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ID:app-neweekly),内容转载自新周刊APP,作者:戈多,头图来自:《90婚介所》剧照
在当下互联网“恐婚恐恋”的大潮里,沈奕斐是一个唱反调的人。
“爱情是重要的情感教育的途径”“婚姻的好处是给两个人带来更大的修复动力”,在“劝分不劝和”正在成为某种趋势、在“不婚不育保平安”毒鸡汤遍地热卖的今天,这些声音似乎显得不合时宜。
2021年,沈奕斐在多个综艺节目中露面,从《披荆斩棘的哥哥》《再见爱人》,到《90后婚介所》,这位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成为又一名实现“综艺跨界”的明星学者。与此同时,她的社交平台粉丝量从20万涨至97万,成为人文社科领域最受欢迎的UP主之一。
两年前,沈奕斐曾因一条讲座视频“为什么脱单这么难”受到关注,在渴望爱情但又对爱情倍感困惑的年轻人中,沈奕斐的视频,像是一剂解渴的药。
市面上,对于婚恋的“研究”从不稀缺。过去20年中,围绕亲密关系、两性心理的图书常年霸占畅销书榜,然而,在沈奕斐之前,大多数关于爱情的讨论都发生在心理学以及流行心理学的框架之下——从本世纪初期红极一时的心理著作《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再到情感专栏作家张小娴,人们在心中积累了太多“男人女人的差异模板”。
“不秒回你就是不爱你”“不舍得为你花钱的一定不爱你”,沈奕斐想要用社会学的角度给大家“纠偏”——这些观念从哪里来?为什么现代人总害怕在爱中失去自我?到底什么是自我?这些被人们滥用的概念,往往引向对现实的错误认知。
2022年1月初,新周刊记者专程前往沈奕斐在上海的工作室,与沈教授探讨时下年轻人的爱情困惑,以及她个人的情感经历。
沈奕斐坦言,之所以把爱情、亲密关系作为研究的母题,是因为她自己从恋爱、婚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滋养。
沈奕斐希望,社会学框架下的爱情理论,可以提供更科学的关于个体差异的视角,而不是强化刻板印象下的两性差异。同时,她鼓励年轻人去打开自我,去碰撞、去成长,“爱情的幸福,是勇敢者才能收获的果实”。
“互联网不相信爱情,但我还是要为它说话”
“不谈恋爱,P事没有”“不想恋爱,只想搞钱”,如果说很多年前,婚姻开始脱离人生的必选项,那么今天,“恋爱”正被有些年轻人从人生清单中狠狠划掉。
当下的“互联网不相信爱情”,原因层出不穷:996、过劳导致的“时间稀缺,无暇恋爱”;女性意识觉醒,一部分女性对男性“倍感失望”,甚至出现了“恐男”的情绪;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让人们充分享受独立生存的自由,并且拥有了很多近似于爱情的替代品。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格外强调个人发展的今天,爱情,这项“不能被理性严格管理、规训”的“奢侈品”,似乎让现代人站在了“效率”“成长”的对立面。
作为一个“爱情布道者”,沈奕斐教授从社会学角度,解构人们为何不再相信爱情,同时也孜孜不倦地,把爱情的“礼物”,一件件掏出来给大家看。
在她最新的视频课程《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中,沈奕斐提出“爱情的三个价值”:探索和发现自我价值、与外界建立联系,以及升华性欲望,而实现这三个价值的过程,“能帮助我们培养处理差异的能力,建立你、我、我们的边界意识”。
自我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沈奕斐强调,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能通过“镜像自我”,感知到不同方面的自我。另一方面,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的确认——独一无二的、不曾被其他人看到的自我。她举例,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因为绿蒂的爱情而更加肯定自我:
“自从她爱上我,我多么崇拜自己!”
