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ID:DUCHENGJIPLUS),作者:刘文杰,编辑:陈泽秀,原文标题:《下一个十年,谁能坐稳广东“第三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佛山、东莞在GDP万亿俱乐部相见了。
1月7日,佛山召开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第一次会议。会上提到,佛山2021年GDP达到1.16万亿元以上,预计GDP增速达8%~8.5%。2022年目标是GDP增长6%左右,计划到“十四五”期末,佛山地区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
省内排位紧追佛山的东莞,也公布了自己的“成绩单”。1月5日,东莞召开第十五次党代会,会议透露,初步预计东莞2021年GDP突破万亿元。
这意味着,东莞与佛山都进入万亿俱乐部,再次处于同一起跑线。
同为制造业大市,佛山与东莞两城的GDP曾经非常接近,差距仅在200亿元内。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两市拉开差距。此后十年,佛山持续发力、东莞继续追赶,然而疫情影响之下,两城再次拉开差距,佛山迈上了万亿GDP的新台阶,东莞则晚了一步。
如今,佛山、东莞终于在万亿俱乐部再次遇见。踏上新台阶之后,两城都瞄准“十四五”时期GDP年均增速6%的目标。
广东“第三城”的新一轮长跑开始了。
“近两年,佛山可能会仍然保持领先。”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东莞产业结构更新,与世界发展更同步。高新技术企业更多、上市公司创新程度更高。“到‘十六五’,两城必有一争。”
硬币的两面
佛山与东莞如同硬币的两面,同异共存。
同为广东地级市;与强市相邻——佛山毗邻广州,东莞临近深圳;都是制造业立市:佛山号称“有家就有佛山制造”,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
在发展模式上,两城存在差异。佛山孕育出美的、格兰仕、海天、东鹏等知名本土企业,是产业链相对完整、主要依靠内需的内生式发展模式。东莞以承接中国香港及国外的产业转移来发家,是易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的外向型发展模式。
这样的差异性,也就体现在东莞与佛山GDP差距:时而收窄,时而扩大。
但“广东第三城”的角力始终激烈。
2003年之前,东莞GDP只有佛山的一半。而后东莞异军突起,GDP增速几次超过佛山。2005年,东莞迈入2000亿元大关,达到2182.44亿元,与佛山(2015年GDP为2379.80亿元)的差距缩小至200亿元以内。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外向型发展的东莞受到影响,GDP增速放缓,次年增速从14%降至5%。内生式发展的佛山,在金融危机中保持稳健,2009年依然实现GDP增速13.5%。
此后,佛山与东莞GDP差距保持在千亿元。
“相对佛山而言,东莞是外向型经济,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彭澎认为,金融危机后的这些年,外贸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受影响的城市中,东莞首当其冲。
佛山稳坐“广东第三城”,看似已成定局,但东莞正在布局转型。
2008年,东莞提出“四个忍得住”,即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以推动产业转型。
此后10年,东莞从深圳承接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逐渐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民营经济优势凸显的现代化工业结构。知名品牌华为、OPPO、vivo等先后落户东莞或在东莞成长起来。
佛山始终稳定前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到2017年,佛山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7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45.8%。
2018年开始,局面发生变化。
厚积薄发的东莞,在2018年GDP增速猛抬头,达到7.4%,超过佛山(2018年为6.3%)。2019年东莞保持住了7.4%的GDP增速,再压佛山一局(2019年佛山GDP增速为6.9%)。
佛山于2019年成为万亿俱乐部新贵,也是广东省继广州、深圳之后,第三个GDP破万亿的城市,这是意料之中,也符合外界印象。同年,东莞GDP为9482.5亿元,离万亿俱乐部还差临门一脚。
2020年疫情影响之下,东莞出口与消费受到影响,依然遗憾错过万亿GDP。
万亿光环之下的佛山,实则充满挑战。
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佛山增速较低,让外界产生“佛山能否稳住万亿”的担忧。在2020年佛山统计公报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代表佛山制造的小家电、家具、建材和服装占据半壁江山。这些产品对应的建筑、消费行业同样备受疫情冲击。佛山最终稳住万亿GDP,但增速从2019年6.9%下降至1.6%。
经历过风雨的东莞似乎更有经验。
2020年,东莞虽然没能破万亿,出口、消费尤其受到影响,但应对更灵活:2020年,东莞防疫物资生产稳步快速增长,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业、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增长524.2%、116.8%;2020年1—11月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2.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东莞GDP达到7694.62亿元,同比增长9.1%,预计全年GDP超过万亿。
彭澎认为,东莞恢复迅速,一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出口订单转至国内。二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从“双转移”“腾笼换鸟”到“机器换人”,从“三来一补”到“引进消化”“品牌塑造”,东莞品牌进步不少。“但相比佛山,东莞世界500强依然缺位。”
万亿新起点
进入万亿俱乐部行列的东莞,与佛山抵达同一起跑线。
如今,两座城市都定下“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速6%的目标——东莞计划到2025年,GDP达到1.3万亿元左右,佛山则计划达到1.5万亿元。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佛山和东莞都聚焦创新。
佛山明确发展目标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东莞则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湾区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
提升创新力,两城的发力点略有不同。
佛山选择“整理旧纸”,优化空间结构——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再规划建设一批超千亩万亩现代主题产业园。东莞则是以“造新纸”为主,如重点建设的滨海湾新区。
资金投入方面,两城都选择加大手笔做创新。佛山的计划是,到2025年,年科研经费计划突破10亿元,年均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达8%。东莞则计划,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 GDP比例达到3.2%,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 26.9 件,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此外,两个城市都瞄准高新产业。
佛山要做大做强两个超万亿元产业集群,做优做精两个冲5000亿元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四个冲3000亿元产业集群。东莞则是以松山湖高新区创新引领极、中心城区服务发展极、滨海湾新区开放合作极构造“黄金三角”,以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他们的邻居也赶来助力。
《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计划实现广佛GDP超5万亿元;实现广佛中心城区半小时通达、全域1小时通达。
不止是交通的“硬联结”,广佛还将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空间格局,将佛山禅城、南海、三龙湾等区域与广州联结,使资源和要素无障碍流动。
广佛科技合作专区也在探索建设中,广州与佛山将共同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4 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东莞与深圳也在进一步对接。
深圳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到深莞惠轨道互通,计划5年内8条轨道接通,其中5条与东莞有关。在深圳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协同东莞、惠州优化临深片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布局,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东莞自身也在努力融入深圳,计划“十四五”期间,南部各镇对接深圳海洋新城、光明科学城、深圳北部中心、龙岗坪山东部中心的创新资源辐射,加强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莞深产业融合创新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ID:DUCHENGJIPLUS),作者:刘文杰,编辑:陈泽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