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唐宫夜宴,舞台上的唐宫还原栩栩如生,舞者们憨态可掬的一颦一笑中,盛唐之美在当代科技搭建出的视觉特效中肆意流泻。
紧接着,《洛神赋》里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在端午时被搬上荧屏。名为《祈》的水下舞蹈,对创作团队、对舞者本身都是巨大的挑战,在舞步中,流风回雪的浪漫飘过千年。
年末时分,融合了千里江山图的《只此青绿》进入大家的视野,青山绿水间,舞者们晕染出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即使不了解创作者们背后的心血,不了解千里江山图、洛神赋等历史渊源,单单欣赏节目的视觉呈现,观众也能感受到纯粹的美的冲击和蕴藏在历史中的厚重感。
也因此,在这些节目火到海外时,同样收获了外国网友的海量好评。
在油管的一期“外国博主带你看唐宫夜宴”视频评论下,一位网友表示自己早就是这个节目的自来水,并且当场在评论区科普了什么叫唐三彩,节目中又是如何融合了唐三彩的色彩创意。
寻常网友当然分不清其中细节,但却依然会单纯地被各种形式的东方美所征服。
就像仰望星空时对宇宙的共同迷思,当中国的传统元素也如星空般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其中的魅力和深度很难不让人奋起追寻。
而和晚会节目根据传统文化、通过声光舞美进行的再创作不一样,昨天报姐看的另一场直播,却告诉了我们有关传统文化的更加残酷的现实,和务实的解法。
这是一场来自迪拜世博会现场中国馆腾讯活动日的直播,直播中展示了敦煌、长城等场景在科技下的全新面貌。
跨越时空的追寻,在科技的承载下,已经有了全新的表达:
那些数字对文化的重塑进程,让人惊叹。
就比如,当我们欣赏文化符号在节目中新生时,眼前是华丽的、未曾见过的“水下飞天”。
而在背后,是从西域式飞天到北魏飞天的推移,是在敦煌壁画上百年千年传承下来的演变。
脱落、发霉、变色...作为飞天载体的敦煌壁画,受到侵蚀后已经不足以还原出当年的创作者们留下的神采。
而在腾讯的直播中,我们看到了敦煌壁画的新生。
借由现代科技,修复者可以用AI来记录壁画中的颜料脱落,烟熏、刮痕、残损...时间带来的各种伤痕被一一识别,研究和修复工作变得更加便利。
当然,在无法比拟的时光跨度面前,个体更容易感受到渺小。
文物蒙尘、壁画风化、历史的痕迹随之凋敝...人类短暂的生命无法承载以千年为尺度的纪录,我们在直播中能看到的科技修复,背后皆是接力棒的交接传递。
一位位修复师将自己的大半人生献给壁画修复,一代代为之努力的学者,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状态...
当文化的价值被渐渐挖掘,敦煌壁画以从未有过的姿态重新绽放神采,耳熟能详的敦煌壁画和飞天艺术,也得以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向千家万户。
从1998年开始,文物数字化通过科技手段,赋予了敦煌文化新的姿态。
但受限于拍摄技术和相机的像素,当年的数字化很难说是成功,在20多年的发展中,也才只做完20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
好在,技术上的突破允许我们彻底释放想象,历史由此变得更为清晰。
腾讯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一起将敦煌壁画、文物通过技术进行表现,壁画的数字化过程进一步完善。
比如开发云游敦煌小程序,把壁画、文物搬上手机屏幕,让大家足不出户观赏敦煌壁画、了解敦煌文化,生成自己的敦煌定制日历;
又比如,腾讯把AI能力用于壁画病害识别,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壁画残损、颜料脱落,提高壁画修复的工作效率。
厚重的历史、残缺不全的壁画、流失的文物都化为数据,在虚拟空间中被精心还原。
通过云游敦煌小程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也能像修复师那样,直面敦煌壁画的细微之处。
那些因时光流逝、人为破坏而斑驳不清或是损毁的画面由此重生。我们掏出手机,手指随意点击、扩大,就能发现那些被风化的细节,更近距离地触摸那段时光。
穿越时光的图案,甚至可以在我们的指尖组合下DIY成新的设计,变成自己的专属“敦煌诗巾”。
同时,通过腾讯的游戏互动等方式,普通用户可以成为敦煌的“数字供养人”。
数字保护和复原不再遥不可及,更多人从最熟悉的途径开始,一步步走进了敦煌。
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从手机上,慢慢欣赏随时间沉淀下来的文化的厚重。
历史留下的遗憾被科技补足,用当代手段填充过去的遗憾,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数字化技术的介入,让守护千年敦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就像是一个个被擦得光亮的齿轮,修复师、学者、数字化技术和千千万万为此跋涉的人咬合在一起,飞天的传说重新开始流动。
艺术由此进一步发挥,创作者们得以提取更详细、更浪漫的传统元素。在一次次的交接之中,传统文化的痕迹薪火相传。
如今的下一棒,已经交接于科技之手。而走到这一步,受益的,又不止是敦煌。
守护中原千百年的长城,在时间的冲刷下沦为“破败的城墙”,完成了历史使命的身躯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雄伟。
(长城破损图)
自然风化、人工破坏...大多数长城受损严重,像八达岭这样完好的长城,在全中国2万多里的长城中只占到不过400公里。
这之外更多的,是所谓的“野长城”。“野长城”是对那些破败废墟的称呼,也是它们抵不过时光匆匆收场的痕迹。
这其中,有着不同于我们固有印象的水下长城、夯土长城、石头长城、乃至红柳枝垒砌出来的长城...
如果没有专门查过资料,你或许不曾了解这些多样化的长城。很多历史的痕迹不等我们去认识、去探寻,就很可惜地被时间磨平。
修复多样化的长城,更像是修复我们不曾注意的那些历史痕迹。把遗落在现代的历史碎片,一点点捡起来,慢慢拼凑成原本的样子。
为此,腾讯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推动了两段长城的修缮,让长城原本的姿态重现于世。
长城的修复并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完整的规划,需要很多人脚踏实地的努力。砖应该是什么样,工具应该怎么背上去...这些都是一线工作者要面临的挑战。
受季节等客观条件影响,修缮仅仅是一公里长的长城,就足足要画上4年的时间。
好在,有了数字技术的介入,修复工作也迎来新的进展。
长城在腾讯的采集中变成了“云上”的数据、变成了全仿真3D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展现出它原本的样貌。
无论是对长城修缮还是后续研究来说,这些数据都是非常珍贵的材料,能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
在数据里,在游戏中,在科普下,你都能看到长城作为一个崭新的元素,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长城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始向修缮事业倾斜。
数字化技术更加完善的当下,长城的保护,不再是纸上谈兵。
像敦煌、长城一般在技术中新生的历史还有很多很多,现代科技打造的还原效果、互联网打破国界的自发传播,都给历史的再现赋予了新的想象空间。
技术的进步使得虚拟现实表现、文物数字化复原等成为可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历史的新生。
互联网的发展则是让遥远的外国人得以打破语言隔阂,让每一个普通人能直面过去,触摸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正如这场直播中所提到的,敦煌、长城,将以更多的形式和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文化的每一个人见面。
于是,再提到历史时,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不止是教科书中的晦涩文字,更是看得见摸得着、“色香味俱全”的感知。
在科技的加持下,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世博会的舞台更是让海内外观众都有机会,在现场、在线上,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科技与文化相辅相成,那些未来更深度的文化呈现愿景,离我们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