爱情很麻烦——这是沈奕斐收到粉丝最常见的反馈之一,两个独立个体的结合,必然意味着个体边界的模糊和差异的碰撞,摩擦不可避免。
因此,沈奕斐强调,“差异”,正是亲密关系可以施展拳脚的地方。进一步说,亲密关系是“处理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当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个体发生冲撞,如何深度理解另一个人的心灵、需求,处理其中的矛盾,可以教会我们欣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从而对生命更宽容、更慈悲。
另一方面,沈奕斐更强调亲密关系带来的深度连接。在社会关系原子化的当下,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沟通便利,制造了“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的感觉,爱情似乎也可以被替代。
比如近几年,“虚拟恋人”成为单身青年的爱情替代品,只需几十元,消费者就可以定制一个满足自己审美、性格要求的线上伴侣,通过语音陪聊的方式,获得安慰。
可问题在于,虚拟恋人并不能给人带来深度的连接。它不是真实的人,它不会跟我们产生冲突,它只是我们幻想的投射,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地认识自己、走进其他的生命。从初期关系走向深度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就是出现冲突,处理冲突,达到两个人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连接。
沈奕斐说:爱情中的深度连接,可以帮助我们共度人生中的荆棘之地,有时候甚至是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问题,但是伴侣知道“关卡”在哪,而这种超越性的了解,让我们不会感到自己被世界抛弃。
比起等待“被爱”,沈奕斐想要告诉大家“爱人”的幸福,“给予的感觉很好,愿意适应别人、去努力为他人做一些事,也是一种幸福”。
爱情与生命
2021年,是沈奕斐和丈夫商建刚结婚的第20年。周年纪念日当天,两人在共同的母校复旦大学内,拍摄了简单的纪念照片,沈奕斐坐在丈夫的自行车后座上,正如二十多年前一样。
对于今天自己的爱情观,沈奕斐会归结于这段生命力旺盛的婚姻——“我自己是一个婚恋的受益者,在我人生至暗时刻,是先生陪伴我走出来的”。
2007年,沈奕斐教授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研修了一门名为《人类学原著选读》的课程,课上老师分享人类学家的八卦,沈教授发现,这些“私生活”并非是枯燥理论之外的娱乐花絮,而是学者日后研究方向、学术立场背后的重要线索。
1996年,沈奕斐与丈夫在校园相恋。回忆起当时被表白的情景,沈教授对新周刊记者笑言,自己“没有一丁点属于女性的矜持、犹豫”,她不假思索地答应——“我告诉自己,他只会向我表白一次”。
那年,沈奕斐是国际政治专业的大二学生,是95国政的班长,丈夫就读于隔壁的法律专业,是95法律的副班长,两人的校园恋爱轰轰烈烈。
5年后,两人在上海黄浦区婚姻服务中心领了证,尽管母亲反对她嫁给这个来自“包邮区”之外的小伙子,但沈奕斐坚定这就是她此生寻觅的爱人——上进、帅气,而且贫穷。
和丈夫在一起相互支持的20年,是让沈奕斐“为爱发声”的最大动力。
沈奕斐和商先生被粉丝们称为“桑葚CP”,两人言行里流露出的默契,让人们直呼“最好爱情的样子”,曾有记者去沈教授家中采访,看到商先生为她削苹果,感叹“一来就被撒狗粮”。
但这段美好爱情的背后,既不是天赐的运气,也不是所谓的命中注定,而是两个普通人在日积月累中的磨合、沟通与学习。
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沈奕斐并没有严格要求丈夫和她拥有“同样的性别意识高度”,因为她深深理解丈夫成长的环境。20周年纪念日时,商先生对她说:“我要谢谢你,这20年里,你不断地努力更新自己、发展自己,最后超越自己……谢谢你这20年对我的包容。”
如今,沈奕斐也会被丈夫“嫌弃肚子大”,沈奕斐会指着丈夫的“中年啤酒肚”调侃一番——两个自嘲“人老珠黄”的中年人,不再有年轻情侣之间一触即发的紧绷、斤斤计较。
长久以来,人们鲜少有过真正的“爱的教育”。营销号里的爱情鸡汤与毒鸡汤,大量的偶像剧、甜宠剧以及言情小说,很大程度上成了大家的爱情启蒙。
但这些爱情迷思,却给大家的亲密关系“实战”带来层层困扰。现实生活,往往和书中、剧里的情况背道而驰,如果把类似于“他爱你,就会立刻来到你的身边”的标准搬到现实生活里,是很可能行不通的。
我们今天流行文化中的爱情叙事常常是“本质化”的,情侣之间发生矛盾,最常见的是被归结于“他不够爱你”,但实际上,爱是流动的,被丘比特之箭射中后,并不意味着躺平就够了。
这种“不够爱”的万能解释,有时候是一种惰性思维,它告诉我们,好的爱情是“天赐”的、无需为之调试。
