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师出生于音乐世家,在中国和美国的专业音乐院校学习钢琴,也在中、美两地教弹钢琴。2019年,她随丈夫从成都来到卡尔加里。登陆后她很快重操旧业,在这里重新做起了钢琴老师。

家庭熏陶下,学钢琴对我来说是一种内在驱动

我从小喜欢音乐,父母也都喜欢,家里的很多长辈都是搞音乐的,热爱艺术。我们那个年代只有电视,但我从小就听得很多,甚至包括游戏——我到现在还记得红白机里的一些旋律,包括马戏团、俄罗斯方块之类的。

家里人也经常一起看各种晚会,我们每年都会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那时候的现场音乐会并不多,但我妈妈还是会带我去。1995年,我记得我那时候还在学跳舞,妈妈花200块钱买了票,带我去看中央芭蕾舞团的天鹅湖演出。



Photo by Kazuo ota on Unsplash

很多人会觉得小朋友长时间坐着反复练琴有机械感,但对我来说不一样,基本没有这么痛苦的阶段。当然也会有那么些片刻不想弹,但我马上还是会想着怎么能把曲子弹好。我能在后来一直学钢琴、弹钢琴、做钢琴老师,主要还是有一种内在驱动,也有可能受到家庭的影响。

上了大学,我就去四川音乐学院学钢琴,本科毕业后去美国念研究生,还是学钢琴表演。毕业以后,我就开始在美国做钢琴老师了。

在音乐教育方面,美国比较重视全面发展,音乐理论、音乐史等都要学习,硕士的学习对论文要求非常高;国内更注重专业本身,钢琴弹得好才是最重要的。国内和北美钢琴老师的入门门槛也是不同的。国内的机构只会聘请专业院校毕业、钢琴或者钢琴师范专业的,而北美这里不一定要专业院校,可能业余爱好钢琴,去考到教师级的证书也可以在机构教钢琴。

在加拿大教钢琴,容易也不那么容易

后来,我从美国回国,也在大学教钢琴。到了2019年,我随爱人来到加拿大。

来这儿之前,我没有想过那么容易就能开始教钢琴。当时我带着孩子去学校注册,遇到一些帮助新移民的华人义工,他们把新移民集中在一起,宣传当地的各种生活、教育和工作方面的资源。通过大家的互相介绍,我在登陆加拿大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开始教钢琴。这几年,中国人越来越多,而且我现在住的地方学区比较好,中国人就特别多。

每个工作日的3点半到9点半,周末的早9点到晚9点,我基本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做家务、带孩子。做钢琴老师会有比较累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要很耐心,照顾小朋友的情绪、安抚他们,不仅能看到孩子们的问题出在哪里,还要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也要照顾到家长,和他们沟通。这点其实和西人老师挺不一样的,他们不会有多余时间和家长聊,对工作时间卡得比较死,一个小时下课就完事了,只会通过邮件联系。

某社交媒体上的加拿大华人钢琴老师称,自己的税后收入可达到15万加元(约75万人民币),算一算就知道没有这么高。我觉得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去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停了两个月的课。后来家长们都觉得不行,孩子都快忘了,就还是让他们到家里来上课,大家都带着口罩。我没有上网课,因为要在上课的时候看到孩子的两只手,需要准备用一个机器从上面照,试过几次,网络很卡,有时候只能看到一只手,效果很差。

我也考虑过参加一些演出、做提琴伴奏、或者成为油管博主,一些家长还会问我有没有时间参加一些教会和华人协会活动的钢琴演奏。但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关系,这些活动都减少了。希望生活早日恢复正常,这样会比单纯教钢琴丰富一些。

我现在每天还是会花一个小时来弹琴,我喜欢弹一些比较难、之前弹不下来的曲子。这既是为了保持技术,也是一种休息。对我来说,弹琴是个很放松、很舒服的事情,如果什么都不用干,我可以弹很久。但现在总是有各种事情,所以弹琴只是暂时从很多杂事里抽离出来的一个片段。



虽然我的专业是钢琴表演,但真正要从事职业钢琴表演,是要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得在大学的时候就能拿到国际大奖,这在全国相当于最TOP的排名,真是凤毛鳞角。中国有很多琴童,最后能成为知名表演家的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对华人家长来说,考级是孩子学钢琴的第一要务

我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教过钢琴,两个地方不一样的是,这里中国人学钢琴的特别多,考级的也特别多。现在收学生,我会先问家长:孩子自己想不想学?大部分会说,我也不知道。这一看就是大人想让孩子学。

来我这里学钢琴的学生,基本都是要去考级的。有些还没来上课,家长就定下了要考级的目标,很少有家长会觉得考不考级没关系、或者可以慢一些。这反倒和国内的一些家长不太一样,现在国内考级也不加分了,而且要求学校减负,我老家的一些家长反而都比较放松,不太会要求孩子去考级。

为什么家长把考级看得这么重?一方面,如果通过RCM高级别的考试,在加拿大是可以抵一部分高中学分的,对于升学可能也有一些好处。

另一方面,这里多少有一种从众心理,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好,我也要好,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学钢琴就得考级,这只是个很顺其自然的行为。其实其他兴趣爱好,像画画、滑雪,家长也愿意花钱,但到了钢琴这里就很少有家长能佛系,只是抱着让孩子学点东西的心态——就是因为画画没有等级考试,没有可以比较的标准。

