆发新冠疫情时,在美华人们也许和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人一样,都没能想到这场噩梦竟然会持续两年之久,现在又进入了第三个年头。而最大的困扰除了病毒,还有回乡之路。


2021年4月,美国加州洛杉矶一位华裔老人接受疫苗接种

看到奥密克戎变种(Omicron)造成美国新冠感染人数在圣诞节来临时大幅上升,在纽约探望亲戚的贾同学最担心的是他回德州奥斯汀的航班会不会被取消。他买了廉价航空公司JetBlue的机票,而因为疫情造成许多工作人员生病请假,十二月底一月初,JetBlue取消了将近1300班航班。

回到奥斯汀后,他把家从市中心的高级公寓搬到了北部郊区的带院子的房子——因为疫情看起来并不会在短时间里结束,而住在公寓里则免不了了许多邻居在电梯间,会所等公共场合接触。性格外向的他还是会出门和朋友见面,但是活动从吃饭、泡吧、喝酒变成了在户外爬山、打网球、打高尔夫球。偶尔去奶茶店或者炸鸡店买外卖。

做研究员的Adrian也被奥密克戎吓了一跳。尤其在12月份,美国确诊人数和住院人数都开始上升,疫苗没有用的报道也常常出现。他打了疫苗之后开始外出就餐,但是奥密克戎让他又回到了宅家的日子。直到最近关于奥密克戎的数据多了起来,知道病毒毒性不如的德尔塔,疫苗也依然有保护作用,他才松了一口气。

在科技公司工作的小吴表示她公司的政策是弹性工作——可以去办公室也可以在家办公,虽然想念和同事面对面交流聊天,但她决定未来的几周会在家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出门,也会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和比较熟悉的人小聚。

如何应对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带来的新一波疫情高峰是许多北美华人论坛,微信群里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但是被询问起生活是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的感觉都是还好。在纽约的王同学说身边平时会出门的人还是会出门,在马萨诸塞州的蕾蕾则表示因为疫情以来一直都很小心,平时也不怎么出门,只会戴着口罩和人在户外见面,所以也就延续了这种做法,并没有因为奥密克戎有太多改变,在奥斯汀经营餐馆的埃尔文还是早出晚归,奥密克戎带来的大量感染更突显了全球供应链的问题,但是,这也不是什么新的问题了。

美国的数据显示,年轻人、老人;有基础疾病或者免疫缺陷的人,没有基础疾病和免疫缺陷的人;打了疫苗的,没打疫苗的在得了新冠之后入院甚至死亡的比例相差很大,(截至2022年1月12日,美国85岁以上人群中的新冠死亡病例是216475,而18-29岁群体中的新冠死亡病例是5119),所以不同年龄的人本身对于新冠的恐惧程度亦有分别,所采取的防疫措施也不尽相同。再加上有些人更外向,如果不能参与社交活动会觉得抑郁,有些人碍于工作类型根本无法居家工作,有些人要去学校参与面对面授课,所以即使在华人社群内部,大家面对新冠时采取防范措施和外出频率也不尽相同,但是因为全球疫情已经进入到了第三年,所以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自己一套固定的防疫程序。奥密克戎让有些人取消了圣诞度假和外出就餐的计划,也让我和朋友约定在见面之前彼此都用政府派发的试剂盒测试一下,但人们早就磨炼出了一种“处变不惊”的态度。

留学生考虑是否“跑毒”

在美国华人群体中,受到疫情影响冲击最大的当属刚来美国或者准备来美国迎接春季学期的留学生,在微信群、豆瓣、知乎、微博等中文社交媒体上,能看到许多留学生询问是否应该休学并买高价机票回中国“跑毒”,亦有许多留学生询问是否需要休学半年留在国内不回美国继续课业。在有四万多名组员的豆瓣“2020s艰苦留学组”中,每天都有“该不该出国”“要不要休学”为主题的帖子。在知乎,也有类似“为什么在国外疫情很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很多家长和孩子选择出国留学”的问题获得许多回答和赞同。

但是类似的讨论也难以达成共识,有人觉得如果美国人民在疫情下依然很淡定,那么为什么留学生不能适应这里的疫情,更有人觉得中国对疫情的防护措施有些过度。但反对方则觉得应该休学回国或者干脆放弃学业,因为人们尚未完全了解新冠是否会导致长期的后遗症。

已经在美国,但因为航班要么取消要么熔断而无法回国的留学生以发了许多求助帖,有人询问能否要求没有采取严格防疫措施的室友不要天天出门,有人询问已经感染但是医生没有让入院应该怎么在家等待自愈。许多在美国的华人医生也自发组织了互助群,为疑似/确诊的留学生及其在中国的家长答疑解惑。亦有Silicon Valley Society等华人组织请医生、药剂师等来开设讲座讲述已经打了中国国产疫苗是否需要再打辉瑞疫苗、奥密克戎的预防措施等话题。2021年底,从西雅图到上海的一架航班在起飞之后返航,许多从其他州赶来西雅图搭机回国的留学生滞留机场,当地华人组织也出马,招待这些学生晚餐并替他们安排住宿。

奥密克戎确诊人数在美国创下单日最高纪录的时候,许多华人在中国的亲朋都发来短信问候,而当中国也出现奥密克戎案例之后,许多华人朋友亦嘱咐在国内家人要多储备食物防止突然封小区或者封城。尽管彼此的关心都非常真切,但是因为中美两国无论是确诊人数、防疫措施,还是官方舆论导向上的区别都实在太大,太平洋两岸的华人们要互相理解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