沈奕斐强调“爱的能力”,虽然它老生常谈,但又被屡屡遗忘,它是一种包容差异、共情对方、规划共同目标的过程。她想说,爱情不是情感营销号里告诉你的那样“伤痕累累”“暗箭难防”,也不是韩剧、偶像剧里的那种“梦幻纯情”。
沈奕斐将生活中的选择动机分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而当下互联网对于爱情的讨论大多是基于短期利益,例如“感到不开心就应该分手”“但你会发现,爱情如果没有经历过痛苦、冲突,它是走不到深度的长期关系的”。
今天年轻人的社交圈前所未有地扩大,沈奕斐对新周刊记者说:“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觉得我自己特别能自给自足。”但实际上,这可能只是因为“我们还年轻”。
沈奕斐有一群四十多岁的“中年粉丝”。她告诉新周刊记者,比起年轻人,这些阿姨叔叔辈的中年人,往往更能理解“深度连接”“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健在、有很多朋友聚在身边玩耍,但等人到中年,父母老去,你会发现这些连接变得松散,身边的朋友有自己的人生圈,你未必能跟一个人永远捆绑在一起,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深度连接有多重要。”
“一时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但社会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中后期,尤其是养老阶段,婚姻的抗风险能力,“仍旧更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如何重新相信爱情?
“为什么今天的爱情变难了?”这是沈奕斐的社会学爱情思维课第一课的主题。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沈奕斐提出了两个概念,爱情的“旧脚本”与“新脚本”。爱情的旧脚本基于家庭的利益,强调和个人特质无关的缘分,例如结婚是宿命,是熟人社会的默认规则;新脚本则基于个人魅力,结婚是一种实现个人幸福的选择,是现代社会的自主人生。
但很多人的理想是“命中注定我爱你”,新旧脚本的好处都要,坏处一概不要。
在当下,不同代际、性别、地区、圈层的人,往往握有不同组合的脚本,这种“既要且要”的态度,抬高着我们对爱情的期望。
过去10年中,沈奕斐经常在讲座中指出中国“压缩的现代化”带来的观念冲突——我们用40年的时间,实现了西方过去几百年内的社会变迁,各种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自我修正,便被置于同一时空中,产生了激烈碰撞。
很多男性仍旧期待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形象——温顺、体贴、能够承担各种家务事,却不顾现实生活中,女性全面进入职场,事业、自我得到空前发展;而女性也对男性的原始积累有了更高的要求,期待男性拥有更多资产,传统角色也被再次巩固。
新旧脚本的交织和缠绕,让男女双方都有意无意地选取了有利于自己的那个组合,最后在婚恋选择上变得“双标”。
为什么用“脚本”而不用“观念”?沈奕斐回答,脚本是先于个人观念的存在,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框架下的产物,只有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观念来自于何处,才能更好地调整认知。
当今的年轻人总是说“恐婚恐恋”,但是具体恐惧的是什么呢?常常是一个泛化的对象,“男人”“女人”“家庭暴力”“育儿”,但关于我们如何在具体的亲密关系里去寻找解决、防御的措施,很少有人去认真讨论。
“互联网有言‘不婚不育保平安’,但社会学的研究是,在中国,家庭仍是最重要的风险抵御堡垒机制,你有问题肯定是先找家人,没有家人,怎么保平安?”沈奕斐希望,年轻人可以看到这些集体情绪背后更复杂的现实。
对于女性而言,她们对于“婚恋”的态度尤为谨慎,太多的数据告诉我们,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
一直以来,女性在爱情中的位置都十分被动。
在传统角色里,女性是“被追求者”,同时也是“爱的牺牲者”,爱情的“非理性”更符合女性被认定的性别气质,因此她们更容易“为爱疯狂”“为爱一无所有”;如今,独立女性终于掌握了爱的能动性,但却被警告,“热衷恋爱”是不独立、不清醒的表现,“恋爱脑”成了一种难以启齿的“人格缺陷”。
2021年初,马思纯因为被爆出与盘尼西林的主唱相恋,被全网劝分。一时间,马思纯成为自媒体、营销号的批判对象——“恋爱脑的马思纯,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局”。
独立女性与爱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沈奕斐重新强调了“自我”的概念,今天很多年轻人把爱情的付出等同于“失去自我”,误以为这是独立女性必须提防的状态。但问题是,什么是“自我”?