作为老师,我会先问清楚家长要不要考级,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因为往往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学得慢了点,看到别的孩子都考级了,就会焦虑。



加拿大这里西人的钢琴老师一般一年教一级,这对孩子来说会不太会有压力。不过,很多华人家长会觉得慢,会要求我教得快一点,比如在一年内就从6级跳到8级,而且很多孩子会去参加相对于年龄来说等级较高的考试,因为家长会觉得孩子到了高年级要花更多时间在学业上,就想让孩子早一些把该考的都考出来。

和国内按照区域有各自的钢琴考级机构不同,加拿大的考级机构就是皇家音乐学院(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这一家,它在美国一些比较靠近加拿大的地区也有考点。

考试内容上,国内的曲子相对来说会比较难一些,比如一些国内三级的曲目,这里会在六级的时候考。但是,同样难度的曲子,国内的演奏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弹出来就可以通过,而且有时候猛练上三个月就能考。

加拿大考试的曲子虽然简单,100个孩子可能80个都能弹下来,但要求考生能以和演奏家一样的速度弹出来,而且最好是声情并茂的,这种弹得有感情的可能就只有5个,所以这里的考试其实是对考生整个曲子演绎能力的整体判断。

说到底,加拿大的考试理念就是要求先把基础夯实。越是学到后面,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要求越高,10级的钢琴考试曲目和国内的难度是差不多的,而且考的音阶会比国内多很多。考试的内容也比较多,听力、技术(音阶、和弦、琶音等)、节奏、试奏(看到一个谱子就要能弹出来)都要考,所以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就应该从一开始就教孩子认谱。

另外,从六级开始,加拿大的考试会考理论,这点对所有乐器是一样的,但是对学钢琴的学生来说会容易一些,因为要学乐理就得先熟悉键盘,这也可能是小提琴要考10级的话,得先通过钢琴6级的原因。

加拿大这里和国内考试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国内考试的结果就是“优、良、通过”这些等级,但加拿大这里是要打分的。

有些家长和学生就会很在乎分数,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还会互相比分数,觉得88分的一定就比86分的弹得好。但其实钢琴考级的打分是非常主观的,没必要过于关注这些。那些能考到90分,基本就是和录音一模一样的水平了。我会要求学生们尽量考到80分,其实80分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每天都练琴,不是学着玩玩的。

学好钢琴的秘诀:看孩子是否喜欢,家长也很重要

一个孩子要弹好琴,其实是孩子、家长、老师各方面的配合。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钢琴的,但是大家都想学,也都想考级,作为老师的难处就在这里。

弹钢琴,手一定要长、一定要有所谓的天赋吗?可能弹到高阶是需要一定天赋的,但入门的话,其实大家都可以弹,只是学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已,这和孩子学东西快慢、双手配合、节奏感、识谱能力、理解能力都有关系。一些孩子学到后面确实不适合,有些家长就能正确看待并且接受,但有些还是会要求让孩子继续学。

真的得看孩子喜不喜欢,这恰恰是很多家长忽略的。这方面,西人父母就比较尊重孩子的意见,也比较少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比。而且很多时候来学钢琴的孩子不仅是自己喜欢,父母也很喜欢,但不会天天陪着孩子弹琴,有时候这种孩子弹好的可能性更大。

我能敏感地感觉到,学生是不喜欢钢琴,还是明明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手指很长、有天赋、喜欢钢琴),只是有点懒而已。

这里的孩子往往比我在国内遇到的孩子难教,因为大多生活比较优渥,不想去做比较难的事情,也比较自我,老师要指出他/她的问题需要特别委婉。我儿子现在的小提琴老师已经算是比较严格的了,但是老师也只能提要求,学生实在不听,老师最多也就只能不教。我还见到过一些老师会挑学生,有时候学生不想弹,老师就跟学生聊上一节课。



孩子学不学琴、学多久、弹得多好,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家长影响。很多家长每天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觉得自己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但作为一个老师,面对的是三十来个孩子,就能明显感觉到家庭教育的不同。

有的家长在孩子还没开始学的时候就定了目标,要让孩子以后能达到钢琴家的高度。等到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家长在小红书、抖音上面发现,同样的曲子,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都学了三个月,水平相差却很大,家长就会觉得落差很大,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如抖音上面的弹得好?慢慢就不让孩子学了,即使孩子是愿意学的。

其实半途而废的很多,这中间有部分疫情的原因,也有时候只是家长不想陪,想等孩子自己能弹了再学。有时候遇到一些特殊日子,比如生日派对,玩了一整天,什么都满足了,晚上妈妈想让孩子弹半小时琴,孩子就不愿意,开始哭闹,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坚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使弹钢琴的时候没有遇到,以后的人生也会遇到,学钢琴就是教会孩子去努力克服的过程。

钢琴给了我一份职业,让我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这让我很感恩。对于大部分学琴的人来说,钢琴也应当可以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枯燥的工作以外,它能提供一个很好的放松和排遣的渠道。

(注:本文由冯老师口述,作者佐溪整理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