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驾(ID:Ping-Drive),作者:董楠,原文标题:《新造车交了2021全年成绩单:头部似乎稳了,腰部还在挣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没人达到十万辆,但是没人介意。


2020年,销量最高的蔚来也刚刚突破3万辆,腰部新势力甚至还在努力跨过万辆门槛。2021年,他们几乎都在努力画出一条正增长曲线,并且创造出了高速的增长幅度。


几乎每一家新造车企业,都晒出了一份与蔚来汽车2021年交付量相似的正增长交付数据
几乎每一家新造车企业,都晒出了一份与蔚来汽车2021年交付量相似的正增长交付数据


2021年,没有人在质问蔚小理们能量产吗,能交付吗,还有钱吗?市场开始期待他们的新产品,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细分市场也在被更多的细分产品覆盖。2021年新造车企业们的交付成绩单,也让新造车企业的格局初步形成。


“蔚小理”成长为真正的头部新势力


1月初“蔚小理”相继公布了2021年交付量,分别为91429辆、98155辆、90491辆。


从交付的增长率看,小鹏汽车涨幅超过2.6倍,理想同比增长177.4%,蔚来同比增长109.1%。


2021年,蔚小理最终都未能“喜提”十万辆,缺芯当然是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蔚来改造产线,为ET7的交付做准备,影响了一部分交付,小鹏除了找芯,还曾一度苦苦寻找电池。相比之下,只有一款车型的理想似乎过的最为平静,也保持着最高的毛利率,过着让何小鹏羡慕的生活。



其实过去一年以来,蔚来、小鹏相继出现辅助驾驶事故,理想ONE改款涨价初期还引发质疑,在技术发展与产品迭代的路上,蔚小理仍然在一路摸索不停探路。


虽然在过去一年蔚小理相继迈过了累计交付十万辆的门槛,但是伴随规模化第一阶段的完成,仍然逃不过口碑质疑。


争议之中,小鹏、理想纷纷完成了赴港双重上市,蔚来公布了新大众品牌计划,小鹏完成了一次品牌焕新,理想则强调继续一款一款的扎实产品策略。


其实,“蔚小理”是不是变成“小蔚理”并不重要,它代表的是新造车势力的第一梯队格局完成了第一次规模化转身,三者也都在为更大的产能做准备。


蔚来合肥新桥第二生产基地已经动工,整体规划产能100万辆,原有的江淮蔚来合肥制造基地产能也增加至24万辆。


理想一方面计划将原有的常州工厂产能扩大至20万辆,另一方面,其接手的北京现代工厂已经正式动工,计划实现10万辆产能。


小鹏则相继投产了肇庆、广州工厂,并计划在武汉建设第三家工厂,三家工厂计划年产能30万辆。


10万辆之后的规模效应提速,产能是前提。核心能力则是技术、用户服务。


从发布飞行汽车到宣布进军Robotaxi,小鹏的未来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在强化自己的科技公司属性。蔚来、理想在技术层面上则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蔚来发布了150度电池包计划,这意味着一辆电动车的续航可以达到1000公里,理想在4C充电倍率电池的研发也正在进展中,理想选择提升充电速度来解决电动车的续航痛点。


2021年是蔚小理飞速发展的一年,也因此理想有了叫板大众的底气,蔚来把目标直指BBA,小鹏也开始把产品线向上走了一步。


随着蔚小理在电池技术上的进展,他们开始渐渐扶持新的锂电企业,新造车企业的规模效应也对供应链格局产生了新的震动。


这也代表,蔚小理们在巩固核心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开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2021年,蔚小理在接近10万辆的年销大关上,终于也摆脱了质疑,而更多号称要做传统车企中的新势力的、脱胎于传统车企的新造车品牌,也开始以他们为标杆。


腰部新势力依然挑战重重


过去一年拜腾淘汰,一直未能打开市场局面的爱驰又遭遇了高管动荡,腰部新势力形成了以哪吒、威马、零跑为代表、年销量在5万辆上下的全新格局。


去年获得360战略投资的哪吒汽车销量仅次于蔚小理,达到69674辆,同比增幅也最大,达到361.7%。


紧随其后的是威马和零跑,销量相近,分别为44157辆和43121辆。


虽然在单月销量上,哪吒曾一度超越理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造车势力的格局因此而发生改变。


产品定位不同是重要的一方面。


在哪吒汽车近7万辆的销量中,支柱车型仍然是售价在6万-12万的哪吒V,零跑的小车T03销量占比达到90%,威马依靠的也是最早上市的车型EX5。


相比于蔚小理的中高端路线,腰部新势力还没有打破20万天花板,尽管哪吒、威马、零跑都在中级车市场有所布局,这些新产品实力如何都要在2022年的市场表现中有所体现。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腰部新势力还在上市的道路上苦苦前进。


2021年,腰部新势力们也都相继传出冲刺科创板,但是直到这一年过去,科创板汽车第一股也迟迟未能诞生。科创板对汽车股的审核看中盈利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属性。


有传言威马、哪吒、零跑将转战港股,上市这条路,依然是腰部新势力新一年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在哪吒、威马、零跑稳住新造车第二梯队的背后,其实是2021年腰部新势力的一轮生死淘汰赛。


活下来的这几家,也是最早踏上造车之路的几个品牌。在造车这件事上,起跑得早,仍然会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当然,这也不意味着绝对的机会。对于哪吒、威马、零跑来说,三者的格局可能只是暂时稳定,他们受到挑战的威胁仍然很大。


除了已经初具规模的新造车品牌,还有正在爬坡中的高合,以及极狐、岚图、极氪等传统车企孵化出的新品牌,包括摩拳擦掌的集度、小米、沙龙、阿维塔等等,在前赴后继的造车热潮中,闯关游戏还在继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驾(ID:Ping-Drive),作者:董楠