沈奕斐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我喜欢一个人,我给他倒了杯水,但他说他更想喝奶茶,然后我去买了奶茶,他又说担心长胖还是想喝咖啡,我又为他点了咖啡。我在这个过程里既花了时间,又花了金钱,我有没有失去自我?
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没有。我们爱一个人,往往想要讨好对方,让对方开心,也是让我们自己开心。如果出于我们的“自愿”,我们很难说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自我”。我们说一个女性独立,不是说她跟其他人的生命界限清晰,而是说她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关于网友对马思纯的“劝分”,沈奕斐重提爱情这一概念的诞生,从中世纪开始,爱情故事的本质就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而不是门当户对、方方面面都匹配的“合适的人”。
非典型学者
沈奕斐的气质,总是能突破人们对她的刻板印象。
她爽朗、果断,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笑得大声,总有人评价她“你不像个苏州姑娘”;在学者中,她没有那种强烈的悲观气质,比起提出问题,她更着迷于解决问题;身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她立场温和,因为鼓励年轻人谈恋爱,她曾被同行评价“太甜了”“不像个女性主义者”。
她很少皱起眉头输出绝望的观察,她行动力极强,一年做100场活动,还能一个学期批160份作业、带10个学分的课(一门课通常为2~3个学分),她说这种乐观精神源于自己的母亲——“我妈是属于那种做任何事情都做到极好的人,她总是在一堆坏事里面找到好处”。
她的课,是复旦最欢乐的课堂之一。关于婚恋问题,同学们跟她说:“沈老师,你就像在我身边安了一个摄像头,我的每一个问题都被击中了。”
沈奕斐常说,自己转入性别研究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决定,因为自己从小成长于一个平等的家庭里,妈妈地位很高,爸爸会做很多家务。
学生时代,沈奕斐是成绩瞩目的学霸、厉害的女班长。每天一放学,总有一群小伙伴跟着沈奕斐回家,大家聚成一桌,一边聊天、一边抄她作业。
沈奕斐回忆,中学的时候,班里男生进行“颜值评比”,她没进过前十,但她很少因此自卑,反正自己学习好、人缘好,男生因为想要抄她作业,会排着队靠近她、讨好她。她回想起不认真听课的男同桌,总是被自己“暴力管教”。
作为女生,她没太感觉到女性的弱势地位。直到2002年,她被选中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女性学”的研究生班(又名社会性别理论研讨班),由美国密歇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合办,教学地点在北京。
当时,沈奕斐结婚仅满一年,尽管此前已经接触了不少女性相关的理论研究,但她去了以后,还是发现很多东西难以接受。沈奕斐觉得自己的人生选择遭到了严厉的质疑,一度跟丈夫哭诉,这个书不想读了。
2003年,研讨班因为非典停课一年,也是这一年,她生下了女儿。2004年,课程恢复,沈奕斐必须在“育儿”与“辍学”中选择其一,她突然意识到,作为一个女性,原来需要面临许多男性所没有的麻烦。
幸运的是,沈奕斐的爱人非常支持她继续读书的决定。离开上海的前三天,沈奕斐匆忙打了断奶针,当时,女儿仅6个月大,断奶没有任何的“循序渐进”可言。因为女儿拒喝奶粉,几天内,她和丈夫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尝试用不同的配方去还原母乳的味道。
在生育之后,沈奕斐愈发能从性别研究中找到女性经验的共鸣,它也坚定了沈奕斐从国际政治专业转向聚焦于亲密关系的社会学领域的决定。硕士论文《民主的悖论》是沈奕斐告别国际政治的“落幕”之作,从那以后,她的研究视野一下子从国际秩序“缩”入了家庭内部。
没变的是,她的研究底层逻辑都需要“宏大叙事”和“结构性批判”。
流量的危险:“我骂你,一定要被你看到”
沈奕斐并不愿意在象牙塔中停留,因为高校只能影响非常小部分的人。
但出圈也意味着要承受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当下的互联网,流量像是喜怒无常的风暴,随时可以摧毁、撕碎一个人。她在节目中自嘲:“为女性发声的知识分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罗翔都被骂到退圈了,“不知道自己哪一天也会被打下来”。
过去七八年中,沈奕斐一直活跃在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舞台,积极为各类婚恋、家庭问题发声。她曾在上海的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夜线》担任嘉宾,走在大街上,经常会遇到很多老头老太太要跟她合影。
沈奕斐笑称:“只不过现在,偶尔会碰到年轻人要跟我合影了。”
如今,她作为一个活跃的博主,经常要体验各种被骂的心塞,以及过山车式的涨粉和掉粉。不过团队和她的丈夫帮她抵挡了大部分的负面言论,因为担心她会受伤,沈奕斐的丈夫会帮她浏览评论区,丈夫安慰她,被骂也是好事,并用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说服她,被黑不仅可以增加流量,还可以让你的视频有更多被看见的机会。
2021年,沈奕斐和团队做过的争议最大的两个视频为“拉菲草”事件与“霍尊陈露”事件,曾经在一个月内掉粉4万。
2021年8月,陈露曝光霍尊聊天记录、发文《一个普通女孩的九年》,沈奕斐察觉出这个事件的“不对劲”。
针对长文中“900万的分手费”,沈奕斐在视频中指出,陈露把自己的青春当作是一个物品,因此会要求物品的损耗费用,说明陈露仍旧把自己放在非常物化的位置。
为了厘清网友的愤怒,沈奕斐提问:两个人在一起9年,主动提出分手的一定是渣吗?当一个女生被分手,“付出了青春”,有没有权利索要分手费?
沈奕斐指出,在爱情旧脚本中,人们追求“天长地久”,因此我们很难接受主动离开的一方,但在爱情新脚本中,当两个人的共同成长受阻,分手也可以是一个好的结局;同样,在爱情旧脚本中,女性是照顾者的角色,青春短暂,所以女性认为通过金钱去赔偿她的精力和时间理所应当,但在新脚本里,每一方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虽说这个视频的前半段,有很长时间的“高能预警”,但仍旧,恶评铺天盖地涌来,不仅大量粉丝取关,还有很多声音指责她“为霍尊洗白”“收霍尊的钱了”。当一个人的分析与舆论期待的方向不一致时,“收钱了”是最常见的诋毁。
沈奕斐表达了她的困惑:“Girls help girls,什么时候变成了‘女生只能为女生说话’,而且只能说好话?”
直到12月,陈露因为涉嫌敲诈勒索被抓,这个视频渐渐有了“好评”的转向,更多理性的声音浮现在评论区,覆盖了之前的谩骂、互撕。
在这一年里,沈奕斐对互联网情绪有了更大的体会,表扬、认可通常是理性的、“一次性”的行为,但是谩骂不同,一个人想要骂你,会同时出现在私信、评论区、各大平台,“他一定要保证,我骂你是被你看到的”。
她曾想要把这些社交平台上针对她的谩骂做成一份研究,看看有多少评论是基于她的女性身份的,因为总有人针对她鼻子上的雀斑对她进行外貌攻击。但是后来发现,她暂且没有那么勇敢,因为收集评论之后,需要反复浏览、分析,这个过程,即使大心脏如她,也是很受伤的。
但她还是想要冒风险说一些不讨好的但被主流舆论遮蔽的观点。她一再强调,站立场是个太过简单的东西,但是立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沈奕斐回到社会学研究的关键词——差异。
“我反复在讲差异的概念,性别课的核心就在于教我们如何看待差异。”比如在亲密中,寻求共鸣往往是初期关系的追求,但在长期关系里,是要寻求分工互助的,差异可能反倒是更有益的。
放在公共舆论中也同样适用——“其实我特别想跟很多人讲,我的每个东西你都同意,只是我把你想到的东西讲出来了。但如果我的观点你不同意,也许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让你可以成长的东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ID:app-neweekly),作者: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